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這門生意能有多大?「百科名醫」認為機會來自被使用者信任的“醫學品牌”
健康科普的重要性,在當下應該沒有人會懷疑。近年來 , 網際網路成為普通民眾獲取醫療資訊的重要渠道。 但不幸的是,大量健康知識內容多是莆田系的變相廣告,健康科普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成了謀財的工具。“魏則西事件”讓使用
健康科普的重要性,在當下應該沒有人會懷疑。近年來 , 網際網路成為普通民眾獲取醫療資訊的重要渠道。 但不幸的是,大量健康知識內容多是莆田系的變相廣告,健康科普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成了謀財的工具。“魏則西事件”讓使用
騰訊科技訊 10月23日,紐約時報稱今日關注量子計算,稱全球只有1000名左右的研究人員真正瞭解這項技術,人才短缺將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安全;英國《衛報》則在關注Netflix不斷擴大的債務規模;5G時代即將開啟,
日前,一篇名為《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在社交網路發酵,給新獨角獸“馬蜂窩”造成了一場巨大的公關危機。 這篇文章通過程式抓取的諸多資料資訊表明馬蜂窩存在點評大
自媒體發展了一年之多,成就了大部分待業的人,也成就了小部分想創業的人!在這裡,賺錢的人不在少數,月入過萬的也有很大一份比例,那麼現在才開始做自媒體還來得及嗎?我該準備些什麼? 【文】劉炳琦 很多人一
摘要: 有人認為自媒體文章揭露行業“造假潛規則”冰山一角,為其叫好,但亦有專業人士認為,資料搬運為行業競爭現狀,點評等造假或不影響其核心估值。截止發稿,馬蜂窩方面未有更多回應。 藍鯨TMT記者
人人皆說,生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對一些自媒體“操盤手”們來說,他們已儼然在自媒體江湖“稱王”,不是身不由己,而是無法無天—— 中國臺灣領土被“大V”莫名劃歸他國麾下;居心叵測之徒變身“專家”,一遍遍唱衰中國
昨天上午,馬蜂窩針對有文章稱其85%以上的點評資料造假一事迴應,馬蜂窩承認存在虛假資料,同時表示點評內容在馬蜂窩資料量中僅佔比2.91%,涉嫌虛假點評的賬號數量佔比更小,馬蜂窩已對這部分賬號進行清理。馬蜂窩表示,該
10月23日凌晨3點,深圳市乎睿資料有限公司(下稱乎睿資料)就馬蜂窩資料造假及起訴一事發表官方宣告。宣告中,乎睿資料團隊稱已對大量可疑行為進行視訊錄屏,截圖截圖和司法公證,並掌握了一些接管抄襲賬號的
乎睿資料捅了馬蜂窩:你們1800萬條評論造假 馬蜂窩告了乎睿資料:已清理涉嫌虛假點評賬號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實習記者 趙雯琪 劉洋 每經編輯 陳俊傑 “旅行之前,先上馬蜂窩。”2018年世界盃期間一則
今天有粉絲在後臺問了我一個問題:當下自媒體真的賺錢嗎?值得辭去年薪10萬的工作嗎? 我進行了一定的反思,因為我未曾親身體會過,但身邊有朋友確實是這樣的。 首先要確
據媒體報道,針對有自媒體報道馬蜂窩評論資料大範圍造假一事,馬蜂窩已法院提起訴訟。 近日有自媒體曝料,旅遊平臺馬蜂窩上的酒店、餐廳等使用者評論很多都是從攜程、美團等平臺抓取的,涉及7454個賬號,合計抄襲57
“資料造假”風波升級:馬蜂窩起訴爆料者名譽侵權獲立案 爆料人稱還有“第三篇”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2 20:20:50 10月22日晚,馬蜂窩起訴乎睿資料、丁子荃名譽侵權
比特幣之家訊息, 10月22日下午15點,OK集團創始人徐明星釋出微博稱由公眾號區塊鏈Truth釋出的《追蹤徐明星》的稿件是有意的抹黑他,捏造並散佈虛構事實。似乎被激怒的徐明星,直接向原作者發問,是否在挑唆非法跟蹤
OKEX及徐明星再爆負面 本人迴應稱系“自媒體故意寫黑稿” 分享到: 趙晉傑 2018-10-22 19:07:31 DoNews 10月22日訊息(記者 趙晉
新浪科技訊 10月22日晚間訊息,針對自媒體報道的馬蜂窩資料造假一事,馬蜂窩已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乎睿資料侵犯名譽權,目前已獲立案。 近日有自媒體報道稱,馬蜂窩上酒店、餐廳等的使用者評論很多都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