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完成Pre-IPO融資,750億估值有多“虛”?
據多個媒體24日報道,從資本方及頭條內部多個獨立信源處獲悉,今日頭條母公司位元組跳動有限公司(下稱:位元組跳動)已經完成Pre-IPO融資。預計2019年底至2020年初通過IPO登陸資本市場。
各方面的信源都指出,此次融資金額應在25億美元上下,估值則在750億美元上下。但上述資訊並沒有得到位元組跳動方面的迴應。
不過,有一點倒是可以確定,即原本位元組跳動是在3月啟動這一輪融資,結果4月因今日頭條App即慘遭下架3周而暫停。
時隔半年後捲土重來,750億估值,較之一年前220億估值“漲”了幾倍,今日頭條真值這個價嗎?
膨脹的邊界,能全面戰勝傳統大佬嗎?
今日頭條的高估值,來源於它近一年來,在各衍生鏈條上的急速膨脹。尤其是下半年,幾乎一個月就進擊一個新產品線。
6月,進擊遊戲分發,今日頭條上線了今日遊戲模組。
7月,進擊網際網路金融,“放心借”在今日頭條上高頻呈現。
8月,繼皮皮蝦換皮上線後,西瓜視訊又宣佈將投入40億元,進軍自制綜藝領域。
9月,一款名為值點的電商App低調上線,背後的唯一操盤手還是今日頭條。
……
今日頭條的迫切,似乎和此次融資息息相關,快速的進擊多個產品線的背後,其目的之一,也是擴大估值的盤面,尤其是在抖音取得短視訊領域的制霸式成功的激勵,以及由此激發的內部創業熱情的高漲。
然而,今年春節後抖音式的制霸奇蹟真的會複製嗎?
7月,在使用者時長上剛剛超越知乎的悟空問答,被爆併入到微頭條,悟空問答團隊100多人已轉崗。
“流量新貴”今日頭條似乎無所不能的流量池,並沒有在知識問答領域,真正實現對知乎的制霸,反而黯然轉型。
更要注意的是,今日頭條此番連續開拓的新邊疆,和以往不同,帶出的節奏是與傳統網際網路大佬們正面交火。
遊戲分發,動的是騰訊的蛋糕,依靠微信,騰訊的遊戲帝國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佔據了絕大部分渠道入口。
進擊網際網路金融,直接是與阿里、騰訊進行較量;而自制綜藝領域則是愛奇藝賴以成為國內頂級視訊網站的關鍵。
至於被視為對標拼多多的低價購物平臺值點,卻被發現其劍指的目標或許是網易嚴選和淘寶搶購。
有趣的是,一直和頭條互相曖昧的阿里,也在近期上線了短視訊鹿刻,反向進擊短視訊帶貨。
反而,頭條最值得自豪的抖音,其並沒有真正擊敗過巨頭,其碾壓的昔日霸主秒拍,本身也只是個創業公司,且當時的短視訊領域本來就是蠻荒之地。
從藍海之戰,變為紅海之戰,今日頭條的戰略線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尤其在巨頭隨時可能出現的圍剿中。
脆弱的內容,能串聯起龐大變現佈局嗎?
今日頭條還有更多不確定性,且最大的不確定性之一,恰恰是它賴以成名的內容。
在網際網路領域的變現中,最為穩固的是遊戲、電商和廣告3大領域。
騰訊成於遊戲、阿里興於電商、百度崛起自廣告……
今日頭條亦是通過演算法帶動內容,在廣告領域成功挖掘出一條通路。
而當下,今日頭條的佈局,其本質恰恰是通過內容來串聯起通往遊戲、電商、網際網路金融,以及更多廣告市場的新通道。
據位元組跳動官方資料,今日頭條國內日活躍使用者5億,海外日活躍使用者1億。而遊戲分發,則依託於其賴以成名的資訊流廣告形態,以遊戲預約、下載、推薦、領取禮包等方式,試圖打造成一個不自產遊戲的隱形遊戲大佬。
然而,內容能夠算出使用者,並將遊戲分發給使用者;可內容卻不能在分發成功之後,繼續將使用者串聯在遊戲中。
畢竟,這不是一個社交平臺,頭條的使用者之間除了內容,並沒有相互的交集。
只能分發、卻無法實現保持,今日遊戲依然只是一個廣告存在,如此而已。
同樣,其電商生態,無論是複製一個拼多多,還是品質逼近嚴選,都只是讓內容流量池裡的使用者,有更多看廣告的機會。
唯一的優勢在於今日頭條更加諳熟於資訊流廣告,更懂得如何用內容做廣告,而不是直接砸廣告。但整體來說,依然還是另一種廣告而已。
這是今日頭條的邊界所在,成於內容、止於內容,戰力也在內容。可內容引流、演算法推薦真的能夠讓遊戲廣告、電商廣告出現更高層次的變現嗎?
時至今日,內容電商都沒有真正達成這種效果,而抖音式帶貨這個今日頭條看似成功的運作,其真正成就的也是少數個性十足、新奇特的爆款而已。
一旦內容不足以串聯其今日頭條龐大的佈局體系,結果會對其估值和上市之路帶來何種影響,可想而知。
但這還不是最為迫在眉睫的風險所在。
擴大的風險,自己加碼的監管風險
今日頭條快速鋪開並基於內容而膨脹產品線佈局撐起了750億估值,也膨脹起了它的風險。
或許這是今日頭條啟動佈局時所始料未及的。
進擊遊戲這一網際網路領域最早且最為穩定的現金牛,是許多跨界者的選擇。
然而,今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網站的網路遊戲審批資訊停止更新後,坊間幾乎每個月都有關於版號審批即將恢復的訊息,可時至今日,沒有更多新政策。
反而,8月末,新聞出版署提出要實施網路遊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路遊戲上網運營數量;10月初,證監會下發檔案,指出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原則上不得跨界投資影視或遊戲。
“遊戲寒冬”不管是否成真,對於把進擊遊戲作為未來重點的今日頭條來說,都不是利好。
至於低價電商所可能帶來的山寨問題、網際網路金融可能引發的暴雷問題,之前在拼多多身上,在小米金融身上都有爆發,且恰好在完成IPO敲鐘之時。
跟風進擊這兩個領域的今日頭條,恰好踩著別人剛引爆的雷區入場……
就連今日頭條用來串聯諸多佈局的內容領域,也頗為不穩:
4月間內涵段子因內容問題被廣電總局責令永久關閉,今日頭條下架3周;
6月,旗下短視訊產品抖音傳播醜化惡搞英雄烈士的視訊,頭條再度發致歉宣告;
9月,高鐵霸座男被今日頭條以“高鐵‘座霸’事件當事人”的名頭開賬號並加V,引發輿論爭議……
一樁樁、一件件,都可能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引發暴雷,甚至是再度出現“永久關閉”,而成為頭條佈局的斷鏈,變成引發全盤故障的阿喀琉斯之踵。
750億美元的估值,在國家對網際網路監管加強的背景下,建立在各種不確定和風險之上,這到底是高估、虛火、還是捧殺,抑或是資本又一輪割韭菜做局,或今日頭條留有顛覆式後手與大殺招?
有待時間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