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新零售 安踏未來競爭力在這間400平米的智慧門店裡
作為安踏全國三家智慧門店(武漢、天津、 福州)之一,天津濱江道步行街安踏旗艦店裡有很多顧客看到和看不到的小心思。
當你跨進店門時,門口兩個安踏優Mall系統的高清攝像頭一番掃視,判斷出了你的性別和年齡區間。此外,店內數十個攝像頭時刻捕捉每一位消費者的購物路線和軌跡,診斷出店裡的冷區和熱區;
在400平米的店鋪一層左側,一個壓桿互動屏下襬著四排運動鞋。你拿起一雙,鞋的基本資訊在大螢幕上出現;同時,你拿鞋和試穿的動作都會被鞋底的RFID晶片以及儀器測鞋區的裝置感知和記錄。這些記錄形成的拿及率和試穿率,將被用於和這雙鞋的最後購買次數對比,判斷它對顧客的吸引力;
你想購買,不用去收銀臺,工作人員手裡的一體化裝置刷一下商品條碼,購買和支付就完成了;你想買的另一雙鞋店裡沒貨,於是,你在店內安踏雲貨架電子屏上搜到了這雙鞋並下單,不久這雙鞋就能送到你家;
結算之後,你此次消費進入了後臺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系統),這裡放著你線上線下所有渠道的消費記錄,你的消費特徵逐漸清晰,你也成為了安踏精準營銷的下一個物件。
你繼續往上逛,進入了二層女性運動專區,畢竟,進安踏門店的60%都是女性。灰色和粉色的空間了燈光偏暖,代言人關曉彤正在四周的海報上展示著秋冬新款,專業運動裝備和生活方式類服裝都在此陳列;逛累了,你還可以在抱枕、皮質長凳和桌面盆栽裝點十幾平米的休息區歇歇腳,透過落地窗看看街景。
你可能沒注意到,從BOSE音箱裡傳出的歌曲是分析消費者心理後專門選擇的;室內燈光系統是飛利浦特意調節的;不多久,你還可以在店裡聞到一種特製的“安踏味道”香氛 ……
在安踏的零售空間裡,智慧門店尚屬新鮮。但是,充滿智慧科技、著重營造購物體驗的線下購物空間,已經被很多運動品牌實現。就在這間安踏旗艦店的對面,阿迪達斯和耐克旗艦店比肩而立。兩個國外運動服裝巨頭,都在中國你追我趕地進行門店升級。
2018年6月21日,阿迪達斯位於北京三里屯的品牌中心升級完成重新開業,四層的購物空間裡嵌入了互動體驗區、競賽實況區、個性化訂製區、RunGenie(跑步測試機)等功能分割槽;
一百多天後,耐克在上海開出了全球首家“House of Innovation”實體零售店——耐克上海001,各種展示分割槽之外,這裡最突出的就是數字化的購物體驗——門店內全面啟用移動支付,NikePlus 會員制接入線下商店,會員在此享受各類定製、專屬化服務,Nike 微信小程式也出現了“耐克上海 001” 移動端入口……
由於受眾和市場定位的不同,以及一線城市消費格局的突破難度,安踏沒有將智慧門店放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其門店內的裝置和技術還處於試驗和成長階段。但這是安踏在零售和渠道方面長期更新迭代的最新產物——目前安踏已經在全國開出了10000多家門店,八代形象店佔比超過50%,實現了同店業務22%以上的增長;2019年,安踏的第九代店鋪也將落地;在渠道上,街鋪店為主的安踏門店中,商場店佔比已經超33%,一二線城市門店佔比40%以上。
渠道的轉型與安踏品牌的升級是同步的。 現在的安踏,希望從過去消費者的“買得起”變成“喜歡買”。
這需要在安踏主要消費者型別——價格敏感型之外,拓展更多追求運動生活方式、具有相當審美水平和品質要求的消費者。為此,安踏要在產品、零售、營銷等各個層面與以往走一條不同的道路。
產品是根本。通過收購,安踏已經積累起了迪桑特、斐樂、可隆、斯潘迪和小笑牛等品牌組合,還內部原創了高階運動休閒品牌AntapluS,覆蓋了更多價格和風格定位;據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介紹,安踏的設計師團隊已經有來自16個國家、200餘位海外設計師,集團內也通過共享供應鏈體系、加大研發投入等措施提升產品質量,未來,安踏的品牌主張也會更貼近消費者實際生活和運動場景,凸顯年輕和個性。
對於不能忽視的零售環節,安踏將其定義為 “價值零售”。
據李玲介紹,“價值零售”分為四個維度:資料價值,即通過技術和資料,做好客戶洞察、資料轉化、效率提升;融合價值,線上線下的融合,實現更加便利和人性化的購物及產品體驗;體驗價值,從渠道、店鋪建設以及貨品陳列,洞察消費者需求,優化體驗; 文化與團隊價值,以“只有一個甲方”的概念,統一安踏與分銷商,共同為消費者服務。
過去,“渠道為王”的安踏,通過直營零售模式,控股各地分銷商,加強了對渠道的控制,形成了李玲口中現行“比較有效”的合作方式。但是這樣重資產的做法,會給公司帶來了不小的成本和庫存壓力。在安踏2018年中期財報中,平均存貨週轉日數就增加了15天,達到83天。
而安踏的電商業務,還需要在提升在總體業務中的比重。2017年財報公佈後,安踏總裁鄭捷曾透露,安踏電商業務每年發展速度超過60%,但是總業務佔比尚未達到20%。而另一國內運動品牌李寧在2018年中期財報中公佈,電商業務佔總收入20.8%。
安踏當然希望大力發展電商的。據安踏電商負責人張冰介紹,安踏的電商收入兩年後將突破100億。而安踏2018年全年總體收入可能超過200億。
因此,提升消費體驗,洞察消費者需求,收集、分析和轉化資料、推動線上線下融合,能夠一定程度上克服實體零售中出現的問題,並帶動線上業務的發展。
2017年全年營收166.9億元的安踏,希望能夠提前完成2025年流水1000億的目標,價值零售是實現這一願望的重要環節,而現有的三家智慧門店,或許就是安踏通往未來的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