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前端工程工作流規範

在日常開發過程中,前端工程工作流程規範主要包括程式碼檢查規範以及程式碼提交規範。而程式碼檢查主要兩個部分:語法檢查及型別檢查;程式碼提交規範主要是Git Commit Log規範。 本文主要分享日常工作中,

簡易OA漫談之工作流設計(四,怎麼支援會籤)

會籤:就是一個步驟要所有人都審批完成才能完成。 上一步提交到會籤步驟時,該步驟的每個人都能收到一條待辦任務, 會籤審批人每次提交時都檢查該步驟所有會籤人是否已經審批,如果全部審批就產生下一手任務。 演示: h

Android 架構之長連線技術

本文首發於小專欄《 Android 架構之長連線技術 》,更多 Android 架構文章歡迎關注《 億級 Android 架構 》 上一篇文章 《Android 架構之網路框架(上)》 中,我們談過了

一直在路上 我眼裡的新浪二十年

“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這是1998年春節賀歲電影《甲方乙方》裡,葛優面對鏡頭說的最後一句話。 《甲方乙方》講述了一群年輕人成立了一家白日夢公司,專門幫人實現各種白日夢,從二戰將軍到地主富婆,各種

20年間,新浪的變與不變

就像廣義相對論蘊含的真理:在高速運動的物體周圍 ,時間會變慢——中國網際網路市場的超速發展,也偶爾會讓人淡忘時間的概念。 比如前天飯局,有位媒體人隨意提了一嘴:“今年新浪20歲了”。 如同一記回

Python爬取新浪微博使用者資訊及內容

新浪微博作為新時代火爆的新媒體社交平臺,擁有許多使用者行為及商戶資料,因此需要研究人員都想要得到新浪微博資料,But新浪微博資料量極大,獲取的最好方法無疑就是使用Python爬蟲來得到。網上有一些關於使用Pyt

新浪:一網風行20年

對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而言,1997年值得懷念。這年,《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三家權威媒體都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也是在11月,一篇標題是《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的文章,從四通利方論壇傳播開來。《南方週末》的轉載

想念1998

網際網路人懷念的1998,通常是以1998年的新浪故事作為開頭的。 新浪版本的1998故事開始於1997年11月2日的凌晨,網友老榕把自己和兒子看球的經歷寫成了一篇題為《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的論壇文章,讓

20週年感恩回饋 新浪百萬現金徵集網友故事

即日起至2018年底,網友釋出帶有#我和新浪的故事# 話題的文章,分享那些與新浪有關的難忘、有趣、感人的瞬間,並@曹國偉 即可參與活動,已經發布過相關內容的網友也可以再次@曹國偉 參加評選。 活動最終將評選

1746059091.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