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聽力曲線嗎?迷籟EB1藍芽耳機評測
你知道自己聽力曲線嗎?迷籟EB1藍芽耳機評測

風和苑_
數碼愛好者一枚,對所有電子產品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寫評測、裝機、修家電、研究硬體等。在部落格、百度貼吧、太平洋電腦、中關村線上、5X興趣社群、憶智蘑菇等多個平臺發表評測文章,有一定影響範圍。
2小時前
前言
相信耳機這個東西大家都很熟悉吧,現在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們誰還沒有一兩副耳機呢?出門在外也好,宅在家裡也罷,攜帶一副耳機已經成為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態,它不僅僅是用來聽個響那麼簡單,很多時候它還能為我們提供一定程度的私密空間,讓我們不受外界干擾地沉醉在音樂的世界裡。
作為一名音樂宅,筆者前幾天入手了一款耳機,也就是這次評測的主角:迷籟(MEE Audio)旗下的EB1藍芽耳機,賣家在宣傳中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紹這款耳機的一個全新功能,叫做EARBOOST,中文叫智慧音訊增強,那麼這個新功能究竟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體驗呢,筆者也很好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目錄:
一,開箱,外觀鑑賞
二,連線測試
三,探祕EARBOOST功能
四,實際使用體驗
4.1聽覺體驗
4.2佩戴感體驗
4.3通話及麥克風體驗
五,續航測試
六,總結
一,開箱,外觀鑑賞
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先看看包裝,畢竟包裝上還是能得到產品的不少資訊的。包裝風格十分清爽,整體黑白配色,偶爾看到一點藍色,沒有花裡胡哨的殺馬特之風。正面可以看到耳機圖樣,很明顯是個帶線控的藍芽耳機。我掃了一圈周圍的文字,感覺值得一提的是左下角的“includes companion APP”字樣,意思是耳機有配套APP軟體,應該就是之前提到的EARBOOST功能相匹配的軟體,旁邊的蘋果和谷歌商店的圖標表明該APP已上架IOS和安卓系統,不過谷歌在國內被牆了,也許我們需要去萬能的百度搜一下?
包裝背面用英德法意中五種文字介紹了一下耳機的賣點,除了EARBOOST之外,還有什麼高清無線音訊、多媒體定製、整合麥克風線控功能等等,看起來很厲害有木有,實際表現我們待會測試。
包裝側面是配件列表和耳機引數列表,一般我對產品引數不怎麼關心,一切以使用體驗為準,引起我注意的只有那個6小時音樂續航和180小時待機續航,如果真的能達到這個續航時間應該是足夠日常使用了,具體的依然是後面測試,其它引數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
包裝封面可以翻開,能夠看到耳機本體,如果在實體店出售應該會方便展示吧。
內頁是更加詳細的EARBOOST原理介紹和使用步驟,不過沒有中文,英文法文大佬們可以看看,中文翻譯本文會提到,在下面。
終於看到耳機的本體了,耳機以黑灰為主色調,橡膠的啞黑和金屬的亮黑形成了鮮明的層次感,是個十分低調內斂而且百搭的配色;金屬磨砂外殼的質感很棒,用亮金色的金屬環加以點綴,賦予耳機一絲華貴的氣息;高聳的耳翼又添加了些許張揚,耳機的整體造型簡約而不單調,平衡感把握得不錯,看上去還是很舒服的。圖片裡能看到的那個小孔是導音孔,可以平衡內外氣壓並且增加音樂空間感。
背面LOGO特寫,外殼表面光滑無暇,沒有割手的地方,手感很棒,橡膠部分也沒有毛刺,耳機各處接縫緊密,做工上沒有發現問題。
耳翼和耳套採用軟橡膠,具有十足的柔性,無論怎麼捏都輕盈無比。U形耳翼起到固定耳機的作用,大家都知道,無線耳機佩戴時的牢固程度非常重要,鬆動的耳機不僅容易掉,對隔音能力和音質表現都會造成影響。
大家感受一下耳翼和耳套的柔軟程度和彈性。
耳機內建了兩塊磁鐵,異極放置,可以這樣子吸在一起,形成一個時尚且頗具個性的“項鍊”,方便臨時取下的時候掛在脖子上,非常貼心的設計,好評。
線控是ABS材質,手感細膩,三個按鈕力度適中,間隔足夠,盲操作應該不易誤觸。線控上搭載了麥克風和一個隱藏的雙色LED燈,不亮時你看不出它在哪裡。
線控背面特寫一張,同樣光滑沒有瑕疵,看來耳機在做工上是下了功夫的。
耳機的線材同樣柔性極強,可以隨意彎折,而且自帶一個束線滑塊,允許大家把多餘的線材固定起來,滑動十分順暢,感受不到多大阻力;滑塊的一側開口另一側密封,在不想使用滑塊時可以從開口那側把線材分離開來,密封那側是為了避免滑塊脫落丟失,又是一個人性化的設計,從這些細節上能出迷籟很用心。
得益於橡膠的柔軟和彈性,耳翼和耳套可以比較輕鬆地拆下,方便大家更換。
包括預裝耳套在內,耳機共標配3副耳套,長短和直徑各不相同,大家根據自己耳道的尺寸選擇合適的耳套,不僅佩戴更加牢固,還有利於提升音質。
耳翼這邊比耳套多一副,除預裝耳翼是U形外其餘的是J形,同樣的,大家可以選擇喜歡的造型和尺寸,讓佩戴更牢固。
耳機採用Micro USB充電孔,使用非常廣泛的介面規範,可以和很多裝置的充電線通用,出遠門時可以少帶一條線。
配件一覽,除了之前提到的耳翼、耳套、資料線之外,還有保修卡、說明書,以及頗具實用性的收納包,收納包裡甚至還有固定夾層,方便大家把耳機帶出門。
二,連線測試
首先給初次接觸藍芽耳機的各位提個醒,EB1的配對操作是在關機狀態下按住開機鍵,聽到power on提示音後不要鬆手,直到聽到pairing提示音後才可以開始配對,有些新手在這裡可能會因為慣性思維先進行開機操作,導致無法進入配對模式,說明書裡的描述還是存在問題。
這裡我用家裡所有的裝置把耳機連了個遍,耳機被識別的速度很快,回連也很迅速,連線成功之後也沒出現過斷連,藍芽的相容性和穩定性都沒有問題。
而且耳機支援多點連線,就是可以同時連線兩個裝置,不過只能播放一個裝置的聲音,需要把一個裝置聲音停放才能播放另一個裝置的聲音,中間需要約一秒左右的切換時間。
連上手機後可以顯示耳機電量,安卓和蘋果系統均能顯示,對於大家把握耳機的續航很有幫助。
可連距離方面,耳機標稱的10米距離可以滿足,隔了一道牆也沒有斷連。值得一提的是當超出連線範圍再回去時,回連的速度相當快,隨著步子的踏入耳機立即響起,幾乎沒有延遲時間。
三,探祕EARBOOST功能
之前多次提到了這個功能,中文名叫“智慧音訊增強”,也是這款耳機的主打賣點,廠家花了不小的力氣對其進行宣傳,那麼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
下圖是我在旗艦店擷取的圖片,包裝內頁的外文翻譯過來差不多就是這樣,介紹了EARBOOST基本原理和大致使用步驟。原理看上去似乎有點道理,這裡我百度了一下,發現人耳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敏感程度確有不同,大致上中頻最為敏感,高、低頻相對較低,EB1就是根據人耳的這一特性,調整了各頻率的輸出功率,讓各頻率的音量在聽覺感受上大致相同,以增強體驗。原理上確實講得通,那麼我們來實際操作一下試試。
在百度上搜索EARBOOST,搜到了同名APP,安裝後顯示如下介面,頁面上用直白的文字提示了檢測結果會儲存在耳機裡,這樣就不用每次都進行檢測,而且也可以在手機之外的裝置上享受該功能。
進入測驗後,根據提示來操作即可,APP會接管手機的音量控制並在不同的頻率以不同的音量播放蜂鳴音,根據聽到蜂鳴數量選擇相應的按鈕,選對系統認為你確實聽到了蜂鳴,選錯或選擇沒聲音則認為你沒聽到,然後根據測試結果給出個人聽力曲線。嗯……看來我對低音不太敏感但高音很敏感嘛。
之後就有了如下介面,這個介面讓大家想到了什麼沒有?經常玩音訊的同學應該都覺得眼熟吧,沒錯,這其實就是一個均衡器,但不同之處在於這是根據每個人聽覺敏感程度不同而生成的一個個人定製的均衡器,而且該均衡曲線會儲存在耳機中,是耳機主人的專屬聽覺小幫手,其他人戴上這副耳機根本不會得到最強體驗。迷籟真是讓我開了一把眼界,以前我只聽說過高階耳機中存在定製調音,但那價格絕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了的,而迷籟以這種新穎的方式實現了量產型耳機的定製調音,花平價耳機的錢享受到高階耳機的待遇,到這裡我對這款EB1已經充滿了好感。
到這裡還沒結束,正如旗艦店的詳情裡寫的那樣,你可以在系統生成的曲線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設定,可以播放試聽曲目③並隨時開關EARBOOST功能②來感受其帶來的音質提升,也可以滑動各頻率的滑塊①進行手動設定,如果你習慣更多的低音輸出可以把低音部分拉得更高,你還可以滑動增強滑塊④來整體增強或減弱該功能的效果,設定結束後還可以將之進行儲存⑤以便隨時呼叫。通過這裡的對比,我發現EARBOOST確實帶來了極強的體驗提升,低音的震撼效果被激發了出來,聲場整體更顯開闊,中音非常明亮,通透性很好,迷籟的這波前無古人的操作著實驚豔到了我。
四,實際使用體驗
4.1聽覺體驗
筆者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試試耳機的實際效果了,廢話不多說,直接上音樂。以下歌曲全部是在EARBOOST自動測出我的聽力曲線下播放的,沒有經過手動設定。
第一首歌我試著聽了葉炫清的《歸去來兮》,音樂的前奏有大提琴和架子鼓的低音交響,大提琴聲音渾厚, 鼓聲下潛足夠,但不轟頭,整個低音力度適中,和鋼琴的中高音銜接也很流暢,沒有突兀。25秒時人聲響起,葉炫清的聲音十分清澈,耳機中聲音細節表現到位,解析力不錯,中高音明亮通透,聲場也很開闊。整首歌曲充滿憂傷的感情,耳機把歌曲氛圍展示得淋漓盡致,表現十分出色。
第二首歌是大家都很熟悉的《The Phoenix》,整首歌曲充滿了鼓聲的節奏和歌手的激情,給了耳機表現更多低音的機會,鼓聲下潛比上一首歌更深了,不斷撞擊聽覺神經,給人一種沁入心脾的震撼。人聲這邊,歌手的爆發力很強,耳機裡更是激情澎湃,歌手的吶喊和鼓聲相輔相成,歌曲表達的情緒很清晰地傳達給聽者。偶爾出現的溫柔又在這首狂野的歌曲中顯得十分驚豔,情緒的變化在耳機中得以充分展現。整首歌曲的旋律富有力量而又張弛有度,耳機也沒有拖後腿,出色地播放著每一個細節。
上一首過於激情,第三首歌曲我決定再聽一首舒緩一些的歌曲,於是我們來試試中島みゆき的《戀文》吧。中島みゆき的聲音沉穩而富有魅力,這首歌曲的旋律轉折很多很急,充斥著聲音細節,非常考驗耳機的解析力,但是耳機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轉折,把中島みゆき聲音的那種韻味以及出色的唱功很好地展現出來,人聲和樂器的分離度也很高,耳機的解析力無可挑剔。
幾首歌下來,耳機的表現可以說可圈可點,三頻解析都很棒,有彈性有空間感,銜接也很自然,可能是EARBOOST功能發揮了作用,在我聽來EB1的低音就是比同價位的藍芽耳機更好,中高音也沒有短板,音質方面很有競爭力。
4.2佩戴感體驗
如痴如醉了幾個小時,我來總結一下這段時間佩戴耳機的感受。
1,耳翼和耳套的親膚性和柔軟性發揮了重要作用,戴在耳朵裡非常舒服,甚至完全感覺不到耳翼的存在,佩戴幾個小時後耳朵也沒有任何不適。
2,耳機很輕,感受不到任何壓力,做各種運動都沒有絲毫障礙。
3,束線滑塊可以把多餘的線材固定在腦後,幾乎感覺不到線材的存在,好評。
4,得益於耳翼+耳套+束線滑塊的作用,耳機佩戴非常牢固,跑跳就不說了,使勁甩頭都甩不下來,甚至沒有鬆動,是我接觸過的戴起來最牢固的耳機了,這對運動健身人群來說非常實用。
5,線控在右耳下側,伸手可摸,可以用線控完成上一曲、下一曲、播放暫停以及調節音量等基本操作,而且按鍵之間有一定距離,盲操作下也不會誤觸。
6,沒有底噪,把耳機和前端的聲音同時放到最大都沒聽到底噪,此時聽歌相當震耳。
7,線材固定牢靠,沒發現聽診器效應。
8,臨時取下時可變身“項鍊”,不怕丟,實在太方便了。
4.3通話及麥克風體驗
通話基本是目前藍芽耳機的標配功能了,特別高階的除外,EB1在這方面的表現我也特意嘗試了一下。
1,耳機清晰度不錯,可以清楚得聽到對方說話,而且麥克風拾音能力很強,哪怕我站在嘈雜的街道上對方也能聽到我的聲音,不需要特意把線控拿到嘴邊。
2,線控可以實現接聽、結束通話、拒接等操作,也可以通過雙擊實現重播,即使想撥打其它電話也可以通過長按來調出語音助手使用語音撥號,該有的功能一個沒落。
3,重點表揚一下多點連線,就是耳機同時連線兩臺裝置時的來電處理。假如耳機正在播放A裝置的聲音,B裝置來電時,耳機會自動轉到B裝置上,保證不會錯過任何來電,甚至連微話以及QQ電話等軟體來電也支援此功能,此時A裝置自動暫停播放。怎麼說呢,細節決定成敗,可能發生的情況迷籟似乎已經替我們考慮到了,EB1讓我挑不出毛病啊。
總的來說,無論音質、佩戴感還是通話體驗,EB1的表現都是無可挑剔的,相信無論你是宅在家刷歌還是帶出去運動健身,EB1都能滿足你的要求。對了,還需要一提的是EB1有一定的防水效能,至少汗滴在上面是不用擔心的,當個運動耳機來用完全沒問題。
五,續航測試
最後說一下續航,直接說結果,我測出來的時間是5小時37分鐘,雖然比官方標稱的6小時音樂續航短了一點,但這個時長也足夠我們日常使用了,而且我是把耳機放在旁邊測試的,音量放得很大,平時使用時肯定不會長時間用這個音量,實際續航會更長一些。
六,總結
EB1的表現可以說可圈可點,各方面滿足甚至
1,外觀低調大方,質感很棒,做工優良,適合在各種場合下使用。
3,藍芽相容性很好,連線迅速而且穩定。
4,EARBOOST功能是一次大膽的嘗試,而且效果顯著,可以有效糾正人的聽力曲線。
5,在EARBOOST的加持下,音質表現可以說讓人驚喜,滿足大眾的使用需求肯定不成問題。
6,橡膠的選材十分柔軟,佩戴舒適而且牢固,就算想甩掉它都沒那麼容易。
7,內建磁鐵,方便懸掛在脖子上的設計非常人性化。
8,全方位麥克風的拾音能力優秀,多點連線時,通話方面沒有問題。
可以說EB1各方面都滿足甚至超出了我的期待,是一款優秀的耳機。目前該耳機在天貓旗艦店的售價是468元,幾天之後的雙十一可能還會更便宜,相對EB1的佩戴體驗和音質表現來說,這個價格我認為是很值的。
以上就是本篇評測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閱讀。
本文作者極果見習體驗師:風和苑_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風和苑_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