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植入晶片,秒被專家打臉,YY CEO被這個小玩意騙了?
通過在體內植入一塊晶片的方式,使人的機能強化。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這種彷彿科幻電影一樣的橋段,如今已經出現在了我們的現實生活中。10月22日,YY科技、歡聚時代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學凌就在朋友圈晒出了一段自己在身體中植入晶片的經歷。李學凌在朋友圈表示,這是里程碑的一天,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體內植入晶片。
據瞭解,李學凌身體內植入的這塊晶片可以提取人體內的血液,並加以檢測,可以監控體內血液的成分和質量。為李學凌"植入晶片"的,是一家名為Airdoc人工智慧醫療創業公司。Airdoc公司高管對量子位表示。"這只是我們提供的一套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所有FDA、CFDA審批過的三高和痛風感測器我們都支援。"
這條資訊讓人很快聯想到歐洲的另一個國家—瑞典。據資料統計,從2015年到2018年7月,瑞典境內已經有超過3500位公民選擇在體內植入晶片。和李學凌這塊晶片不同的是,瑞典公民的晶片似乎要高階的多。在瑞典,這些植入晶片的人們可以用來刷門禁,購車票,代替各種健身房卡和信用卡,也會在關鍵時刻給家人提供準確的定位資訊。
不過,這些晶片的植入方式都比較簡單,用一種槍狀的注射器,向面板進行注射,很快的就可以把晶片帶入體內。不過從外形來看,瑞典風靡的這顆晶片看起來很小,而且確確實實是會植入人體體內的;而李學凌安裝的這一顆只是在面板表面,體積比較大,仔細觀察外觀的話,甚至還有點眼熟。
為什麼會眼熟呢?著名醫療公司雅培,有一款外觀與之非常類似的測血糖產品。一位非常熟悉雅培的業內人士表示,李學凌使用的裝置跟雅培的產品非常相似,"從外觀上看,相似度達到了95%以上,從感測器上來看,也達到了98%以上。"如果這顆和雅培的是一個原理,那麼它不是植入的,也沒有辦法檢測血液裡的"各種成分",只能用來動態監測血糖。
其實,如果只是監測裝置的話,這個東西就不能稱之為晶片了。10月23日,一則尋找鄭州小男孩丟失耳蝸的訊息在網上傳開,這個耳蝸現在已經找到。但值得一說的是,網上有部分訊息稱這塊耳蝸安裝需要"開顱",這其實是謠傳,安裝人工耳蝸是不需要開顱的。於是有網友猜測,李學凌也是被忽悠了,那塊"晶片"根本用的就不是植入的方式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