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零售商

2018年中國快消品銷售增長4.3%

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快速消費品銷售額同比增長4.3%,與2017年增速相同,保持了穩健的成長(注1)。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8年GDP增速為6.

新零售不過是電商平臺們的續命丹

時代不斷接受更新與升級。 革變不可怕,可怕的是顛覆。目前,以“線上+線下”深度結合的新零售時代正式向純線上的電商發出了戰帖,以目前新零售的火爆程度,風頭上確實有超電商的意思。網際網路巨頭、實體商超們紛紛試水

不打烊的外賣成春節餐桌救星

放棄加入春運遷徙大軍、留守北京過年成了小鎮青年孔維一家當下的最佳方案。今年是孔維(化名)在北京度過的第三個春節,不變和變在這次的春節期間都表現得相當明顯。 遵循慣例,春節期間營業的線下超市生意依然火爆。

智慧零售賦能未來之新零售全渠道

導讀:馬雲提出的新零售到底是什麼、阿里提出的全渠道概念到底是什麼?從2016年10月雲恓大會馬雲提出新零售到現在2年的時間,以盒馬鮮生為標杆的新零售,給傳統零售帶來了什麼啟示?此係列文章帶你解惑... 解讀

春節透視消費新風口:獨特視角下新零售的新未來

儘管春節期間並不是考察電商和新零售發展的重要時點,但是,透過春節期間的消費新動向,我們卻能夠窺探到未來傳統電商與新零售的發展新方向。傳統電商的進一步式微,新零售的方興未艾都在讓今年春節具有了

“冒險”殺入線下,這家實體店能活多久?

在上一篇的解析文章中,重構零售實驗室(RRL)與大家分享了“一條”如何從高質量的內容自媒體,升級為賣貨的電商平臺,併成功的開出三家實體店,實現了商業上的進化。這也引發了很多行業者的思考:靠做內容起家

新零售碰撞便利店

本文原作者為謝芸子,轉自公眾號中國企業家雜誌,由品牌實驗室推薦閱讀。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便利店的發展略顯尷尬。 鄰家、131便利店均因資金週轉問題“爆雷”關店。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

外資零售的冰火兩重天

“當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張泉靈的這句演講言依舊迴盪在耳畔。 開放幾十年來,國內市場上迎來了不少備受消費者青睞的外資零售商,但在跌宕起伏的市場浪潮中,他們卻有著不同的結局。有的外資企業

to B必然,“智慧”先行

從2018年各類零售業市場分析看,線下零售與線上零售都在快速發展,發展的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雖然有陣痛,但基本體現在全渠道數字化、體驗式升級、供應鏈改造三大路徑上求新求變。這一年,電商巨頭加速佈局零

新零售浪潮,大千超市社群電商精準把握消費需求

從馬雲第一次提出“新零售”這個網際網路新名詞,經過三年發展越來越多人關注新零售,這個融合線上線下商業資源、通過科技帶來更好消費體驗的模式也正在改變傳統零售行業。也正因新零售到來的步伐以及社群團購迎來的新風口,電

開了500多家店,茵曼還是不懂新零售?

​ 電商紅利正盛之時,湧現了很多淘寶明星,茵曼便是其中一個。與茵曼同時期的淘品牌還有韓都衣舍、裂帛等等。曾幾何時,淘品牌炙手可熱。茵曼、韓都衣舍、裂帛都曾分別向見證會遞交招股書,意圖爭奪

1746047061.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