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H分叉在即,位元大陸上線7nm礦機迎戰
11月8日下午,位元大陸官網正式上線了最新螞蟻礦機S15、T15,該礦機搭載自研7nm晶片,算力高達28TH/S,能效比為57J/T,可挖比特幣(BTC)、比特幣現金(BCH)等加密數字貨幣。
官網顯示,S15和T15售價分別為11400元和7000元,第一批發貨時間為12月1日至12月10日,但這兩款目前已經售罄,第二批於12月20日至30日發貨的T15則還能預定,售價比第一批貴200元。
隨後博鏈財經諮詢了位元大陸客服,據客服表示第一批總共有1000臺機器,但在上線不久後就被搶購一空。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可能是位元大陸一場“飢餓營銷”。據其透漏,礦工如果按照官網價格購買,回本時間要長達9個月,如果幣價下跌,回本的時間將會更長,位元大陸的新礦機價效比並不高。
上述客服也表示:“如果購買量大,可找銷售人員談具體優惠。”
其實在BCH即將分叉之際,位元大陸上線7nm礦機也可能另有所謀。
“新礦機”的算力戰
1000臺長達1年才能回本的礦機到底是銷售出去了,還是位元大陸放進了自己的廠房,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市場慘淡的情況下,這款機器並沒有激起礦工們太多興趣。
此前奇點諮詢相關人士曾表示:“7nm一般而言成本是16nm(目前主流成熟晶片技術)的兩倍,如果位元大陸7nm礦機確實能夠做到42J/T(位元大陸此前公開表示7nm礦機功耗達到42J/T),那價效比會比較高,如果按照S9上市情況來看(S9能效實測比宣稱高了30%),7nm礦機可能會達到55J/T,那價效比就會差一些。”
從目前來看,S15上線後給出的官方資料是57J/T,而這種情況下,並沒有與市面現有的16nm礦機M10拉開太大的差距。
不得不讓人猜測的是,這1000臺礦機可能已經被位元大陸變成了自己接下來BCH分叉算力戰的武器。
據深鏈報道,10月底開始,位元大陸密集約談礦場主們,讓他們在建好的礦場直接託管S9礦機。位元大陸的這種行為,被礦工們解讀為是在為此次BCH的硬分叉做準備。
而且本身位元大陸的商業模式就是礦機、礦場、礦池,7nm晶片技術雖然功耗方面並沒有太大改善,但卻是比16nm更先進的技術,能夠更快速的挖礦。
《BCH的戰爭與進化》(簡稱《戰爭與進化》)一文中也提到,在密碼貨幣的戰爭中,軍事暴力即算力,可以維護一個鏈的安全,也可以攻擊同算力的其他鏈。也就是說想要在此次分叉中獲得勝利,那麼掌握著大部分算力的一方就有更大的勝算。
而且對於吳忌寒和位元大陸來說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爭。據位元大陸IPO檔案顯示,該公司持有了超過100萬BCH,這些BCH中有一部分是通過挖礦BTC以後買來的。
就算新礦機目前打不開銷量,那也能成為位元大陸礦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戰爭與進化》提到,吳忌寒對CSW的算力對比是12.5:1。且有訊息稱CSW仍在大量購置礦機,但這麼懸殊的力量差距很難在11月15日(BCH進行升級分叉的日期)之前消除。
BCH分叉,位元大陸會贏嗎?
這場戰爭雖然是算力的戰爭,更是一次“競選”,不管是位元大陸支援的BCH還是堅持分叉被稱為“澳洲中本聰”的Craig S Wight(簡稱CSW),他們都在通過各自的形式獲得更多社群人的支援。
CSW雖然在算力上遠遠不及比位元大陸,但是他頂著“中本聰”的名號以及堅持“中本聰最原始”路線的中心思想,獲得了一批人追隨者。
《戰爭與進化》的作者劉昌用稱,中文BCH社群已經分裂出以CSW為中本聰並尊其為領導者的社群。吳忌寒的權力去中心化遭遇CSW樹立的個人權威,使此次戰爭成為必然。
因此作為BCH支持者之一且最大利益相關方,位元大陸也需要在這緊迫地時間上發出一點聲音。因此也許在7nm晶片還沒那麼成熟,位元大陸還沒得到臺積電足夠重視的時候,就先發出一批機器,或許也是此次BCH分叉中的一個策略。
這可以讓更多社群的人支援位元大陸的礦機,從而成為BCH的擁護者。
而且此前位元大陸還曾多次發出過看似利好的訊息,好讓社群們更支援由位元大陸等支援的BCH,比如美港股網際網路券商老虎證券和富途證券各自上線其為位元大陸安排的臨時程式碼。
文章宣告:本文為火星號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財經觀點, 版權歸作者所有, 如需轉載,請提前聯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