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公佈財報 營收8.5億美元 明年量產14nm工藝
近日,中芯國際公佈了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中芯國際營收8.507億美元,淨利潤2660萬美元,超出市場預期水平。
相對於財報,外界更為關注的是中芯國際CEO梁孟鬆對外透漏的中芯先進製程推進路線圖。據樑博士稱,中芯已經掌握了28nm HKC+工藝平臺,同時公司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進行風險試產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
雖然沒有明說,但外界從梁孟鬆所透漏的資訊中,大致可以判定明年試產的FinFET將會是14nm FinFET。
有半導體狂人之稱的梁孟鬆,2016年從三星半導體辭職並於2017年10月正式加入中芯國際。此前梁孟鬆在三星半導體主要負責14nm工藝,自梁孟鬆加入中芯國際之後,14nm就成為外界最關注的地方。
梁孟鬆加入中芯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開啟14nm工藝程序,然而是幫助中芯改進28nm工藝。在梁孟鬆加入後中芯國際28nm工藝飛速發展,2017年在十大晶圓代工廠中排名第五,僅次於臺積電、格羅方德、聯電和三星。
不過隨著7nm工藝成熟,28nm工藝已經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對於中芯來說,14nm將成為今後兩年發展的關鍵,高通、聯發科和華為現階段都對14nm工藝存在一定需求。雖然不說中芯能夠憑藉14nm挑戰臺積電、三星和地位,但通過14nm至少給了中芯利用14nm作為跳板,研發更尖端技術的一個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