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評級 | IOTA-請為物聯網量體裁衣
IOTA從出道就別具一格,摒棄了BTC偽去中心的挖礦模式,採用全新Tangle分散式賬本技術。它是開啟物聯網價值流通之門的精靈,充滿革命性色彩。這位物聯網驕子貿...


IOTA從出道就別具一格,摒棄了BTC偽去中心的挖礦模式,採用全新Tangle分散式賬本技術。它是開啟物聯網價值流通之門的精靈,充滿革命性色彩。這位物聯網驕子貿然採用未經驗證的Curl演算法,使用者錢包被盜百萬美金,安全性備受質疑,程式存在嚴重漏洞。“區塊鏈顛覆者”似乎並不完美還有些冒進,本期將深入分析IOTA創新背後的真相。

對於全球物聯網裝置而言,由於網路擁堵和高昂手續費,很難在以太坊一類的區塊鏈上進行通訊和交易。IOTA通過為資料和價值傳遞提供零手續費的交易層,解決了這個難題。IOTA分散式帳本中唯一“成本”,僅僅是每筆交易必須驗證網路上的其他兩筆交易。
IOTA本質上不是加密貨幣,而是區塊鏈生態的延伸。另一方面,隨著物聯網的發展,電力、儲存、資料、頻寬以及其他各種技術資源的共享和交易,將會變得更加普及。IOTA可用來加速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
▋ 市場規模:得分0.5/總分0.6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稱,到2022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3萬億美元左右,500億連線裝置將滲透到現實生活中。當然,這些物聯網也存在大量問題需要解決,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小額交易。物聯網裝置之間必須能夠無摩擦地進行自動支付,而IOTA在這場支付運動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 痛點解決程度:得分0.3/總分0.5
IOTA最直接的價值就是成為物聯網價值尺度。傳統物聯網平臺之間缺乏價值傳輸工具,只能實現物理傳輸。而且各個場景也是分散的,收集到的資訊資料缺乏價值變現途徑。IOTA可有效連線各個物聯網平臺,量化所有鏈上資訊,產生實際收益,實現“資料共享經濟”。但如何保證資料的真實性,目前仍存在技術不足。
▋ 組織是否可去中心化執行:得分0.3/總分0.4
IOTA基金會是德國第一個以加密資產進行資本化,完全受監管的非盈利性基金會,並被批准獲得社群捐贈的5% IOTA token作為啟動資金。基金會由董事會與監事會領導,還有一個諮詢委員會提供專家意見。基金會聯盟由跨國集團、創業公司、研究機構和其他非營利組織組成。
▋ 賬本公開是否提高效率:得分0.3/總分0.4
IOTA要構建沒有交易費用的通證體系,就必須擺脫對礦工的依賴。在IOTA系統中,使用者在每筆交易中都需要驗證其他人的交易,以此換得零手續費和高度擴充套件性的TPS。因此相比區塊鏈,在 DAG 參與的交易越多,整體網路速度越快。目前BTC及ETH的 TPS 大約為7到20,IOTA能達到3000-5000。
時間是檢驗實力的唯一標準。
▋ 對手水平:得分0.3/總分0.4
離子鏈IONC被業界稱為“中國版IOTA”,知名度高。是一種基於區塊鏈和邊緣計算的新型物聯網基礎平臺,凡接入離子鏈的物聯網裝置,都可以通過演算法獲得挖礦獎勵,裝置的擁有者可以是大中小企業,甚至個人使用者。
Ruff Chain是一個結合物聯網和區塊鏈的架構,包含了一個分散式作業系統和一條開放式的主鏈,將虛擬世界的點對點網路及共識機制擴充套件到線下。
▋ 優劣對比:得分0.3/總分0.5
IOTA採用DAG結構,優勢在於不可逆資訊傳輸技術,保證高吞吐量。但資料結構複雜,資訊流量壓力大,導致網路資源消耗較多。IONC依賴於邊緣計算,並採用分散式架構,有效規避潛在安全隱患,隱私保護機制增強了各個物聯網節點的參與。
Ruff目前採用DPoS一致性演算法,在保證高吞吐量的同時,消耗的網路資源較少、共識時間較短,但技術較為複雜,實現難度大,且實施過程較長,容易產生安全漏洞。
兩位專案創始人,David Sønstebø是一名成功創業者,在物聯網領域知名度高。另一名創始人Dominik Schiener是分散式賬本技術先驅,早期區塊鏈佈道者和推動者,一直從事去中心化商業應用和技術普及。
▋ 影響力大小:得分0.4/總分0.5
David Sønstebø對可以推動人類進步的技術充滿熱情。他積極參與物聯網、分散式賬本、區塊鏈、Tangle技術、智慧城市、數字身份、電子治療和創新硬體設計。Dominik Schiener曾創辦企業運營公司Fileyy,在廣告商中頗具影響力,後投身區塊鏈事業,擔任英國著名金融服務商聯合創始人,全力推動區塊鏈在商業上的應用。Dominik在推特上有近4萬關注者,發表推文1537篇,並在IOTA社群中活躍度較高。
▋ 知識面寬廣:得分0.2/總分0.3
David自2012年初以來一直在區塊鏈公司工作,重點研究人工智慧和物聯網。Dominik擁有超過5年的區塊鏈研發經驗,作為Crypto Valley創始團隊成員,在分散式技術領域經驗非常豐富。
▋ 專案經歷:得分0.3/總分0.3
董事會成員 | Ralf Rottmann & Sergey Ivancheglo
Ralf是德國領先的物聯網SI產品grandcentrix的聯合創始人。Sergey是IOTA聯合創始人之一,電氣工程師,軟體開發人員,Nxt創始人,Jinn Labs聯合創始人。
產品經理 | Aaron Alsop
加拿大皇家路大學EMBA,17年科技行業從業經驗,曾在財富50強公司擔任過Web開發人員、系統管理員、專案經理和高階主管。在IOTA基金會成立之前,Aaron是金融諮詢公司Finaeo Inc.的聯合創始人和CTO。
▋ 資訊披露程度:得分0.2/總分 0.2
資訊正常披露,LinkedIn資料完整。
▋ 大V信用背書:得分0.2/總分0.2
至今,大空翼投資IOTA造富神話在圈子裡廣為流傳,你可以不知道區塊鏈,但一定聽說過有個90後投資區塊鏈兩年賺了十個億。據大佬回憶,IOTA在2015年下半年公募集時,中國有7、8個人參與,但只有他和IOTA中國社群負責人Jimmy拿到最後。當時IOTA一共募集了1300多個BTC,價值約三百萬人民幣,發行的IOTA每個約0.001元人民幣。
▋ 投資方:得分0.3/總分0.3
2017年12月初,IOTA與大型跨國集團公司三星、思科系統等建立合作關係,規劃聯合打造安全的資料交易市場。12月底博世集團旗下風投公司RBVC投資了大量IOTA,並派遣合夥人姜洪泉博士加入基金會,在戰略層面上提升資料安全性。2018年初大眾汽車宣佈將與 IOTA 基金會合作,開發基於去中心化技術的物聯網汽車。
在微支付和資料處理領域,區塊鏈微支付公司SatoshiPay,將採用IOTA來取代BTC作為結算網路。歐洲數字化轉換領域龍頭公司Sopra Steria,利用IOTA平臺保證物聯網特定資訊的安全性。
叫好不叫座的影片算不算成功不好說,但對投資方而言,肯定並非幸事。如果一個產品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得不到資金的認可,它發展的道路必然是極為坎坷且容易夭折的。
搜尋引擎指數是一項相對難以造假的引數,且能很好的反應網路資訊的傳播情況。媒體報道可以做為大機構及圈外人士關注程度的一個判斷方法。
我們的另外一個原則不堆資料,資料量能做判斷出結論就行。工具而已,夠用即可。
▋ 搜尋引擎指數:得分0.4/總分0.5
Google Trends:“IOTA”過去一年內全球平均搜尋指數為11,“IONC”為1,“Ruff Chain ”為1(最高熱度100分)。
Google搜尋:“IOTA”相關結果24,400,000條,超越“IONC”503,000條,“Ruff Chain”5,880,000條。
百度搜尋:“IOTA”相關結果2,910,000條,超越“離子鏈”1,910,000條和“Ruff Chain”197,000條。
圖1:Google Trends(藍色:IOTA、黃色:Ruff Chain)
▋ 媒體報道評分:得分0.3/總分0.4
微信公眾號搜尋:過去一年內,“IOTA”文章998篇,不及“IONC”4,425篇,超越“Ruff Chain”322篇。
谷歌新聞:“IOTA”相關結果2,120,000 條 ,超越“IONC”1,100條和“Ruff Chain”101,000 條。
百度資訊:“IOTA”找到相關資訊約216,000篇,超越“離子鏈”54篇和“Ruff Chain”168篇。
專案媒體曝光量較高。
區塊鏈專案具有去中心化特點,因而需要強大的社群,社群的大小和共識的大小正相關。
▋ 社群人數及活躍度:得分0.3/總分0.5
Telegram群:10959人
官方微信公眾號:無法統計
微信群:無法統計,不可計數
Twitter:117041人,推文822篇
中文社群:文章550篇,專欄作者33名
Reddit訂閱數:111714人,線上683人,線上率:0.6%
社群活躍度低。
▋ 程式碼披露及履約:得分0.1/總分0.2
專案程式碼開源,GitHub上可查,活躍度低。根據CryptoMiso資料顯示,近三個月程式碼提交130次,貢獻者42名,排名49。近12個月程式碼提交365次,貢獻者42名,排名107。
圖2:近3個月程式碼提交狀況
圖3:近12個月程式碼提交狀況
官方社群可能出現言論控制情況,非官方的網路資訊必不可少。
看不懂才會爭議大, 處於早期還有巨大發展空間的專案通常爭議大。
▋ 專案爭議程度:得分0.3/總分0.4
麻省理工學院“數字貨幣計劃”實驗室DCI、及波士頓大學研究人員指出,他們在 IOTA 使用的加密雜湊函式Curl中發現嚴重安全漏洞,該漏洞可能會導致使用者資金被盜。IOTA團隊認為 DCI的指責沒有實際證據,只是在一味強調該漏洞在理論上可行的攻擊手段,實際並無操作可能性,DCI並未就此迴應。研究機構和加密資產公司之間的對峙本質上是理論和實踐的碰撞,並無對錯,所有結果都會推動技術發展。
▋ 負面評價及邏輯:得分0.3/總分0.4
以太坊社群成員稱,IOTA完全免費是騙局,因為每筆交易都要做工作量證明。當交易數量大幅增加時,需要損耗大量網路算力資源進行挖礦。根據IOTA社群官方迴應,IOTA的PoW非常小。即使網路變得龐大,工作量也不會顯著增加,因此不會產生由礦工費而導致的算力競爭,網路挖礦難算力資源浪費更無從談起。
根據CoinMarketCap顯示,IOTA目前在全球加密資產市值排名13,總市值12.56億美元。10月平均交易量1776萬美元,本週交易量重新整理3個月內最低水平。在過去一週內淨資金流出量約290萬美元,無資金流入。Bitfinex交易所在IOTA交易量中佔29.08%,交易金額約326萬美金。Binance佔24.47%,交易金額約274萬美金,活躍度低。

從2017年12月20日開始整體呈下跌趨勢,較年內最高水平下跌91%。目前在0.5美金左右縮量震盪,觸底年內最低水平。結合交易量以及兩週內淨資金流入狀況判斷,理論上短期無法突破。

圖4:過去12個月K線走勢圖
基金會持有IOTA 5%,比例較低。Token持有者總地址數為636,706,一週內持幣地址增加近42000個。前10名持有地址持幣量佔流通量的27.37%,前100名佔56.5%。由於IOTA屬於預挖礦型別,理論上開發人員持有token比例非常集中。

圖5:前10名持有者token佔比

不是區塊鏈,但本身具有三大特點,極高的吞吐量、零手續費和無限擴充套件性,契合物聯網功能需求。雖在機器人、汽車等領域與個別巨頭合作,但其所依賴的Tangle技術並未被物聯網行業大規模認可和使用。
▋ 優點總結
B+級專案,成功存在運氣成分。IOTA的成功離不開造富故事的渲染,也蹭了物聯網的熱度。貿然採用不安全演算法,更是暴露了盲目性,也是不負責的表現。Tangle技術贏面再大,實現萬物聯網仍需要半導體技術、無線通訊網路的支援,並保證自身技術的穩定性。不然一切創新都是華而不實,紙上談兵。
▋ 風險提示
IOTA雖然升級了存在安全隱患的Curl演算法,但如果黑客惡意入侵IOTA錢包私鑰線上生成器,使用者資金安全就沒辦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