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流推薦量日均150億 三組資料解密百度App

【聽楊姐說】
11月1日,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會如期召開,業界關注的百度將大會日期定在Q3財報披露的第二天舉行,顯然是對自己的業績非常滿意——當然,大會當天爆出來的三組資料更加亮眼:
第一,關於百度App:日活使用者數已經突破1.60億,每日60億次搜尋響應,150億資訊流日均推薦量—— 搜+推,正在成為百度App資訊流的主要邏輯。
第二,關於百家號:百家號平臺的創作者已突破160萬—— 創作者生態已成。
第三,智慧小程式的月活1.5億,已深入23大行業,覆蓋262個細分領域—— 內容+服務,形成生態閉環。
事實上,百度Q3季度財報資料已經顯露出了這些業務的財務效益:百度營收282億元人民幣(約合41.1億美元),同比增長27%,淨利潤124億元(約合18億美元),同比增長56%;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67億元(約合9.73億美元),同比增長47%。
百度董事長兼 CEO 李彥巨集對財報的總結是,“得益於搜尋、資訊流和人工智慧新業務的顯著增長,百度三季度表現強勁。在使用者量迅速增長與百度視訊產品強勁表現的雙重拉動下,資訊流收入成為百度營收增速的一大亮點。”
毫無疑問,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正在釋放一個強烈的訊號:Robin正在試圖將百度App建成一個以內容為切入口最終到達服務的閉環生態:一手B,一手C,這是所有大流量平臺的必然選擇。
“深閨”養出的百家號
還記得2016年11月,百度首次提出“資訊分發2.0”,講“搜尋+推薦”麼?兩年過去了,今天的百度世界大會上,官宣的資料是:150億的資訊流日均分發量!讓百度App一舉成為內容創作者、內容機構最關注的平臺之一,而百家號則是這些內容的重要呈現陣地。
再來看一組歷史資料:截至2018年Q2,百度搜索結果首條直接滿足需求比例達到37%,超過1/6的搜尋PV覆蓋了高質量的視訊內容。剛剛釋出的Q3財報中,百度搜索結果首條直接滿足需求比例超過40%。

百度公司副總裁沈抖
其實,比起今日頭條的高調搶先簽合作,百度與各種內容方的合作則顯得相對低調——在上個季度7月份的時候,百家號其實也在泛娛樂、視訊等領域先後與WebTV Asia、新片場、罐頭視訊、木倉科技、 ofollow,noindex"> http:// Zoomin.TV 等知名MCN機構在聯合出品、IP打造等方面展開了深度合作,並推出了“百萬年薪”等系列短視訊扶持舉措。
反映在百度Q2財報中,該公司資訊流業務中視訊內容同比增長了270%,且百家號增加了300多個MCN夥伴。
從本質上講,百度最核心的東西仍然是做內容分發。今天內容分發進入了新時代,媒體形式從單一到富媒體急劇變化,百度需要找回在文字時代的中心地位。同時,資料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它是新的內容,結構化的資料對百度推進人工智慧大有裨益。
AI 驅動的“搜尋+資訊流”雙引擎代表了下一代內容分發趨勢,持續優化使用者體驗的同時也帶來業績顯著增長。
在過去一年裡,內容層面的爆發還包括短視訊。百度世界大會上有一組資料比較有趣:百度短視訊日活躍使用者數突破1.1億,日分發量達30億,搜尋結果中高質量的視訊結果佔比達20%。換句話說,人們在百度App裡觀看短視訊已經成了很自然的一件事。
究其原因,百度App在內容上的崛起並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原因,還有就是構建了一個生態!換句話說,儘管百度是一家技術型公司,但百家號,卻絕對是一個要靠強運營支援的產品。
做生態 強運營
內容好不好看,活躍度能反應出一定的結果:
從2018年Q1,百度App日活躍使用者達1.37億,同比增長18%,每日使用者使用時長同比增長超30%;2018年Q2,百度App六月份平均日活使用者達到1.48億,同比增長17%!
最新的Q3財報中資料為:百度 App 2018年9月份平均日活達到1.51億,同比增長19%,資訊流產品使用者使用時長同比增長68%,百度智慧小程式收到開發者的積極反饋,月活超過1億。
而從百度Q3財報披露的資料看:好看視訊9月份日活達到1200萬。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 QuestMobile 資料顯示,在過去的三個月裡好看視訊是國內日活500萬以上的 App 中增速最快的 App。

財報中這些指標的飆升,資訊流功不可沒,資訊流的提供方成了百度內容生態的重要支柱!
楊姐總結了幾點百度在內容及生態運營上的彪悍之處:
第一, 百度對頭部的激勵非常到位。
優質內容+扶持=大流量!
百度幹了一件最早大家都覺得平平無奇的事,就是跟人民日報等很多官方媒體的資訊打通,這一步戰略在今天看起來可以說非常正確。
第二,內容是個強運營的活:要靠技巧和大腦 。
其實百度和某些內容App差不多,也引入微博上的大V來進駐自己的平臺,但是選擇的邏輯卻全然不同。
百家的邏輯是找一些更具實質內容的優質賬號,這些小賬號非常精準地鎖定一部分人群,百度把這些內容創作者引入後賦予流量,幫助這些大V漲粉,形成了真實的粉絲閱讀。
出乎意料的是,某巨頭引入大V後粉絲並未像微博那樣發生轟動效應,因而反思出了一個猜測,那些微博大V很多的粉絲數並不真實。
第三點,AI輔助寫作。
恐怕沒有人知道,百度上已經有幾十萬篇作品是通過AI輔助寫作完成的——這玩意,真好使!
百度在第二季度的時候就公佈過,通過人工智慧演算法,AI機器寫作當前已覆蓋娛樂、體育、美食、汽車等22個領域,累計生產文章達73萬篇,提升了內容生產的時效性和平臺內容的豐富度。
同時,百家號將百度AI技術沉澱與平臺創作者相結合,在“創作大腦”中融合影象識別、語音識別、資料探勘、自然語言處理等多項AI能力,輔助作者進行更高效、更高質的內容創作。
百度小程式四個月突圍
今天,百度宣佈其App11.0版全面支援智慧小程式——四個月的突圍,過億月活幫助百度App“內容+服務”生態閉環組建。同時,百度還宣佈了開發者共築計劃:千億使用者流量、百億廣告分成、十億創新基金和一對一專人服務——百度這是發狠要扶持智慧小程式!
而在能力上,百度也更加開放。據楊姐猜測,很快將有許多電商小程式湧現。
畢竟,此前百度的內容此前就一直有很多跟購物相關——例如在買一個手機前你會在百度上先查查這個手機的配置、口碑等等資訊,那麼接下來如果有一個可以購買該款手機的小程式連結就在旁邊,這個點選購買的行為非常流暢,而如果這個小程式裡手機的價格又非常物美價廉,使用者的轉化率應該非常高。
換句話說,內容與電商其實天生是上下游關係,遊戲、服務也一樣。
與內容服務的市場相比,服務的市場顯然更大——所以,如果內容是百度的今天,那麼小程式就是百度的明天!
楊姐點評:
百度在內容上的佈局其實正在伸向多個領域和形態,例如他們還在試圖建立一箇中心化的SNS社群——動態,在楊姐看來,百度動態就是另一個微博。
例如人們現在可以在百度App的動態裡找到前段時間很火的《延禧攻略》裡面的主演們,這些主演也可以通過動態分享他們的生活、使用者們進行互動。
只不過,百度將所有的內容都混在一起了,模糊了資訊的界限——這樣做或許是因為能夠減少路徑,讓使用者更快地到達自己想看的內容。
難得的是,百度並沒有因為追求數字而放棄准入的門檻,相反,他們的稽核機制非常嚴格——這就不會犯一個錯誤;MCN數字的盲目增加導致每個MCN獲取流量的數字反而減少。
而顯而易見的是,在AI技術的加持下,百度的內容業務將更加快速地增長,因為他們正在試圖將這種玩法複製到其他垂直領域——百度 CFO 餘正鈞在財報釋出已經公開稱:“基於百度 App 的資訊流業務在流量與收入增長上正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百度正致力於將此成功模式複製到其他產品上,比如我們的短視訊產品好看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