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它比,996和指紋打卡都是垃圾
打卡考勤:當代職場的酷刑
上班打卡,下班打卡是當代職場上班族們的日常。
通過辦公室的攝像頭老闆可以監看員工的工作情況,通過考勤軟體審視員工出勤是否準時......在網路和大資料發達的今天,上班族的一舉一動大多都會被他人掌控。
有人說,打卡app簡直就是當代職場的酷刑。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發展,人的處境並沒有變得更好,當白領們絞盡腦汁用各種方法遠端打卡,躲避“已讀”的時候,一時間對996的激烈討論也沒有阻擋新事物的出現。
因為不久的將來,你的績效KPI可能要由人工智慧(AI)來記錄分析了。
人工智慧監工
對企業來講,人工智慧介入生產領域簡直稀鬆平常,能減少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何樂而不為?但亞馬遜將它應用到了人力管理中,情況發生了變化。
去年,一些被亞馬遜解僱的員工將亞馬遜告到了美國勞動仲裁機構那裡,聲稱亞馬遜存在很多不合法的解僱行為。對此,亞馬遜公司的律師向仲裁機構寫了一份長達30多頁的信來解釋這件事,聲稱自家公司的做法並無不妥。
這份檔案後來被科技網站The Verge拿到,經過仔細閱讀後發現,這不僅僅是一份法律檔案,裡面還包含了亞馬遜使用AI來統計員工效率,並以此作為開除員工的依據。
這個AI監工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和跟蹤包裹相同,在重視速度和效率的倉庫物流環節,亞馬遜給每個工人佩戴一對手環,如下圖(亞馬遜還迫不及待地給這個手環申報了專利)
當有人在網站上下單時,詳細資訊就會發送到員工隨身攜帶的終端上,接單後,員工就要從貨架上取下產品,然後放入箱內進行下一步分配。
在這個過程中,員工佩戴的這個手環就起到了指示作用。因為貨架上遍佈感應器,手環上的觸覺反饋系統會在員工的手指向正確貨架時開始震動。
同時,這個手環也是一個KPI記錄工具,可以記錄員工工作的速度。一位亞馬遜員工曾透露他每天要站10個小時,每個小時要完成150個裝件動作,從找到貨架並取件裝箱,要控制在15秒以內,否則就完不成“合格”的工作量。
位於倉庫外部的AI系統會同步收集員工的工作效率情況,並對員工進行“打分”。為了防止上司進行“人為干預或篡改KPI記錄”,這一系統獨立於整個物流部門。
每週三,AI系統會自動生成截止上週的“警告名單”和“解僱名單”,供管理人員執行。
那喝水休息上廁所的時間怎麼計算呢?這份律師檔案的註解裡這樣寫道:
本系統使用“休息任務”跟蹤系統(TOT),持續跟蹤員工掃碼的時間間歇,並據此生成報告。上級每天看一次報告,並和相關員工討論其間歇緣由。如果理由合理,如上廁所可以忽略。
間歇時間在30分鐘-1小時=一次書面警告;
1-2小時=最後書面警告;
2小時以上=解僱
但實際上,只要1名員工在1年內收到2次最後書面警告,就會登上“解僱名單”。這種威懾之下,幾乎沒有人敢喝水休息上廁所,因為效率系統裡,這些行為都無處遁形。
因為太怕收到來自系統的警告,很多人不得不減少喝水次數,甚至有人準備了瓶子和垃圾桶現場解決。有媒體報道,曾有員工因為強迫症洗手次數過多,入職不到半年即被AI系統判定為工作效率低下,最終被解除勞動合同。
上面這份律師檔案還顯示,在一年內,這座位於巴爾的摩的亞馬遜倉庫就開除了300名“效率低下”的員工,佔工廠總勞動力的10%。
檔案最後還附上了這些人的名單,可以說是“真·黑名單”了
之所以此前並沒有這一系統的相關訊息傳出,是因為亞馬遜內部的工作狀況基本上對外都是保密,即便是最低級別的員工,也會在入職時簽署一份保密協議,以防公司內部管理情況外洩。
AI隨時知道你在哪裡
在辦公室雖然不用在老闆眼皮底下,但有了AI,沒有安全感的老闆,可以實時掌控員工在辦公室的位置。
一家叫Bluevision的公司開發了一款“員工跟蹤神器”。將這種感測器安裝在辦公室的各個角落,然後給員工配發公司徽章,徽章裡帶有晶片,可以向感測器傳送位置資訊,因為活動區域相對較小,AI系統可以實時分析員工在辦公室的活動情況,精度可控制在1米範圍內,分析員工在工位、茶水間、餐廳食堂花費的時間等等。
另外,如果你摘下它或者忘記佩戴,它會自動發出提示和報警功能。
雖然這家公司開發者說這種跟蹤僅限於公司員工總體活動趨勢的跟蹤,個人資訊完全加密,只限於瞭解各個時間段的員工大致的活動區域,但人工智慧系統給出的結果,依然能夠給出接近於個人隱私的資訊,讓很多上班族擔心它會剝奪員工的活動自由,收集一些非常隱祕的資訊,比如在洗手間或私密空間中的活動。
雖然這些奇葩的監控措施讓人反感,但在現實中表示服從的人卻佔多數。
美國另一家公司開發出植入人體面板下的晶片,來方便員工打卡或在食堂消費。結果80人的公司裡,居然有50人選擇植入。對這款晶片的植入風險,美國藥監局是這麼描述的:“在極少數情況下,晶片植入可能會導致感染,晶片本身也會移動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上班開心嗎?
AI幫你判斷
工廠車間倉庫之外,對坐在寫字樓格子間裡的人控制身體顯然不夠奏效,沒有安全感的老闆們還需要知道自己的員工在背地裡說些什麼,想些什麼,有沒有說自己的壞話。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家公司Veriato製作了一款軟體,可以記錄員工電腦上的所有內容,網頁瀏覽、電郵記錄、聊天記錄和鍵盤使用歷史,螢幕還會定期截圖。重要的是,通過人工智慧的介入,這些資料的意義會大不一樣。
AI會將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如所有員工的效率情況,在指定時間如果工作效率不佳,系統會推測是否該時段員工在購物網站上停留時間過長;還會分析員工是否有惡意活動,比如多次重複的錯誤密碼輸入(可能是情緒發洩或者是盜取資料);另外,通過分析員工是否有批量匯出公司資料和機密的行為,來判定員工是否會提交辭職。
員工情緒如何,也不需要用“笑臉打卡”整天扮假笑男孩來實現,AI可以輕鬆完成匯出結果。
這款軟體通過分析員工日常郵件、聊天甚至表情包,來進行後臺評分,通過設定情緒基準線,來衡量每個員工每天“情緒分數”。
如果員工用特定詞彙超過一定程度,或AI檢測到語氣詞發生變化,它就會向老闆發出警告。老闆此時會得到一份評估報告,其中包括截圖和相關資訊供參考。
這款軟體的開發者大衛·格林說:“如果一個通常開心快樂的人突然說話負能量,這有可能是個警告,過去老闆是不知道的,現在老闆可以有提前量,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中。”
已經有不少公司引入這一系統。一家小型企業的公司老闆每週會三次開啟軟體提供的員工監控報告。裡面清晰地顯示出每個員工的KPI完成情況,每一個效率低下指標都會對應該員工在電腦上摸魚的細節,還會顯示每一名員工的情緒水平。
一位老闆說,這一系統最重要的地方是可以讓她清楚瞭解到哪些員工在認真工作,哪些員工在長假結束後情緒低迷,又有哪些員工日常情緒低落,有辭職可能。
她認為這樣一來就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去留住那些優秀員工了。
監工要從小抓起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目前全世界有超過40%的企業僱主使用過帶有人工智慧的監工技術,國內的“釘釘”和各家公司自行開發的打卡app們,不知道是否在執行類似的AI系統。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打卡作弊機早已應運而生。某寶上搜索“打卡作弊”,只需要花幾十塊錢就能做出指模來替代打卡。
雖然比較簡陋,但是這種用矽膠製作的假手指可以應付一般打卡機的指紋識別,如果是那種靜脈指紋識別或者是人臉識別,可能就沒有辦法了。
打卡考勤也並不是上班族的專利,在校園中,人工智慧打卡考勤似乎也成了大勢所趨。
今年雲南一所學校給學生試用了一款智慧校服,學生穿上後可以進行所謂“校園無感化考勤”,家長和學校能實時收到學生進出校園的提醒,校服中印有二維碼,掃描後可以得知班級年齡等身份資訊,上面的智慧校徽裡裝有晶片,可以進行各種智慧識別......
去年,杭州還發生了一場“智慧校園”風波,教室中安裝的3個攝像頭可以30秒掃描一次學生,根據學生的動作,比如正在看書、舉手、寫字、起立,再結合面部表情進行打分,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
在未來,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學生,可能要面臨另外一個老闆或者老師——人工智慧,聽起來挺嚇人,不過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是這麼安慰我們的:
“機器永遠只有晶片和程式,而人類有創造力,機器不管多有能力,它也只是程式和資料,不管機器有多聰明,人類也不會像埃隆·馬斯克說的那樣,所以不足為懼!”
去年3月,埃隆·馬斯克曾在一次公開活動上說:“人工智慧比核武器還危險。”結果引起各國人工智慧專家的批評,認為他根本不懂人工智慧。
但很多網友表示,“人工智慧確實不可怕,但可怕的應該是背後操縱人工智慧的人心吧。”
所以明天又是週一了,
你準備好打卡了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