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零售賦能未來之智慧物流
導讀:馬雲提出五新後,由阿里,騰訊主導的資本對傳統零售企業的投資風頭漸漸冷去,轉而資本逐步轉變為對零售科技公司的投資。對於傳統零售企業來說,怎麼做新零售,怎麼樣提升物流服務水平,構建智慧物流,本文講繼續帶你解惑......
物流對零售的重要性探析
2018年是資本市場的寒冬,但零售、物流行業的投資情況還相對比較樂觀。隨著電商的高速發展,在2016年達到頂峰,2017年大幅下滑後,2018年同比增長了40%,融資金額達到了750億。

2018年中國的GDP超過90萬億,其中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將超過40萬億。由於線上獲客成本越高,2018年電商獲客成本已增加到200元,電商的發展空間似乎越來越小。對於傳統零售企業和品牌商來說,2019年的可能沒有那麼悲觀,風險和機遇並存。
自從亞馬遜把“兩日免費送達”變成常態化的物流體驗後,其他零售商內心是崩潰的,這也是亞馬遜對整個美國零售圈帶來的全所未有的打擊。而且零售也猛然覺醒,要想做好全渠道新零售,自己首先要變革的是整個物流體系。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亞馬遜的故事在中國重演了,主角是京東,與亞馬遜相比,過猶不及,京東在上百個城市實現了當日達,而且還提供了京準達、211限時達、極速達、夜間配等多個個性化物流服務。京東的物流服務不僅支撐企業內部物流需求,現在逐步將物流服務開放給其他企業,成為新業務形狀的增長點。
物流建設的方向
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GSLS)上,馬雲提出,物流對中國經濟、對中國未來、對世界經濟和世界未來極其之重要。 沒有物流,就沒有新零售,也沒有新制造。阿里會投入千億資金甚至數千億資金支撐國家智慧物流骨幹網路建設,降低物流成本。
中國社會化的物流成本佔GDP15%左右,美國社會化物流成本佔GDP的7%左右。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的費用是美國的2倍。中國的物流經歷了5年的快速增長,5年前年快遞包裹數量有92億個。到2018年全年快遞包裹數量超過500億個,總量佔全球的40%。在快速增長帶來的後遺症是,效率的低下給製造企業、零售企業和品牌商帶來的巨大的物流成本。物流行業未來的方向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物流的發展,最終提升整體供應鏈的效率,減低物流成本,實現物流的數字化到智慧化的轉變。
智慧物流的定義
智慧物流是未來物流的發展方向,什麼是智慧物流?阿里提出的智慧物流的定義,智慧物流是一種狀態,是資源協同共享、資料驅動、供應鏈整合、用機器人替代人工的重複勞動。目標是通過智慧物流、資源共享和效率提升實現物流成本的下降。

智慧物流基礎是資料實時化
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無疑是傳統零售商和品牌公司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必經之路,而如何開展線上線下的供應鏈及物流的深度融合是傳統零售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如何加強新零售時代的供應鏈的管理,如何提升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新零售時代的物流服務水平,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人類歷史長河來看,技術的發展,無疑是推動物流發展的主導因素。從人力肩挑背扛,到蒸汽火車,蒸汽輪船,從汽車到飛機,高鐵。每次技術的突破,帶來了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和效率的提升。實現物流資料的實時化,先要對物流業務進行系統化,線下的行為系統化是第一步。
WMS系統是核心
倉儲管理系統簡稱WMS系統是對供應鏈物流的倉儲管理資訊化的落地形式。在中國絕大部分的品牌零售商的倉儲管理在處在手工操作的初級階段。如果說智慧物流的第一階段是物流的資訊化,第二階段是物流的數字化,第三階段是物流的智慧化,絕大多數企業在處在第一階段或者第一階段的路上。WMS系統建設的基礎倉庫內部結構定義,倉區庫區規劃,儲位是商品存放的位置,在WMS系統中是商品儲存的最小顆粒。

倉區庫區的規劃是WMS實施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步,倉儲規劃是指在進行倉儲活動之前,對於倉儲模式、倉儲設施、儲存空間、資訊管理系統等進行決策及設計,目的是為了提高倉庫的空間利用率,優化作業效率,保障作業的順暢和安全。
WMS基礎功能介紹
WMS系統核心功能包括收貨管理、上架管理、 揀貨 作業、分貨管理、發貨管理、庫內作業、盤點管理、RF操作、庫存管理、退貨管理、基礎資料管理、資料分析等等。WMS系統從商鋪入庫到收貨驗收,上架到庫內理貨,接收到發貨指令後,通過系統揀貨到打包裝車出庫。整個倉庫作業全部通過系統管理起來,實現了倉內作業資料的實時化、可跟蹤、可分析。
收貨管理:幹線運輸商品到倉後,進行整箱驗收、整單驗收、拆箱驗收等。不同類別的商品操作方式不同。電商企業倉庫大多需要拆箱驗收,零售快消比如水、飲料等大多整箱驗收。
分貨管理:對於線下零售商來說,商品到貨後,並不會在倉庫儲存,直接分貨發到店鋪進行銷售了。
上架管理:商品收貨驗收後,直接進行上架,快消品多整箱上架,而電商絕大多數都是拆箱上架。
揀貨管理:根據發貨指令,通過WMS定位到儲位,作業人員到指定儲位揀貨出庫。
理貨管理:多用於商品調整儲位。
盤點管理:分為抽盤、全盤,包括盤點計劃、差異處理等,一般在月末、季末、年度全盤、隨時隨地的抽盤。盤點是保障倉庫管理有效性很關鍵的一環。
“智慧”物流目標提升物流效率
WMS系統上線後不僅對倉內作業流程進行的過程進行規範,同時保證了資料的準確性、管理的透明度。然而線下的倉內作業比電商倉內作業的場景更加複雜,真正的提升效率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根據業務場景因地制宜,以系統作為工具貼合業務場景編排業務流程,定製適合企業發展的動態的業務流程。智慧物流可以大資料、人工智慧、演算法,機器人帶來的技術驅動,也可以是對具體業務場景的流程創新和業務編排。
舉個栗子,某零售企業通過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和創新,打造一個個性化的行業領先的到貨分貨的案例。按照標準流程,當商品到倉庫後,先拆箱驗收,然後放在暫存區或者拆箱上架,貨管收到庫存後根據庫存出配貨單,倉庫接收到配貨指令後揀貨出庫。實際業務需求是商品到倉後馬上要配貨到門店銷售,簡化後的業務如下,商品到倉前先做配貨單,商品到倉後,先收貨不驗收明細,根據配貨單進行分貨作業,分貨掃描複核時候進行庫存驗收,同時生成驗收單和分貨單。經過不斷的優化此“到貨分貨”的方法,第一個優點是商品到貨後當天可以全部分貨,第二天就可以通過城市配送到店鋪進行銷售了,第二個優點是簡化的操作步驟,以拆箱分貨代替拆箱驗收,倉內作業效率提升數倍以上。後面基於到貨分貨的創新方法,後面又結合WMS系統創新定製了直通發貨更加高效的方法。

TMS是配送業務的基礎
TMS包括幹線運輸和城市配送,核心功能包括承運商管理、運費模型、配送路線規劃、車輛管理、運輸過程管理、車輛配載計劃等。基於GPS定位技術、RFID技術、感測器等多種技術,在物流過程中可實時實現車輛定位、運輸物品監控,線上排程與配送視覺化與管理系統。TMS最核心的是運輸路線規劃和車輛配載計劃,通過新的技術可以實現配送業務透明化、視覺化、智慧化管理。實際上商實體零售企業大部分將城市配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承運商。

技術驅動物流更智慧
隨著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新技術的發展,智慧物流從概念逐步變成帶來便捷服務的落地應用。在貨拉拉、58速運、快狗打車等網際網路同城貨運品牌的快速崛起,同城貨運帶來給我們快捷便利的物流體驗。同城貨運的逐步往支付便捷化、體驗場景化、配送智慧化、服務個性化發展。天津港貨運的無人駕駛卡車的落地運營標誌著智慧港口新時代的開啟。阿里投入數千億建設的國家智慧物流骨幹網路,京東的打造的無人倉是國內智慧物流的標杆。
過去10年由於電商的快速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中國物流正在經歷最好的時代,智慧物流給零售、製造行業帶來巨大的改變,同時也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智慧物流企業市場規模未來5年將會超過萬億。

對於傳統零售企業和品牌商來說,我們需要擁抱新技術驅動的智慧物流,零售線下的場景非常複雜,每個企業都不相同,智慧可以是人工智慧技術的揀貨路徑的AI演算法、可以是無人機、可以是自動分揀裝置、也可以根據實際業務場景編排的業務流程。大資料、人工智慧的發展特別是深度學習演算法的應用落地,從人臉識別到商品識別,從從無人駕駛到AI機器人,智慧物流未來將會更智慧的服務客戶,為零售企業和品牌商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