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618 京東雙十一銷售額1598億元 服務成最大亮點
今年的雙十一除了天貓之外,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也參與到了這場電商狂歡當中。雙十一期間,除了天貓創造了2135億元的銷售額之外,京東在雙十一期間(11月1日——11月11日)累計下單金額達1598億元人民幣。
雙十一1598元的銷售額,甚至超過了今年618期間1592億元的銷售額。雙十一原本是阿里巴巴打造的年中購物狂歡,從2009年到2018年十年時間,雙十一就像一個符號一樣,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今年的雙十一,據京東官方統計90%以上自營訂單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依託著成熟的物流體系,在雙十一快遞壓力驟增的情況下,京東自營成為了不少對物流時效性有追求使用者的最佳選擇。
在雙十一之前,京東也有不少大動作強化自己的物流體系。10月18日,京東宣佈開啟個人快遞業務、11月6日京東首架快遞全貨機實現首飛……憑藉著自營體系和倉儲優勢,京東正在走一條與天貓截然不同的電商道路。
雙十一天貓篇拼價格,而京東在價格方面的優惠力度實際上並沒有集能量、購物津貼等一系列優惠滿減之後的力度。雙十一京東依舊主打自營店鋪的服務質量保障。
京東此次雙十一的成功,我們可以看做是消費升級後,大家對服務質量的需求。以往網購價效比才是第一要素,但是今年要不少使用者在清楚京東的價格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依舊選擇在京東平臺上購買商品,這體現的就是花錢買服務的理念。
對於天貓、淘寶和菜鳥網路而言,雙十一是塊巨大的金字招牌。今年為雙十一阿里巴巴甚至從9月份就開始做預熱活動,但最終天貓的成績卻只比京東高了30%左右,通過這次之後,是不是應該注意下自身服務水平的提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