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Book銳龍觸屏版,隨心點觸很方便,指尖體驗給滿分
近幾年華為在手機市場不斷強大,其品牌影響力在消費者心中也不斷的增加。榮耀則是華為旗下的子品牌,主要攻佔低端市場。在手機市場華為和榮耀雙品牌運營,兩個品牌相輔相成填滿每個價格段的空隙。華為將手機成功的經驗帶到了筆記本市場,華為的Matebook主打高階市場而榮耀的MagicBook攻佔低端筆記本市場。MagicBook的銳龍版又是以價效比著稱。MagicBook的銳龍版定價3999以及3799的首發價格讓4000元以內的筆記本有了更好的選擇。 而觸屏版則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的觸控式螢幕。
與目前同價位,同樣適用銳龍5 2500U的筆記本競品相比。戴爾以其低素質的TN和能跑飛機的螢幕邊框已經敗下陣來,而與小新潮7000相比,雖然小新的15寸屏和獨顯更勝一籌,但是MagicBook以背光鍵盤和高容量電池,PD充電器扳回一城。可以說MagicBook讓4000元價位筆記本不再寂寞。
一、包裝新穎,外觀有驚喜
印著各個品牌主打色的牛皮紙,上面一個塑料手提拉環,這是筆記本標配外包裝。MagicBook的外包裝打破的這個常規,外面那層京東袋子讓京東快遞員誤以為這是一臺路由器。在包裝盒最外層加了一張磨砂透明塑料袋包裹。
包裝盒整體設計很蘋果風格,盒體為白色,“榮耀MagicBook”的字則使用榮耀標誌性的Tiffany藍。筆記本側面外觀佔據主要版面。AMD標誌著它的心臟,DOLBY標誌著它的聲音,以及預裝正版office的標籤。包裝設計簡潔。透過包裝已經看到MagicBook猶抱琵琶半遮面。
大多數筆記本包裝採用側拉式,將筆記本從側面抽出,加上厚厚的泡棉,筆記本很難從箱子裡抽出來。MagicBook採用的是翻蓋式,筆記本取出更加的便捷,上蓋還增加一層海綿,能夠更好的保護筆記本。
終於等到你,我的MagicBook。它只有一種顏色,官方取名冰河銀,猶如冰河般散發出一絲絲寒冷。看到TypeC To TypeC的電源線就高興了,搭配上了TypeC電源介面。充電頭風格很華為,就是大版的手機充電頭,兩邊依然保留了貼心的凹槽,電源插頭位置偏向上方。
這顆充電頭最大功率達到65W,支援PD協議:5V2A=10W,9V2A=18W,12V2A=24W這電壓電流分明是為手機準備的,為筆記本裝備了15V3A=45W和20V3.25A=65W。變壓器和電源線承包了手機和筆記本充電使命。如果使用的是華為/榮耀手機,為手機充電提供不少便利。
一薄遮三醜,除了效能需求的遊戲本,筆跡本都朝著薄進化著。以幾年前intel倡導的超級本的標準,MagicBook可以算的上是一個超級本。筆記本前面最薄,只有9mm觀感上就是薄。最厚的地方有15.8mm。
A面採用的是鋁合金金屬材質,銀色流露著鋁金屬本色,表面也進行了噴砂處理,增加了質感。筆記本表面通過圓角過渡不割手,四個圓角採用圓潤的圓角過渡。表面一個honor的logo閃爍著不鏽鋼的光芒。
左側面TypeC電源口,指示燈,HDMI,USB。
右側面USB口以及3.5mm耳機孔。沒有SD讀卡孔,介面實在少的可憐。USB裝置比較多的,需要自己加USB擴充套件。
翻開筆記本,這塊螢幕太美了。由於是觸控式螢幕,B面被CoverLens的玻璃質感給佔領了。在玻璃的覆蓋下,黑色的螢幕和黑色的邊框形成一體形成一塊沒有邊界的螢幕,下方中間位置的MagicBook的logo顯得特別耀眼。螢幕可以180°翻開並停止在任何角度上,螢幕轉軸比較緊,旋轉時會比較費勁,不能單手開啟。螢幕和機身的鉸鏈外部為全包式卷軸設計,鉸鏈與C面過渡比較自然,和C面幾乎沒有色差。
螢幕上方原本裸露在外的攝像頭被隱藏在coverlens之下,螢幕變得更加平整。攝像頭兩邊均勻分佈兩顆麥克風開孔卻變得比較惹眼。
C面依然是鋁合金材質。鍵盤採用孤島式巧克力鍵盤,有效防止誤操作。鍵盤很薄,鍵程比較短,回彈清晰很舒服,鍵盤與MacBook Air手感相差無幾。鍵帽與機框縫隙極小,不僅防潑濺,灰塵異物也不容易進去。WiFi和華為電腦管家有獨立的功能鍵,一鍵開啟,貼心方便。
三檔調節鍵盤燈(光,低亮,高亮)為不同光照條件下使用提供便利。開啟鍵盤燈,僅鍵盤上的標識亮起,按鍵邊緣幾乎沒有漏光,可以感受到華為工程師們在鍵盤上的用心。Caps和Fn鍵可獨立鎖定並帶有獨立的鎖定指示燈。
電源開關在右側面,採用圓形設計,很像手機的指紋識別,可惜該版本的MagicBook沒有指紋識別。杜比音效技術為音質保駕護航,一共有四個喇叭,其中兩個分佈於鍵盤兩側為高音喇叭。正面高音喇叭的聲音直達人耳。
觸控板的面積太小了,不過有觸屏的加入,觸控板使用概率會有很大程度的減少。觸控板的位置不在手部操作的中心上,而是偏右,這樣設計對於習慣用右手比較友好。觸控板按鍵很硬,鍵程也很長,讓人不願意去使用。
C面邊緣導了圓角,視覺上更加柔和,觸覺上不會有割手感。中間位置45°倒角,為翻蓋時的手指操作留出了避讓的空間。這又讓我再一次想起了MacBook。
主散熱孔很巧妙的隱藏在了轉軸的地方。一個使用者不會觸及的地方,作為筆記本熱量機種區域,製造工藝的進步為筆記本外觀增色不少。
最後一面D面,是一塊鋁合金蓋板,整機全金屬材質。底部兩側邊孔位除了散熱孔外還藏了另外兩個喇叭。這兩個為低音喇叭,由於在底部,聲音需要通過與接觸面反射後到達人耳。低音通過反射後聲音會更加渾厚,因此將低音喇叭放置於底部。
實際音質上左右聲道分明顯,在筆記本里屬於中上水平,但是聲音還是比較空洞。音質層次比較差,用來追劇可以接受但是無法帶來音樂上的享受。
四個獨立的圓形墊腳厚度比較厚,為了墊高筆記本,為底部聲音傳播讓出更多的位置。高墊腳也為筆記本營造出懸浮效果,提高的筆記本的顏值。螺絲採用的是六角梅花螺絲。底部標籤機種貼在一張無殘膠膠帶上,可以一次性將膠帶上的標籤撕掉。底部是鋁合金金屬蓋,D面與C面圓角銜接縫隙大小不一,該處做工有些遜色。
1450g的重量,對於輕薄本來說不算優秀,處於主流水平。筆記本拿在手上有點分量,但是搭配他超薄的外觀,拿在手上並沒有多大壓力,願意拿著他到處走,符合移動辦公的需求。
MagicBook外觀上很有MacBook的味道,外觀細節的設計可以感受到設計師的用心。觸控版CoverLens的覆蓋,把B面變成一個平面,為筆記本提升了不少顏值。鍵盤敲打很舒服,介面缺少了SD讀卡器。開箱後確實有被MagicBook驚喜到。這是就我對MagicBook的第一印象。
與一樣是14寸的聯想小新相比較,得益於MagicBook螢幕的窄邊框設計,外觀尺寸上MagicBook小了不少。
二、觸屏看似無用,操作後令人上癮
手上的MagicBook為觸屏版。開箱時由於表面的CoverLens把螢幕和邊框變成一個整體,在熄屏時無法辨別螢幕和邊框。點亮屏幕後,顯示局域和邊框便有了明顯的界限。兩側邊框只有5.2mm,而上邊框沒有采用相同的窄邊框,令人感到惋惜。開屏後發現,這款螢幕顯示並沒有服侍好我的眼球。
顯示屏使用的是奇美CMN14D4,NTSC色域為45%,沒有廣色域,對於這個價位來說還是可以理解,日常使用需求廣色域還是要選擇廣色域筆記本。和使用相同型號螢幕的小新筆記本,兩者卻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MagicBook螢幕顯示偏紅色,特別在白色顯示會特別的明顯。而在色彩顯示上也沒有小新的觀感來的好。MagicBook雖然也採用了IPS,對比獨有800:1,亮度也有250尼特,1920X1080的解析度。但是色彩還原度並不好。總之,這款螢幕色彩並沒有討好我的眼球。
放三張win10自帶桌布進行對比,右邊為MagicBook。實際色彩MagicBook會比較差一點。
說到色域同樣是45%的NTSC色域,但是在NTSC色域內選擇的三原色的區間不同,顯示效果也會不同。因此兩款筆記本雖然都是45%NTSC色域,顯示效果截然不同。
螢幕支援DC調光。相比PWM調光,通過週期性地開閉LED來改變正向電流的導通時間調節亮度對眼睛造成一個有頻率的閃爍衝擊容易造成眼疲勞。而DC調光通過DC恆流晶片來控制電流的恆定,不會造成螢幕閃爍。
桌面右擊後有專門的顯示管理,可以開啟護眼模式和色溫調節,將螢幕顯示調整至最適合自己的顏色。
說完顯示在說說觸屏。開始覺得在螢幕上戳有點傻,因為有滑鼠為什麼還要用觸屏。使用後在使用其他筆記本,總是習慣在螢幕上戳。總之,觸屏很容易上手,很容易習慣觸控的操作。
MagicBook觸控式螢幕採用全貼合觸控式螢幕,支援十點觸控,但是不支援觸控筆。螢幕的轉軸有為了觸控而加固,使得單手觸控時螢幕晃動不會太大,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螢幕轉軸做的這麼硬。
GFF全貼合技術目前比較成熟的觸控觸控技術,在得到比較好的光學效果同時得到靈敏的觸控體驗又兼顧了成本,在手機,Pad上也有廣泛使用。MagicBook觸控式螢幕觸控體驗接近iPad,響應上略遜一籌,應該是系統的問題。對於GFF中間的Touch Panel造成Cover Lens與液晶顯示面板之間的視覺斷層,在MagicBook上看不出來。
win10本身就是跨手機,平板以及電腦平臺的系統,因此係統對於觸屏的操作本身就很完善。滑鼠操作的單擊雙擊由觸屏的點選和長按代替。
資料夾可以隨意移動位置,通過多點觸控的方式放大縮小資料夾,並改變它的排列方式。
用長按代替滑鼠右鍵。
系統根據滑鼠操作還是觸屏操作調整操作選單的間距,為手指的操作提供更多的便捷。
通過兩個手指放大縮小圖片,MagicBook響應很快速。
本來想通過觸控式螢幕來調整圖片的顏色,應該很暢快。但是電腦端的應用並沒有針對觸控式螢幕進行優化,指尖去精確觸控小小的按鈕還是有些困難。
MagicBook的觸控式螢幕為操作帶來的不少的便捷,win10系統層面為觸屏操作有不少的優化,不過一些電腦軟體並未有優化,還是適合滑鼠的操作。
觸控板是及其不好用,辦公時常常拿著筆記本輾轉辦公,有時候的桌子太小沒有滑鼠的空間;有時候會議桌偏偏要墊一塊玻璃,滑鼠無用武之地;有時候坐在培訓椅上,筆記本則放在腿上;不願意使用觸控板只能將滑鼠放在碗託上使用,這個時候觸屏就發揮了及其大的作用,拋棄滑鼠、觸控板依然能夠愉快的使用筆記本。
MagicBook螢幕雖然配備了IPS螢幕,但是色彩調教的並不是很好,有些令人遺憾。iPad級別的觸控式螢幕並不雞肋,為許多使用場景提供的便捷,並且使用後會習慣於觸控式螢幕的操作。
三、硬體看似普通,使用效果不凡
其實選手機和選電腦一樣,更多的還是CPU的選擇,而定價主要也是依照CPU來的。電腦CPU和手機一樣的單純一直是intel一家獨大,雖然有AMD這樣的競爭對手,但是intel還是安逸的擠牙膏。AMD 銳龍的推出讓intel慌了一下,從AMD的股票就可以知道銳龍的出現對市場有多大的影響。MagicBook搭載的是銳龍5 2500U,與同檔次競爭的是intel i5-8250U。
銳龍5 2500U和同級別i5-8250U賬面上的引數。
從CPU-Z的資訊來看這兩款產品都採用了4核心8執行緒、14奈米的製作工藝,因為是低壓處理器的原因,TDP也都是15W的設計。基礎頻率的設計上銳龍5為2.0GHz而i5只有1.6GHz。在二級和三級快取設計上有差異,二級快取銳龍5更高,i5在三級快取上會更高一些。
在播放4K視訊上,全屏播放時兩款CPU佔用率均為5%,對於4K視訊解碼播放兩款均毫無壓力。在大運算量使用場景下比如打包壓縮大檔案,i5的速度回更勝一籌。大型3D遊戲體驗上,銳龍5的幀率會更加穩定。整體使用體驗銳龍5 2500U和i5-8250U旗鼓相當。
單說銳龍5玩遊戲,由於是整合顯示卡,真要跑起遊戲還是比較吃力。對於英雄聯盟,還是比較輕鬆的跑起來,畢竟比較久的遊戲,對硬體要求不太高,開啟高特效跑60幀沒有壓力,到團戰的時候會掉到50幀。而守望先鋒和吃雞就不要指望的,乖乖開低特效,還可以40幀流暢的玩一下。
MagicBook後蓋使用六角梅花螺絲鎖定,螺絲上並沒有保修的封籤。後蓋拆除也很簡單,旋掉螺絲,再輕輕把後蓋敲起來就打開了。後蓋是一塊鋁合金板上鑲嵌著塑料件。
開啟後蓋,整齊排列著各種電路板。最顯眼的就是散熱風扇的銅殼。以及下方佔據了一半面積的電池。
整齊排列的風扇扇葉顯得特別的精緻。隱藏式的出風口兼顧的美觀和實用。風扇外殼下凹設計,增大了進風量,產生峽谷效應。銅殼讓導熱更加的快速。
在風扇高功率運轉的時候,MagicBook的風扇噪聲控制的比較好,明顯比聯想小新的噪聲小了很多。
或許是風扇功率的差別。MagicBook風扇無法及時帶走筆記本的熱量,模擬跑分時在散熱口的位置溫度飆升到38°C,而鍵盤上半部分的溫度也達到了36°C。打字時候手指明顯能夠感覺到筆記本在發了。而聯想小新對發熱控制的比較好。慶幸的是MagicBook在腕託位置沒有發熱,手腕沒有感到不適。
Intel 8265HUW 支援2.4GHz和5GHz,符合802.11ac協議。5G頻寬最高支援H80最高速率867Mbps,2.4G頻寬最高支援H40,,最高速率300Mbps。並集成了藍芽4.2的模組。固態硬碟使用的是三星MZ-VLW2560,256G容量。
MagicBook這塊三星SSD測試表現十分優異,直接秒殺小新說配備的SSD。MagicBook 觸屏版有對SSD進行的升級,非觸屏版所配備的閃迪固態硬碟也是不堪一擊。
擁有2*2MIMO雙天線wifi。內部也為wifi進行防干擾處理,能夠更好的捕捉到wifi型號。圖下方是MagicBook。以連線相同路由器5G訊號。前圖為距離路由器1米的位置,在訊號比較好的情況下,測試無論5G還是2.4G訊號強度均相當,但是MagicBook速度為702Mbits,而小新只有433Mbits。而將兩個筆記本放到訊號比較差的房間,MagicBook的5G訊號強度會更好一些,2.4G則旗鼓相當,但是MagicBook速度上有明顯的優勢,小新速度降到6Mbits,MagicBook依然還有175Mbits。
配備容量為7565mAh/57.4Wh的大容量電池,為筆記本提供連續6個小時的續航。這6個小時裡就是修圖,寫稿,瀏覽網頁查資料。螢幕亮度調整在中間位置。從100%用到10%,最後無法忍受空空的電池圖示,拿去充電了。
MagicBook配備了65W的PD充電頭,是為大功率提供了保障。官方啊提供的充電資料為1小時充電不小於70%,充滿不超過2.5小時(標配介面卡及標準電壓下,關機情況使用)。由於關機充電看不到半分比,可以看到開始充電功率就達到64W,全力充電,維持了23分鐘。然後功率降到52W左右,維持充電近半個小時。預計此時已經充滿70%。然後功率還是逐漸下降。直到17:23分停止充電。
64W高功率快速充電階段溫度最高的位置時充電介面位置,溫度達到了37.8°C,其次是腕託電池位置,溫度也到達35°C。而充電器的溫度則達到53.5°C。
辦公、娛樂筆記本MagicBook的配置足夠勝任,銳龍5的價格價效比很高。WIFI訊號好,電池容量高,充電快但是發熱量大,散熱設計上還是有所不足。
四、簡單的說一些細節
1.電腦開機後沒有指示燈顯示筆跡本的狀態,特別是開著螢幕進入待機狀態後,無法判斷電腦是開著還是關機。
2.開屏螢幕待機,喚醒筆記本反應比較慢。如果合上筆記本待機,開屏螢幕就點亮反應很快。
3.TypeC電源介面邊有指示燈顯示充電狀態。
4.內建電腦管家功能不多,主要對後臺和電源的管理。榮耀手機通過管家使用管理使用很方便。
5.100萬畫素攝像頭,對於筆記本來說攝像頭只是視訊時候使用。在攝像頭右邊隱藏一顆LED,當然不是用來補光,而是提醒使用者攝像頭啟動了!貼心。
五、總結
優點:
1.外觀設計得體,做工優秀;
2.配備65WPD充電頭,TypeC充電介面,充電速度快;
3.鍵盤按鍵手感很好,觸屏讓人愛不釋手;
4.螢幕採用DC調光,亮度恆定有效減少眼疲勞;
5.續航能力強。
缺點:
1.發熱量大,發熱區域為鍵盤區影響使用效果;
2.45%的NTSC色域偏低,色彩還原度不高,顏色偏紅;
3.介面不足,缺少SD讀卡器;
4.板載記憶體,以及沒有多留一個PCIE介面,硬碟擴容困難。
本文作者極果使用者:吖羞歪
本文由極果使用者吖羞歪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