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線上牛繼賓:智慧邊緣計算擴充套件新一代大資料與人工智慧的基礎架構
“完整的雲端計算是一整個動態的計算體系,它由大量的計算機組成叢集,提供託管的計算環境及應用程式環境,能夠動態部署、動態分配、重新分配計算資源、實時監控資源使用情況。”首都線上CPO牛繼賓在演講中提到。
11月2日-3日,以“智慧·融合·卓粵——數字經濟新動能”為主題的2018廣東網際網路大會暨全球未來科技大會在廣州琶洲盛大舉行。大會由廣州市人民政府、廣東省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廣東省通訊管理局、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廣東省網際網路協會主辦,廣東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艾媒諮詢集團承辦。本屆大會,雲集了來自全國最具知名度和代表性的網際網路企業。
首都線上CPO牛繼賓出席大會論壇,並作主題演講《智慧邊緣計算、新一代大資料與人工智慧的基礎設施》。

演講中,牛繼賓談到,企業使用雲端計算最大的好處有六點,節約成本、彈性擴充套件、安全穩定、快速運維、解決瓶頸和痛點、站在雲端計算企業的能力之上去發展。
牛繼賓認為,現在的AI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就是演算法、大資料、算力,“如果把大資料、人工智慧加上雲端計算與網路結合起來,特別是通過網路結合的雲端計算中心節點與邊緣計算節點聯動,會是一種新的應用棧的形態,基於雲的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新的基礎架構支撐體系結構。”
首都線上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國際化雲端計算服務提供商,提供全線IaaS雲端計算產品,包括雲主機、儲存、網路等基礎雲產品,以及CDN、物件儲存、域名服務等產品,同時首都線上在全球建設了20左右的資料中心,通過獨有的光纖環網互聯,快速的實現使用者的接入、資料的流轉、資料的儲存與使用。客戶遍及電商、遊戲、金融、大資料、醫療、以及傳統政企等諸多領域。
牛繼賓接受艾媒網獨家採訪時表示,“首都線上最近整個雲架構進行了全新的升級,我們把核心計算結點和邊緣計算結點做了一些分類,用核心計算結點來解決大資料與大算力的需求,利用邊緣計算結點來解決使用者的資料快速接入與預處理,並通過核心節點與邊緣節點的聯動排程,快速的實現大資料時代的應用支撐體系。”
牛繼賓表示,將邊緣計算引入,是因為發現目前使用者的資料量很大,但沒有得到很好地歸納、存放、轉化。如今發展邊緣計算,將使用者資料的資源也更好更快的接入雲端計算,更好的為首都線上的客戶提供整體的端到端服務。
以典型的人工智慧視訊處理為例,首都線上通過在雲端計算核心節點大算力的平臺上進行模型訓練,訓練完成後,通過光纖環網快速的將訓練的模型推送到邊緣節點,在邊緣節點進行視訊預處理,處理的結果提交到雲端計算中心節點儲存,在需要使用時再通過網路內容分發平臺進行邊緣推送,從而實現了對人工智慧應用的一體化支撐。
展望未來三五年的發展,牛繼賓認為,未來三五年公有云、私有云、IDC的架構是長期並存的。其預計2021年左右公有云的市場總體份額大約佔據54%,公有云的收入份額中,70%來自企業(2B),30%來自個人(2C)。在ToB場景中,海量資料的儲存計算包括資料儲存、處理、基於資料的應用等是增長最快的方向,在ToC場景中,視訊、社交類應用將是最大的應用方向,同時預計在2021年,個人裝置儲存的資料將是資料中心儲存的4到5倍。針對這種發展趨勢,首都線上在大資料處理、物件儲存、資料庫、異構計算、CDN、雲視訊、專網、邊緣計算等方向開始進行重點佈局,以期望更好的服務客戶。
關於未來雲服務提供商與企業之間的關係,牛繼賓向艾媒網表示,雲服務提供商的服務物件也在轉變,最早的時候以服務個人開發者與中小企業為主,再後來是針對企業的整體服務,雲服務商針對企業的服務可能會站在一種非中立的立場,比如雲服務商所在的公司也經營電商、遊戲、視訊等業務,如今已經有很多專門做中立雲服務的企業出現,例如首度線上。牛繼賓還提到未來服務商與企業可能有“合理共生”的聯絡,比如相互促進的海外佈局,公有云雲服務針對特定企業的定製化,基於特定客戶需求的雲服務產品實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