以太坊的內憂和外患
BM抱著看戲的心態,在以太坊君士坦丁堡計劃推遲後,公然講道:“以太坊的下一個硬分叉就像‘畫素大師(EOS塗鴉遊戲)’中的獎池......它將永遠延期。”
已經關掉礦場近五個月的來福叔仍然一直關注以太坊的動態,針對以太坊君士坦丁堡計劃的推遲,他講道:“我感覺V神已經不怎麼做事了。“
而在技術人員程偉看來,以太坊想要從POW轉向POS本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延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事實上,以太坊的推進已經很緩慢了。其幣價下跌的同時,主網效能還達不到。
在一場造富神話後,以太坊正面臨內憂外患。
被礦工抵制的升級計劃
“我們投資礦機是為了賺錢,他們技術做成什麼樣和我們有太大關係嗎?”Robin從口袋中掏出煙和打火機,深深吸了一口。
2013年,Robin開始挖萊特幣,當時成本價為20塊。萊特幣價格一路上漲時,Robin以10倍的收益將其全部出掉。這是Robin印象極為深刻的事情之一。
2016年,Robin開始挖以太坊,當時成本價為120元。後來,當以太坊價格為1500元、3000元、5000元時,他都出過。但讓Robin比較懊惱的是,他唯獨沒有在以太坊最高點近1萬元時出過。
目前,Robin礦廠中95%的礦機全部在挖以太坊。
熊貓礦池也表示,其98%的礦機在挖以太坊,且算力佔全網算力的1%。
事實上,絕大部份顯示卡礦工都在挖以太坊。
體量較小的礦工,在以太坊收益太低時,他們會切換小幣種挖。而大的礦場主為了保證收益,不會隨意進行切換。
“以太坊垮不垮,和我有關係嗎?我是要賺錢的。最起碼現在還有的吃,那就先吃兩口。”Robin再次強調礦工們挖礦的目的只為賺錢。
在Robin看來,畢竟以太坊垮掉後,顯示卡礦機還是可以拿來做電腦硬體的,所以隨時出掉顯示卡礦機都不是問題。
礦工以賺錢為目的,所有違背賺錢原則的事於礦工而言,都是障礙。
而近期,以太坊君士坦丁堡計劃的實施就是礦工賺錢的障礙。
君士坦丁堡計劃是對以太坊“維護和優化”,對網路效率、收費結構等進行技術改進,同時為以太坊擴充套件線路做鋪墊。此次硬分叉會延遲以太坊“冰河期”難度炸彈的觸發,於以太坊本身發展而言,是必要且有益的。
但該計劃會侵害到礦工的利益。
為了防止升級過後,區塊產生的速度更快,以太坊將挖礦獎勵從3ETH降到2ETH。
“推動君士坦丁堡對以太坊主網來說是好事,但對於礦工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Robin繼續講道。
礦海會聯合創始人俞隊長也表示:“於礦工而言,無論是在熊市還是牛市,大家關注的核心永遠是當刨除電費成本後,挖礦是否還能賺錢。若不能,礦機將會停下來,畢竟沒有多少人是會去虧本挖礦的。”
熊市中,各個產業鏈的收益均大打折扣。推動君士坦丁堡計劃的實施,於礦工而言每個區塊獎勵從3ETH減產至2ETH,這無疑是在不斷降低礦工們的收益。
“假如現在收益是一百塊,熊市中行情又不好,而你還要我減少收益至70元,你覺得我會樂意嗎?”
而在Robin看來,這也是礦工們在得知君士坦丁堡測試網路上線後,卻不切換算力至以太坊Ropsten的測試網路的直接原因。
礦工們的焦慮
原計劃升級是在10月9日,在Ropsten的測試網路中進行,確認420萬區塊,經歷約3周的測試網路執行測試,而後君士坦丁堡計劃於11月初上線。
然而在10月5日,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宣佈,將推遲在測試網路上釋出君士坦丁堡系統升級專案的計劃。
10月19日,開發者在會議上證實,以太坊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將推遲至2019年初,原因是共識問題以及程式碼錯誤。
“我所在的礦工社群,大家基本沒人切換算力至測試網路上去跑。”俞隊長講道。
雖然礦工不具備參與君士坦丁堡計劃實施探討的權利,但計劃的推動還是需要礦工們的配合。
“計劃推行過程中,還是需要跟礦工們達成共識之後,才能完美契合。”Robin認為,目前礦工在計劃的推進中還是佔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在礦工的眼中,以太坊進行硬分叉失敗的原因是網路節點出現共識的失敗,而共識的失敗主要是沒有足夠礦工來推進網路的執行。
其中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測試網路的代幣獎勵沒有價值,且礦工們也不願意為此付出任何時間成本;二是升級成功需要Ropsten測試網上,大部分的節點均升級至最新軟體,以啟動君士坦丁堡,但事實上升級的節點也不夠。
這也反應,無論是礦工還是節點,對以太坊網路升級均缺乏興趣。
礦工來福叔稱:“大家焦慮不只是因為君士坦丁堡計劃實施後減產,而是因為整個大的行情不好,礦工們賺不到那麼多錢了。”
6月份幣市普遍開始暴跌時,來福叔已經關掉了自己的礦廠。
礦工的收益中很大一部分是取決於電費的高低,事實上,很多礦工根本連此收益都無法達到。
目前,礦工們都在想盡辦法降低電價的同時,也優化機器,從而降低功耗,以此提高淨收益。
所以在熊市提出減產,礦工們當然不會提供協助。
畢竟礦工們看重的是既得收益,市場不好時,他們會去尋找更多新的幣種或者高收益的幣種去挖。
以太坊的外患和內憂
此次以太坊君士坦丁堡計劃推遲,在研發Dapp的程偉看來,是預料之中的。
“2017年時,大家都在用以太坊進行ICO,那時以太坊的價值就被體現出來了。因為所有ICO都在用,雖然網路有些堵塞,但幣價還是一直在暴漲。”程偉稱。
但幣價不僅僅是靠共識決定,以及幣背後商業價值的體現。
2018年6月後,幣市持續冷清。
雖然幣在增多,但幣的利用率在降低,同時整個幣市沒有新進入場的資金,但每天又有大量的資金流出,所以幣價一直起不來。
幣價下跌的同時,以太坊主網效能達不到,開發者在專案開發中困難重重。
目前市面上區塊鏈的Dapp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手機挖礦”;一類便是“區塊鏈遊戲”。
“我從來沒有玩兒過以太坊上的遊戲,看著就很垃圾。”程偉稱,他只基於EOS的主網進行研發。
對此,程偉的解釋為:“技術研發也是為了賺錢,以太坊主網效能達不到,研發Dapp賺錢效應低。”
9月份,通過Dappradar資料顯示計算,EOS上Dapp應用每週的流水已為ETH的2倍。同時,EOS Dapp在日活排名與交易量排名上均遠超過ETH Dapp。
自EOS誕生起,其便標榜自身是對標ETH,並在技術層面就一直在與ETH較勁。
“我感覺V神已經不怎麼做事了。”來福叔雖然已經不挖礦了,但他仍然關注著以太坊的動態。
但在程偉看來,技術開發延遲是正常的事情,並且以太坊想要從POW轉向POS本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以太坊上Dapp應用超過1000個。截止11月5日xx時間,通過Dappradar資料顯示,以太坊上排名第一的為交流應用IDEX,是一款分散交易所,其日活為1.29萬,僅為EOS上排名第一的賭博應用BET24的近十分之一。
以太坊目前面臨的問題為TPS低,在底層公鏈交易的效能下,其無法滿足Dapp的吞吐量需求,交易頻率上升就會嚴重堵塞。
“並不是研發人員不想去做高階的應用,而是公鏈本身支撐力度只能達到這樣。“程偉語氣中充滿了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