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科技宣佈推出新一代3D印表機 將推動牙科生態數字化發展
近日,3D 列印裝置製造商黑格科技宣佈推出新一代 3D 印表機——Ultracraft D-OS 桌面級 3D 印表機(下稱 D-OS 3D 印表機),以 1 小時即刻診療、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的即時診療體驗,將推動牙科生態鏈數字化的發展。黑格科技日前公佈了其完成 IDG 領投的 3.25 億元人民幣的 A 輪融資。
如何改變口腔行業
牙科醫生做出治療方案之後,Ultracraft D-OS 3D 印表機會根據儀掃描結果,通過軟體自行設計然後生產。1-2 個小時之後,根據患者口腔特點定製的牙齒,就可以戴到患者的口腔中。其實在 Ultracraft D-OS 3D 印表機之前,3D 列印技術在國際、國內牙科市場,已經有成熟的應用,應用於製造手術導板、牙冠牙橋、牙科模型和隱形矯治器等。但儘管如此,患者到牙科就診,往往需要分幾次才能完成牙齒的修復或種植。
而 Ultracraft D-OS 3D 印表機所帶來的革新性的變化就在於:搭配 Ultra-Hub(雲端資料管理中心)及 Ultra-Net(印表機裝置管理系統),D-OS 3D 印表機將牙科掃描-設計-生產全鏈條打通,讓數字化牙科產品列印工作清晰、高效、精確、操作簡便。對牙科醫生而言,可以幫助牙科醫生更有效掌握患者病情並更快速地提出治療方案;而對消費者而言,則能節省大量的時間金錢成本。

在行業人士看來,Ultracraft D-OS 3D 印表機可能會撬動牙科生態鏈整體服務和體驗升級。
對此,黑格科技創始人兼 CEO 桂培炎表示 Ultracraft D-OS 3D 印表機在牙科診所和牙科技工所將擁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場景。
「對牙科診所而言,搭配診所現有裝置,患者一次就診,即可自行設計及生產,當場戴牙。而在牙科技工所,它可以無縫對接數字化口腔診所,搭配牙科技工所現有裝置,實現口腔產品高效的數字化小批量生產。」桂培炎表示。
3D 列印商業化應用
目前 3D 列印行業正在商業化應用的過程中。工信部、發改委、財務部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的《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2017-2020 年)》重點提及:要培育龍頭企業、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大財政支援力度,要利用增材製造雲平臺等新模式,線上線下打通增材製造在社會、企業、家庭中的應用路徑。
桂培炎坦承,目前 3D 列印的應用市場正從設計環節的原型製作上升到定製化工具的生產製造階段,但是要真正實現批量生產,除了技術和材料效能提升、傳統生產觀念的革新等,生活應用場景的拓寬和挖掘,都需要時間。
就如中國第一位 3D 列印院士、中國機械製造與自動化領域著名專家盧秉恆所提及,要提高 3D 列印技術的應用率,解決好「從實驗室到應用場景」的問題。
口腔市場讓黑格科技看到了 3D 列印和生活應用場景結合的前景。據產業資訊網釋出的《2015 年中國口腔醫療市場空間分析》預測,預計到 2020 年,全國口腔醫療裝置及相關產品與服務市場將突破 4000 億元。每個人口腔特點的不同和個性化的需求,讓口腔行業對 3D 列印存在天然的高接受度。3D 列印數字化所帶來的優勢,讓牙科醫療的未來變得更寬廣而且令人期待。

黑格科技從 2017 年開始正式進軍數字化口腔醫療行業,專注 3D 列印定製化牙科產品,包括樹脂牙(牙冠/牙橋)、種植導板、牙科模型、鑄造牙、個性化托盤等定製化牙科產品。其先後與德國頂尖的高分子材料供應商 DETAX 合作成立實驗室,共同研發醫用級 3D 列印樹脂;與阿里雲合作研發人工智慧列印演算法;與全球最大的 3D 列印綜合技術供應商比利時 Materialise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深度合作開發 3D 列印控制軟體;與全球頂級數字化掃描供應商丹麥 3shape 公司合作,打通口腔數字化採集入口……
而在短短兩年時間,其已經先後取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無託槽隱形矯治器以及定製式止鼾器的二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為了撬動 3D 技術與中國口腔領域的快速融合,黑格科技在模式上也進行了新的試水。黑格科技將給客戶投放 Ultracraft A2 工業級印表機,並且提供專業的裝置培訓、免費的技術升級和完整的售後服務。
其投資方 IDG 資本方面表示,黑格商業模式的創新上十分具有前瞻性,作為一家擁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企業,不僅僅只專注於技術或服務等某一方面的投入,而是以打通整個 3D 列印應用鏈為核心,能夠真正把 3D 列印應用到各行各業,將 3D 列印技術產業化、規模化,創造市場價值,幫助我國快速實現數字化、智慧化的升級。

據創見記者瞭解,除了口腔行業,黑格也同時著手在可穿戴式裝置、電子消費品、文創類產品、骨科產品等多個領域進行不同層次的應用拓展深度,並且多個產品已實現規模化的應用。
桂培炎還透露,未來黑格科技將加大對技術研發和生產的投入,把 3D 列印技術從作為生產工具,到規模性的在一個行業多個維度使用,貫穿行業產業鏈,實現從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資料輸出的數字化生產垂直應用鏈,最終達到用先進技術將人類從繁重、單調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參與更有創造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