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 浮出水面,正在進攻7大技術突破點
11月1日,騰訊新一輪架構調整後,其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戰略路線圖在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得以釋出。而在前沿科技如何助力“兩張網”的發展上,機器人是騰訊的重要佈局。
今年2月的時候,騰訊jiuchen就成立了一個名為Robotics X的機器人實驗室,當時,這個實驗室被認為是騰訊AI產業的雙基礎支撐部門之一(另一個是騰訊2016年成立的AI Lab),並且是騰訊探索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連線的重要載體。
那麼,這個成立不久之後經歷了騰旭架構和戰略轉型的基礎支撐部門,未來將在騰訊的產業網際網路中扮演什麼角色?騰訊內部對於機器人技術趨勢的判斷又有哪些?
在11月2日的人工智慧分論壇上,機器人及多媒體技術專家、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主任張正友博士為我們揭曉了部分答案。

圖丨張正友(來源:騰訊)
據他介紹,騰訊將人工智慧(AI)、機器人(RoBotics)和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的全新ABC組合,騰訊Robotics X的主要任務是攻克A到G的7大技術突破點:一是攻克“ABC”基礎能力,即人工智慧(AI)、機器人本體(Body)與自動控制(Control);二是探索“DEFG”機器智慧,包括進化學習(Developmental Learning)、情感理解與擬人(EQ)、靈活彈性(Flexibility)等能力,最終實現成為人類守護天使(Guardian Angel)的終極目標。
機器人領域的6大研究趨勢
雖然機器人領域已經有長時間的發展,但人和機器人共存的時代還未到來。在網際網路進入技術驅動的下半場時,騰訊成立Robotics X實驗室,目的是為了迎接智慧機器人與人機共存時代的到來。
這包括了四方面考慮:首先是技術趨勢,機器人是能代表未來的前沿技術;其次是公司戰略和社會責任,擁有龐大體量的騰訊,已經持續關注如何讓前沿科技驅動傳統產業升級,最後,擁有天然社交基因的騰訊也認為,機器人是人很自然的延伸。
而騰訊Robotics X在大量調研後則發現,目前全球機器人的本體研究上有以下六大方向與趨勢:
- 仿生化:如蛇形機器人,讓機器人能適應複雜工作環境;
- 靈活操控:實現靈活準確的抓取和操控,才能做更有用、更復雜的運動;
- 觸覺技術:機器人需要實時反饋、精確的感知操控反饋,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自主;
- 多機器人協同:機器人之間要避免碰撞,高效協調機器人間協作;
- 人機互動:機器人與人要能達到非常自然的情感交流和安全的互動;
- 醫療輔助:機器要能增強人的體能,幫助殘障人士重獲生活便利。

圖丨機器人由六大部分組成:本體、運動執行器、動力系統、感知、互動和決策系統(來源:騰訊)
這6大具體趨勢的背後,其實也都通往一個共同的方向:更自主的機器人。以往的工業機器人強調自動化,就是在已知環境裡,完成精確控制、事先程式設計和重複性一系列動作,而現在逐漸走向在不確定環境中,自學習、自適應與自演化的自主型機器人。
機器人由自動走向自主、人機共生成為大勢的“智慧機器人”時代,騰訊的機器人實驗室又著力於哪些突破點?
張正友博士提出A-G7大技術突破點理論:首先是攻克ABC基礎能力——人工智慧(AI)、機器人本體(Body)與自動控制(Control)能力;其次要繼續探索代表機器人智慧趨勢的D到G能力——進化學習(Developmental Learning)、情感理解與擬人(EQ)、靈活操控(Flexibility);最後,實現成為人類守護天使(Guardian Angel)的終極目標。
ABCCDEFG,騰訊機器人的 主攻技術突破點
其中,ABC代表了機器人的基礎能力,包括:AI人工智慧,代表機器人必須要能看、聽、說、思考;Body本體:機器人本體至關重要,且不同的本體代表不同技術;最後是Control控制力。


圖丨攻克ABC 機器人的基礎能力
而在ABC的基礎上,完美的機器人本體(Body)是什麼樣的?
很多人認為人形機器人將是終極目標,張正友博士卻持有不同看法:人會有直立雙足,是經過幾百萬年在荒野生存而演化出來的。但目前的環境,大部分是平面,加上樓梯、電梯、稍微不平的地面,與此前的荒野有了很大不同。因而,現代化的最佳本體,我覺得不止“人形”一個標準答案。
因此他認為,覺得評判ABC的標準,就跟人類相似:力、巧、快、準、美。

圖丨對ABC的評估標準
而從D到G,則是探索機器人的智慧與進化:進化學習Development,即機器人要不斷學習才能提升能力;情感EQ,即機器要對人深入瞭解,才能做出適當迴應。機器也要有合適的表現方式,讓人能理解機器要做的事情;靈活操控Flexible manipulation,即機器人要有精準靈活的操控執行,才能做有用的事;Guardian Angel守護天使:,即機器人要全方位的來保護人類,所以他不應該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應該和智慧的環境結合,還要和雲結合,只有把這些東西作為同一個整體,才能保護人類。

圖丨可進化的機器人(來源:騰訊)
張正友也對DT君透露,騰訊Robotics X 希望與學界和行業開放合作,共同建立人機共存、共創、共贏的未來。這個使命包括四個部分:增強人的智力,發揮人類體能潛力、關懷人的情感,最後通過人機協作,完成人類所需任務。
而按照騰訊副總裁姚星的說法,騰訊正在核心技術上推進前沿、原創和開放性的基礎研究,並在關鍵性技術上前瞻性佈局,機器人正是其人工智慧(AI)、機器人(RoBotics)和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的全新ABC組合中的重要組成元素,AI+機器人的“雙基礎”佈局,將有利於真正連線虛擬與現實世界,從而真正達到騰訊所致力於攻克的終極難題——通用人工智慧(AGI)。
如此看來,其實,騰訊在機器人方面一直動作不小,只不過之前多以投資為主,投了多家相關企業,除了投資以外,騰訊還建立了助力 AI 創業者和創業專案的騰訊 AI 加速器,根據我們的統計,截止2017年12月,在騰訊 AI 加速器 25 個入選專案中,和機器人相關的專案就有 10 個,隨著騰訊自己的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 的成立和技術路線的曝光,未來不排除機器人會成為騰訊各大技術的最重要載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