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是剛需的催化還是高頻衍生
【PConline資訊 】當強大的消費需求驅動行業變革時,必然會帶動技術的快速提升和成本的不斷下降,服務機器人具備消費品屬性,歸根結底還是需求驅動,將從具體場景出發放量。
服務機器人的需求在於兩點:是否剛性需求和使用頻次,其強弱頻次決定了場景。需求越強,頻次越高的服務機器人場景越容易催化放量,目前產業化最成熟的是掃地機器人和客服機器人,其背後是高頻需求的帶動,發展迅速的是陪護機器人和早教機器人,其背後是剛性需求的推動,而其他機器人由於頻次和需求均不及前述機器人,所以在產業化中處於相對初級的階段。
服務機器人需求場景根據市場化程度,可分為三類:原有需求升級、現有需求滿足、未知需求探索。原有需求升級是市場已經存在的,包括早教機器人、掃地機器人等,早教機器人相比學習機增加了人機互動的內容,掃地機器人相比吸塵器增加了自主的路徑遮蔽演算法;現有需求滿足是由於機器人採購成本低於人工成本而採用服務機器人,包括智慧客服、陪護機器人等;未知需求探索在現階段的需求並不強烈,如管家機器人等。
掃地機器人:依託成熟的應用場景,率先實現產業化。既有需求場景的核心是服務機器人在現實中可以找到對映產品,例如學習機之於早教機器人、吸塵器之於掃地機器人等。這類產品是所有產品型別中最容易放量和實現產業化的,原因在於:使用者基數廣闊、需求明確、使用者教育成本低。
掃地機器人以智慧化掃地作為需求基礎,以替換人類勞動,解放雙手為切入點,正在全球範圍內掀起需求爆發增長的浪潮。相比於人工掃地和吸塵器掃地,掃地機器人的智慧性取決於其人工智慧技術的先進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覆蓋率:演算法高效,漏掃少,覆蓋率高;二是自主清掃能力:輔助清掃按鍵少,無需人工輔助;三是環境適應與判斷能力:根據傢俱環境做出靈活反映。
相比於傳統的吸塵器,掃地機器人能夠最大化的實現脫離人工控制。而這依賴於尋路導航系統的構建,其中最主要的是定位技術與路徑規劃方式。在多種引數上,包括清潔化程度、智慧化程度、使用功率等,掃地機器人效能均優於吸塵器。近年來掃地機器人價格已降至1000多元,縮小的價差也拉昇了掃地機器人的需求。
國內掃地機器人產業鏈的核心在於中游本體制造商。從我國掃地機器人目前的產業鏈構成來看,上游部件主要是機電裝置、電池、主機板晶片等零部件行業,中游本體制造中,包括兩類企業,一類是自己擁有獨立品牌的自主品牌商,另一類是給國外品牌做ODM和OEM代工的企業。下游流通環節中,主要是線下實體店+線上渠道為主,並且線上渠道目前有超越線下渠道的趨勢。目前產業鏈的核心,仍然掌握在中游的本體制造商手中,尤其是具備自主品牌的本體制造商,享有的議價能力更強。
目前國內掃地機器人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梯隊集團。根據中怡康時代的資料,國內掃地機器人行業企業的三個梯隊分別是:(1)科沃斯在國內市場憑藉先發優勢形成第一梯隊,在產品研發能力,產品體系和產能創新能力方面都領先其他梯隊的公司,其佔率大約在50%左右;(2)第二梯隊主要是國際巨頭Irobot和一些國產品牌。其在國內合計的市場率約20%-25%;(3)第三梯隊包括了一些國產的品牌和一些原有的傳統家電企業,以浦桑尼克、福瑪特、飛利浦海爾、美的等。傳統家電類企業在轉型方向進入比較遲,但是擁有渠道優勢,後續發展空間不容忽視。
市場滲透空間廣闊。目前線上市場的表現基本能夠代表整體市場的分佈情況,根據淘寶指數資料的顯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個地區是掃地機器人銷量最大的地區。德國GFK統計表明,中國沿海地區的家務機器人滲透率為4%-5%,內陸地區只有0.4%左右,與目前家用吸塵器30%-40%的滲透率相比,未來增長空間廣闊。即便是沿海地區,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與美國相比也有10個pct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