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審委暫停IPO受理?事實是發審委半月後換屆
原標題:發審委傳聞滿天飛!暫停IPO受理?事實是,發審委半月後換屆,至少一半委員卸任,下週大概率公示名單
再過16天,資本市場將迎來新一屆發審委。按照時間安排,下週將是證監會公示擬任第十八屆發審委委員名單的時間視窗。
也正是在這個時間檔口,今天關於發審委的種種傳聞有點多:
一則是說9月15日開始暫停初審會一個月,等待發審委換屆後再重開;
再有一則,是說發審委與重組委同時換屆,加大中介機構高管任職專業委員的比例。
掌握上市發行股票“生殺大權”的發審委例來是市場的關注重點。券商中國記者從多位訊息源瞭解到,證監會正在緊鑼密鼓安排新一屆發審委換屆事宜,為確保9月30日換屆銜接順利,下週大概率將公佈擬任名單,在此過程中,IPO受理、稽核不受影響,仍按照常態化發行節奏進行。
與此同時,併購重組委的換屆工作也在推進。
根據Choice統計,自去年10月1日本屆發審委履職以來,共稽核了238家IPO首發專案,其中135家過會,85家被否,18家被取消稽核或暫緩表決,IPO過會率為56.72%。
下週大概率公示擬任名單
按照5個工作日的公示期計算,10月份第十八屆發審委委員走馬上任履行職責,就需在25日前公示擬任者名單,下週是時間視窗。
“證監會內部正在緊鑼密鼓對換屆一事進行安排。”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已掌握初步名單,最終的名單要以公示為準,換屆並未影響日常稽核工作,尤其IPO稽核,從受理到發審會稽核,均是常態化動作。
證監會最新的發審會公告顯示,將於下週一稽核煙臺中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維格娜絲時裝股份有限公司的可轉債申請,和貴研鉑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配股申請。
隨著IPO堰塞湖的逐漸退潮,發審委對於IPO的稽核工作密度較此前有所減少。截至2018年9月6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及發行存託憑證企業289家,其中已過會29家,未過會260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244家,中止審查企業16家。
另據瞭解,併購重組委的換屆工作也在同步推進,今年7月證監會修訂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稽核委員會工作規程》(以下簡稱《併購重組委工作規程》),對併購重組委工作有了調整,包括適度擴大委員會規模,委員總人數由35名增加至40名,內部委員不超過11名;調短委員任職期限,將委員每屆任期2年改為每屆任期1年,連續任期最長不超過2屆;優化委員任職條件,在原有廉政要求、專業素質、遵紀守法等資格條件的基礎上,要求委員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設立併購重組委遴選委員會等。
規則釋出後,證監會就開始遴選新一屆併購重組委委員,即第七屆併購重組委,第六屆併購重組委工作到新一屆併購重組委成立為止。
至少有一半發審委委員"卸任"
現任的63名發審委委員中,有42名專職委員,21名兼職委員。其中42名專職委員33名為專職委員,其中19位來自證監會、證券業協會和地方證監局,14位來自交易所。券商、基金、保險資管等金融機構的發審委委員共有7位,均為兼職。來自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的委員有9名。
按照規定,發審委委員數量上限為66名,委員連續任期為兩屆,每年至少更換一半。
這也就意味著上述63名發審委委員,至少有一半將在此次換屆中卸任。實際上,現在還在任上履職的有61位,8月10日華融證券祝獻忠被解除了第十七屆發審委委員的職務;9月12日,專職委員、黑龍江證監局的李國春因身體原因意外離世。
如何選擇發審委委員凸顯著監管層對於IPO發審的監管意圖。
譬如本屆發審委加大了對監管層專職委員的人數,在投行人士看來,監管人士的增加,對上市企業的內控、合規要求更為嚴格。
有媒體報道說,發審委的兼職委員很大可能要取消,加大中介機構高管任職專業委員的比例。這一說法尚未得到確認,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稽核委員會辦法》(簡稱“發審委辦法”)規定,證監會以外的兼職委員受聘期間,買賣股票的限制措施另行規定,證監會系統內的委員,嚴格按照證監會工作人員禁止買賣股票的規定執行。
同時,增加對機關人員買賣股票情況核查工作安排。實際上是從規則層面設定了兼職委員的崗位,現有的兼職委員名單中,招商證券董事長霍達、國泰君安副董事長王鬆和中金公司執行長畢明建均在內。
首屆大發審委,IPO過會率56%
因創業板和主機板發審委在去年10月首次合併,這屆發審委被稱之為“大發審委”。
首屆大發審委的從嚴稽核讓市場記憶猶新,根據Choice統計,自去年10月1日本屆發審委履職以來,共稽核了238家IPO首發專案,其中135家過會,85家被否,18家被取消稽核或暫緩表決,IPO過會率為56.72%。
單純看今年上半年的稽核資料,截至2018年6月30日,共118家IPO企業接受了發審委的稽核,其中58家企業成功過會,過會率達49.15%。這一過會率遠遠低於2017年上半年81.45%、2016年上半年91.3%的過會率。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公開對發審委委員有如下要求:必須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的資訊,要堅決落實依法全面從嚴的監管理念,嚴格專業履職、依法稽核,防止問題企業帶病申報、矇混過關。發審委委員要妥善處理好發審委工作職責與自身及家屬、與原來所在單位、與發行人等市場主體以及其他委員的關係,堅決做到“不收錢物、不炒股、不吃請”,堅決禁止通過購買上市公司原始股變相腐敗,堅決執行迴避制度,淨化朋友圈。
發審委委員一向被認為是掌握著企業IPO能否成功的“生殺大權”。根據稽核程式,每次參加發審委會議的發審委委員為7名。表決投票時同意票數達到5票為通過,同意票數未達到 5票為未通過。
發審會的工作安排在5天前在證監會官網釋出。
發審委會議結束後,參會發審委委員會在會議記錄、稽核意見、表決結果等會議資料上簽名確認,同時提交工作底稿。發審委委員對初審報告中提請發審委委員關注的問題和稽核意見有異議的,應當在工作底稿上對相關內容提出有依據、明確的稽核意見;發審委委員認為發行人存在初審報告提請關注問題以外的其他問題的,應當在工作底稿上提出有依據、明確的稽核意見;發審委委員認為發行人存在尚待調查核實並影響明確 判斷的重大問題的,應當在工作底稿上提出有依據、明確的稽核 意見。發審委委員在發審委會議上應當根據自己的工作底稿發表個人稽核意見,同時應當根據會議討論情況,完善個人稽核意見並在工作底稿上予以記錄。
發審會結果和發審委委員關注的問題也會在發審會結束後,當天釋出在證監會官網。市場由此可瞭解到監管對IPO的鬆緊度和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