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零售賦能未來之新零售全渠道
導讀:馬雲提出的新零售到底是什麼、阿里提出的全渠道概念到底是什麼?從2016年10月雲恓大會馬雲提出新零售到現在2年的時間,以盒馬鮮生為標杆的新零售,給傳統零售帶來了什麼啟示?此係列文章帶你解惑...
解讀新零售
2018年天貓雙11營業額2135億,而10年前2009年的第一個雙11僅僅5200萬。天貓10年的雙11的快速增長實際上是過去10年前十年電商飛速發展的縮影。從2009年到2018年過去10年電商的快速增長搶佔零售市場不少份額,12~16年是電商發展最迅猛的五年,當然是傳統零售受衝擊最大的五年。五年時間沒有底蘊的實體零售一片慘淡,大量的實體零售企業倒閉!

有戰略前瞻性的企業早在12年開始佈局新零售,最有代表性蘇寧集團,經過長期痛苦轉型,蘇寧成功了轉變成了一家線上線下融合的多樣化零售場景的新零售科技企業。與阿里戰略合作後,獲得天貓的頭部流量入口,現蘇寧雲商旗下的電商蘇寧易購已經進入中國B2C電商前3名,蘇寧易購2018年雙11營業額154億元,超過唯品會104億,拼多多94億,京東資料不得而知,京東與蘇寧易購的差距應該不大。不是每個企業和企業家都有這樣的格局觀、胸懷、前瞻性和執行力,願意把一個盈利的企業變成一個連續2年鉅額虧損企業。經過2年的變革劇痛,5年後又變成中國在線上零售進入top3的基於網際網路正規化、技術賦能的全新的商業形態的新零售科技企業。
技術環境的變化,特別是新技術的發展,給品牌商和實體零售商以提升自我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最好武器。感測器價格的市場化、AI技術的發展,特別是AI演算法的演進,使零售商的海量資料變得可識別、可預測,更有意義。以盒馬鮮生為標杆的新零售物種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傳統零售的認識,原來零售可以這樣玩。隨著影象識別、AI感測器、電子支付技術的廣泛應用,大量的無人零售店鋪逐步出現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新零售的本質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為核心,以人場貨數字化為基礎設施,以流量、資料和認知為驅動的效率革命。全渠道零售,是阿里最早在15年提出的概念,實際上是實現零售企業的多樣化的零售場景。增加銷售機會。馬雲2016提出新零售的觀點:新零售是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藉助網際網路技術最大化交易效率和生產效率。 新零售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資料驅動,重構人貨場”。網際網路不會改變零售的本質,評價零售模式好不好,兩個標準:一個是成本效率,一個是購物體驗。
電商的優勢是網際網路的思維和網際網路的工具的使用,電商的特點是基於使用者的數字化營銷,電商銷售一個是搜尋,是一個推薦。電商的痛點是無品牌打造能力。傳統零售的優勢是線下的體驗,對場的把控強,但是對使用者沒有關注,對線下商品運營沒有智慧化,線下的行為沒有數字化。隨著16年開始網際網路紅利的消失,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線上線下想融合的新零售已成大勢所趨。

零售業發展趨勢正以品牌(商品)為核心轉向消費者為核心,所有商品的製造、品牌、銷售都將圍繞消費者進行,線上與線下銷售渠道發展變得多元化且趨於無界限,線上搜尋、收集資訊;線下體驗、線上購買;線上關注、線下購買;推廣、銷售、社交變得一體化,時尚、科技、藝術的跨界越來越多。零售正在變得多元化、複雜化、科技化。全渠道的價值在於: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方式 ,消費者需要,即可得到一樣水準的服務。
新零售全渠道下的人貨場是這樣的:線下的行為數字化、離散的資料系統化、運營的資料智慧化。為使用者提供全渠道多樣化的消費場景、用網際網路的思維構建360使用者畫像、利用AI演算法為使用者提供精確的個性化服務;零售供應鏈內部的線上線下庫存共享、商品的智慧化訂補貨與調配貨、物流配送整體效率優化、零售前端即終端門店的數字化等。

新零售的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從11年到17年的電商零售總額資料來看,增速呈螺旋下降趨勢。17年全國線上銷售額7.2萬億,社會零售總額36.6萬億,線上已經佔了總零售額的19.6%。阿里一家佔了線上6.5成份額,佔全國社會零售總額的12.7%。純電商的時代的網上流量紅利逐步弱化,純線下的零售的形式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模式。未來零售行業有望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零售企業利用大資料、雲端計算、AI 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

15年開始嗅覺靈敏的資本和BATJ網際網路巨頭已經開始與零售細分行業巨頭整合,共同打造線上線下的“新零售”!以盒馬鮮生為標杆!但是零售是複雜性,行業細分不同,也沒有標杆可借鑑。無論是阿里的新零售、騰訊的智慧零售、京東的無界零售大多在摸索,試錯的階段!蘇寧雲商、盒馬鮮生的並不具有可複製性,原因很簡單,不是零售細分行業的前3名有規模優勢、資本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大部分中小企業實際上需要自我搭建線上與線下為一體的全渠道數字化技術體系,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前端後端打通、智慧化對接、全供應鏈接入,構建多樣化的零售場景。
好訊息是零售低谷期已經過了,現在是回升階段,萬億的資本流入實體零售!僅次於房地產!線下品牌商和零售企業未來十年處於風口!!零售春天已來!風口以來,怎麼建設新零售的全渠道和數字化營銷體系?首先把握新零售變更的方向,未來打破業務和技術的鴻溝,光靠規模經濟不提升自我運營效率不再業務上進行自我優化,不在新的趨勢中開放進取擁抱變革,很容易被邊緣化、失去擁抱新零售發展的機遇。只有進行業務重構、資源共享、開放合作、突破原有業務形態,自我進化掌握網際網路的工具,從多維度全面提升服務體驗,用資料和新技術武裝自己,真正完成數字化運營才有未來。

建立數字化運營的能力,構建全渠道營銷體系
波士頓諮詢的資料,當消費者通過2個渠道購物時,零售商獲得的收益是單一渠道的3倍,而如果零售商可以提供3條以上的渠道(比如目錄、呼叫中心、電視購物、網上商城、移動網店等),收益在5倍以上。研究發現,49%的顧客會在單一交易中使用兩個或更多的購買渠道,他們渴望所有銷售渠道的無縫式採購體驗,並能隨地挑選和購買產品。道理通俗易懂,如果顧客是商場買衣服A店沒有紅色,3公里外的B店鋪或者網上可以購買,當然可以增加銷售的機會。敲黑板的觀點是,新零售全渠道是直接增加銷售機會,提升營業額,實際上多年線下零售踐行經驗,渠道多樣化,僅跨店銷售,提升銷售機會再5~10%左右。如果是再附上社群會員營銷、線上天貓、京東、唯品會營銷,銷售提升的機會給來的提升可能是幾何倍數的。
建立數字化運營組織是建立數字化運營能力的前提,數字化運營必須深刻領悟數字化運營的必要性、使命、內容。把數字化運營作為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IT部門需要讓自己成為新零售推進的佈道師、運用系統工具對企業的業務單元進行賦能,連線企業各部門做好數字化運營的潤滑劑和幫助企業建立數字化運營的排程中心,幫助企業在新的技術和未知領域進行探索、研究,不斷優化企業內部的流程,適應業務的隨需而變。

萬物互聯時代,以物聯網、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撲面而來。未來富有競爭力的企業,必將是深耕科技和行業,蘇寧雲商、盒馬鮮生圍繞堅定圍繞零售,貫徹同心多圓的發展戰略,未來必將進一步驅動智慧零售行業的發展和變革。作為零售企業,怎麼樣一面掌握零售,一面掌握科技,未來零售將會是什麼樣,怎麼樣進行數字化轉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