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防水的Kindle 續航能力也超出想象
【手機中國評測】在你渴望閱讀時,試試Kindle吧。
誰又能不渴望閱讀呢?
從古至今,但凡是立起的人都明白身攜萬貫家財不如紙書一席的道理。看書的人不會認同看書的人會變少的可能,因為他們深知文字的魅力。他們沉溺於大家的美言,或浪漫或疾苦,那文字亦真亦假猶如賭局一般,讓人在每一頁的前一頁、對每一本的後一本都滿懷期待。
而Kindle呢?紙質書回暖,或許有Kindle的功勞。當人們意識到知識泡沫的危險性時,自然會渴望與現有閱讀習慣最匹配的深度閱讀方式。而Kindle,恰巧能激起他們的消費慾望,哪怕這種慾望最終會敗給泡麵桶,但閱讀,仍是閱讀。
聊一聊新的Kindle Paperwhite
與前代相比,新Kindle Paperwhite擁有更薄更輕的機身,不論是握在手中的貼手度,還是放在上衣口袋、褲兜、挎包等小空間內的舒適度,都會比前代好很多。這也就意味著,新的Kindle能適應更多碎片場景。
Kindle Paperwhite
以往在擁擠的車上、地鐵上,嫌麻煩的使用者會很不情願的將Kindle放進揹包中,礙於路途短暫,索性玩玩手機讓時間浪費掉。久而久之,使用者就會斷掉用Kindle看書的習慣,甚至忘記自己的包裡還有一臺一直守著被翻牌的書庫。
而新Kindle Paperwhite的輕薄,將會讓使用者更願意在短途通勤中將它放入口袋,哪怕是在人多擁擠的公共交通內,我們也能很方便的將其掏出來,就像拿手機一樣的自然。
Kindle Paperwhite正面純平設計
當然,除了輕薄,新Kindle Paperwhite在外觀上最大的變化則來自於他的正面:螢幕。
全新純平設計的採用正中“翻書黨”下懷。
在Kindle的使用中,有兩個最常見的翻頁互動動作:點按及滑動翻頁。滑動翻頁更有翻書的感覺,在手指輕輕一劃間,我們給Kindle和自己的腦子下了指示,要翻頁了,視覺及互動上更符合“翻頁”這個詞的邏輯。但最大的問題是,舊版Kindle的螢幕邊緣與邊框是有“臺階”的,整個螢幕形成了一篇凹下去的顯示區域,這在視覺及結構設計上完全沒有問題,但對於喜歡“翻書”的使用者來說,這螢幕與邊框間的稜角,在“翻書”時所帶來的不適與突兀,就不是那麼友善了。
純平設計就完全不用擔心這類問題。新Kindle Paperwhite從左邊框到又邊框,都是平平的一個面,使用者完全不用考慮自己的手指應該放在哪個位置“翻書”才能更舒適。劃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您是點按翻頁型選手,當我沒說。
Kindle Paperwhite
IPX8級別防水是新Kindle Paperwhite上最大的賣點之一,當然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新功能之一。
在釋出之初有人在微博上提到,Kindle防水到底是不是個偽需求,比如,有人會在水裡看書嗎?確實不會有人在水裡看書,防水手機必然也不是讓使用者在水裡玩手機的。那為什麼Kindle還要做這個防水功能呢?
防水的Kindle Paperwhite
不談論讀書這件事,單說Kindle。這個產品最另使用者著迷的地方,莫過於其便攜性及各個場景的實用性。部分使用者使用Kindle閱讀,多會選擇在出行等碎片時間,而其防水能力,則會讓Kindle可延展的碎片時間變的更多。比如,桑拿、溫泉、游泳池、海邊等等有水的地方。
我個人非常喜歡泡澡,且通常都是半小時起步上不封頂,時常視身體疲勞度或膀胱疲勞度而定。這種場景下,可防水的Kindle則成了剛需。縱使我不太可能傻到把kindle往水裡扔,但對於電子書這種理論換機週期極長的產品,誰也防不住哪天打瞌睡手滑掉水裡的事故。
所以,算一算你在有水的場景中看書的概率,防水的新Kindle Paperwhite會不會激起你的種草慾望呢?
Kindle Paperwhite
除了上文提到的純平設計及防水功能,新Kindle Paperwhite的螢幕還具備閱讀燈,300ppi的解析度,以及讓雙眼更舒適的黑夜模式。閱讀燈可以隨意調節亮度,這能讓我們在任何光線條件下使用Kindle Paperwhite;300ppi在清晰度上,已經有了紙書般的沉浸感等等。對於體驗已經很好的Kindle來說,任何一項更新都需謹慎,所以新品大刀闊斧的重構肯定是不現實的。但僅從細節體驗及適用場景的提升去評判新Kindle Paperwhite,它幾乎每一項都做的很好。
儲存配置方面,新Kindle Paperwhite提供了8GB和32GB兩個版本。如果你想裝下一整個圖書館,可以考慮32GB。
Kindle Paperwhite
續航是Kindle閱讀體驗中最重要的一環
在我們不斷強調的碎片時間閱讀這個概念中,續航是其中的基礎,因為對於一個利用碎片時間閱讀的人來說,不會去時時刻刻都關注剩餘電量的問題。再加上部分Kindle使用者很可能具備長途出行的需求,糟糕的電量會直接殺死人們對無紙化閱讀的興趣。
Kindle Paperwhite介紹
官方聲稱:“如果每天閱讀半個小時,在無線連線關閉的情況下,即使將閱讀燈的亮度設定為“10”,一次充電也可持續工作數週。”
有趣的是,官方並沒有標明滿電狀態下Kindle Paperwhite的續航時長到底是多久,僅在限制條件後用數週這個模糊的宣告。沒有理論的最長使用時間,也沒有最短。
考慮到每個使用者的使用場景(溫度影響)、亮度習慣、操作頻率、聯網狀態等都不同,Kindle Paperwhite的續航確實沒有標準答案。但為了給到參考,我對Kindle Paperwhite做了一次並不標準的續航測試,使用習慣相似的朋友可以參考。
並不標準的續航測試條件及標準:
1、沒有斷網。
2、亮度設定為中等。
3、室溫15度-25度不等。
4、使用前充滿電。
5、週期10天“混合測試”:前3天每天1小時,中間4天每天半小時,其他時間正常待機。
最終剩餘電量為:60%。
嗯,非常奇葩的“混合測試”,原因也很簡單:我沒能堅持每天都看1小時。
原以為有了工作這層關係,我能激勵自己把之前沒堅持看完的書一口氣看完。結果因為加班等緣故,每天一小時計劃並沒有完整執行。但想到這並不標準的續航測試有可能更接近部分使用者的常規使用時長,也就理直氣壯的給大家放出資料了。
共使用了5小時,待機10天,剩餘電量60%,在沒斷網的情況下。參考官方給出的續航宣告,基本沒什麼大毛病,甚至略顯保守了,值得“淺度”使用者參考。
Kindle Paperwhite電量顯示
值得稱讚的是,Kindle Paperwhite在新一輪更新中加入了剩餘電量數字顯示,讓使用者開啟Kindle就能看到自己的剩餘電量以參考充電時機。
哦對,說了續航自然也要提一下充電。把Kindle Paperwhite充滿需要3個小時左右,可能跟你充iPhone手機的時長差不多。
Kindle Paperwhite充電
與紙質書作比較,永遠是Kindle使用者熱衷於討論的問題。
紙質書的沉浸感滿足感以及收藏價值是其不可能被替代的理由,Kindle的便攜及場景適應能力又同樣是紙質書不可比擬的。但,我們一定要拿紙質書和Kindle作對比嗎?
同樣作為閱讀工具,紙質書與Kindle的選擇都跳不開對深度內容的渴望,對於儀式感沒有那麼強的讀者來說,這兩個載體甚至可以在性質上劃等號。而它們,共同要面對的是網路知識泡沫的侵蝕。對於使用者也是如此。
Kindle Paperwhite購買頁面
Kindle這個產品在今天的地位基本等同於電子書這個概念,而亞馬遜最大的價值也正是讓更多潛在讀者認識到了“書”的魅力,保有危機感的人們才因此有可能以更便利的方式回過頭來重新投入閱讀陣營。所以,對於喜歡閱讀的朋友,紙質書與kindle自然都是最佳選擇,甚至你可以同時使用它們:在碎片時間中,在擁擠的地鐵上、旅途的飛機上、愜意的沙灘邊泳池邊,拿起Kindle Paperwhite,閱讀提前存入的千字短文或史詩鉅作。不用擔心書籍的重量、價格,也不用愧疚於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效率,只用知道,當你想用它的時候,它能夠隨時帶在身上,在任何時間、地點滿足你的求知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