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水木長龍探索科學宇宙

Hi! 這裡有一些情感計算領域的有趣小工具

人類的認知、行為等幾乎都要受到情感的驅動,並影響著人際互動以及群體活動。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情感的交流還通常被用來完成人的意圖的傳遞。由此,在智慧人機互動的研究中,擁有對情感的識別、分析、理解、表達的能力也應成

[譯] pandas 指南:做更高效的資料科學家

雲棲君導讀:Python是開源的,所以有很多開源固有的問題。如果你是Python新手,很難知道針對特定任務的包哪個是最好的。你需要有經驗的人來告訴你。今天我要告訴你們的是:在資料科學中,有一個軟體包是你們需要

電腦科學基礎

Bits (位), Bytes (位元組), 電晶體 , 邏輯閘 , 作業系統 , 虛擬現實 , 機器人 通過一層層的抽象,來做出複雜操作。 最底層的 1 和 0 , 到 邏輯閘 , CPU ,

【譯】2019年JavaScript中的電腦科學:連結串列

早在2009年,我就挑戰自己一年內堅持每週寫一篇部落格文章。我曾經讀到過,堅持發表文章是為部落格帶來流量的最好的方法。基於我的所有文章的理念,一週發表一篇文章看起來是一個很實際的目標,而事實上我缺少了部落格文

如何將多個ggplot圖組合成可公開的圖

資料科學的生命週期離不開分析/研究結果的交流。事實上,資料視覺化是R作為一種資料科學語言相對於最著名的Python具有優勢的領域之一。由於ggplot2是R程式設計師的視覺化DSL(領域特定語言),現在的競爭

工作30年之後,我發現了科技行業老齡化的真相

編者按:最早的一批女性科技工作者之一Angela DeLillio Galper講述了自己三十年的科技行業工作歷程。如今的科技文化偏好年輕的、男性的工作人員,這是高度排外的——尤其是對老技術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好現象嗎

為什麼R用於資料科學 - 而不是Python?

那裡有數百種程式語言,例如,採用一種字母程式語言的整個字母表。在資料科學領域,有兩大競爭者:R和Python。現在為什麼這個部落格關於R而不是Python? 我必須坦白:我真的很想要Python。我

科學大家

出品 | 新浪科技《科學大家》 撰文 | 仇子龍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大腦很神祕,也做了很多我們平常不能做的事情,但大腦如果出了問題,特別是發育時期出了問題會有哪

1746036176.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