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科學發現TOP10
以下是一年中那些讓人生氣、沮喪、好奇和改變世界的10項研究。
2018年,科學家們發表了很多研究報告。
以下列出的2018科學發現TOP10來自Altmetric的資料分析員,他們分析了各種研究論文在科學部落格、社會媒體和已發表的新聞報道中被討論的數量和被引用量等。
1.颶風瑪利亞襲擊波多黎各後,一組公共衛生研究人員走訪了3299戶波多黎各家庭,他們發現政府釋出的官方死亡人數太低了。
來自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波多黎各的城市和偏遠地區挨家挨戶上門,詢問人們家中是否有人在颶風中、或是因颶風而去世。最終對實際死亡人數的估計結果為最少793、最多8498人,均遠高於政府報告的64人。而在去世的人中,並非所有受害者都是在這場4級風暴襲擊該島時死亡。
在該項研究論文中,作者提到,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死亡是發生在暴風雨襲擊之後,人們因得不到及時且妥當的救助和護理而去世的。8月份的時候,波多黎各政府悄悄地將官方死亡人數提高到了1400多人,但實際數字可能更高。(《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2.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追蹤了假新聞在網路上的傳播方式,發現假新聞的傳播要比真相快得多。
圖 上圖顯示的是一個假新聞的例子,即特朗普拿到普選票和選舉團票的雙勝利(決定最終誰勝出的是electoral vote選舉團票)。
驚訝和厭惡都是很強烈的情緒,在假新聞和錯誤資訊傳播時,它們是十分有效的激勵因子。
來自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調查了2006年到2017年間由350萬用戶發出的126000個Twitter帖子後發現,一個假訊息傳播到1500個人的賬戶上被看見的速度是真相的6倍。該研究還表明,無論發出假新聞的這個賬號有多少粉絲,也不管這條新聞是否被驗證過,謊言被轉發的可能性均高出70%。報告中指出:“比起殭屍號,人類更有可能會傳播假新聞。”
研究人員認為假新聞比真相更有吸引力的原因很簡單:它又獵奇又新。“我們發現,假新聞通常比真新聞更新奇,而人們更願意分享一些新鮮的訊息。兩種帖子引發的情緒也截然不同,假故事在評論區激起了人們的恐懼、厭惡和震驚,真實的故事則激發了期待、悲傷、喜悅和信任。”(《科學》)
3.一項針對195個國家的全球飲酒研究顯示,任何量的酒精都不利於我們的健康,但人們對該研究存疑。
過度飲酒可能會產生危險的後果。來自華盛頓大學的Max Griswold發現,喝酒越多,患癌症的機率越高,死亡的可能性也越大。然後記者們跟著這個“不管你喝多少酒都不安全”的頭條就開始發稿了。但同時,有一些證據表明,適量的酒精(如每天一杯)可以幫助預防某些健康狀況,特別是心臟病和糖尿病。對此,Max Griswold表示這無關緊要,因為任何數量的酒精都會增加與酒精有關的健康風險。而來自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Aaron Carroll教授表示:“某樣東西大量攝入會不健康,不代表我們就必須完全戒掉。”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Max Griswold的發現並非基於全新的研究。相反,他的研究小組回顧了此前將近600個有關酒精的研究並進行了整合分析(Meta-analyses),這可能使精確度難以控制,因為不同的研究人員採用的方法截然不同。另外,其它未測量的因素也可能導致飲酒者死亡和健康問題的增加。酗酒的人可能有壓力過大、吸菸、或者其它潛在的健康問題或基因差異等。(《柳葉刀》)
4.科學家們預測我們將進入“溫室地球”:地球迅速變暖不再可控,從自冷卻切換到了自加熱模式。
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全球溫度會比過去120萬年間的任何時候都高。
Kevin Loria表示:“全球海平面可能會比現在高33到200英尺(10到6米)。”接著,全球將受到氣候變暖的蝴蝶效應影響,幾個“引爆點”就像“多米諾骨牌”,會帶來災難性的氣候變化。極地區的永凍土將融化溢位溫室氣體,冰川消融,亞馬遜雨林(地球之肺)乾枯死亡。這不僅對植物和動物來說是壞訊息,人類將看到更多的房屋被洪水淹沒,遭遇更強的颶風、更強烈的野火,呼吸更髒的空氣。
幸運的是,支援“溫室地球”預測的科學家們認為,我們還有時間改變。10月他們撰寫了一份更詳細的報告,提出了避免災難的各項建議,其中涉及食物的種植方式、分配資金控制溫室氣體減少排放等。(《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5.運動能促進心理健康,不管什麼運動都行。
Shutterstock/Dean Drobot
一項針對120萬美國成年人的研究結果指出,不出人們所料,經常運動的人往往精神狀態更好,內心更愉悅。該研究使用了來自疾病控制中心的全國性調查資料,結果發現,不管人們是參加團體運動還是獨自去健身房,是在戶外騎自行車、散步還是做家務,只要人們每週動個3到5次,任何型別的運動都對精神狀態的提升有效果。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重申了運動對健康的廣泛益處,不管你的年齡、種族、性別、收入或身體健康狀況如何。”來自耶魯大學的Adam Chekroud則表示:“每次一點點運動量,至少30分鐘,都能降低心裡的負擔放鬆緊繃的精神。”也有其它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減少壓力,保持心臟健康,防止認知能力下降,讓你儘量活的更久一點。(《柳葉刀精神病學》)
6.科學家們研究了世界各地超過44.7萬人的飲食習慣,試圖找出最理想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
研究人員分析了20多個國家的人們的飲食習慣,並將這些資訊與壽命的統計資料進行比較後發現,一般來說,那些攝入適量碳水化合物(大約每天卡路里的一半)並堅持食用全穀物和未加工食品的人們活的最久。
首席研究員Sara Seidelmann表示:“飲食中富含以植物為基礎的食品,如蔬菜、全穀物、豆類和堅果與健康地慢慢老去有關。”就像上面那條喝酒的研究一樣,該研究是整合分析,因此我們不能確定食物就是長壽的原因。也許只是那些人因為其它原因活得更長,比如基因或財富等這項研究沒有進行測量的因素。未來更多的隨機對照試驗將有助於我們知道更確切的結果。(《柳葉刀》)
7.加州和夏威夷之間的垃圾島正在瘋狂地收集塑料垃圾。
3月份的一項研究發現,大太平洋垃圾帶(“第八大陸”,巨大的垃圾島,面積是英國的六倍)上所含的塑料比科學家們之前想象的要多出16倍。海洋清理基金會的18艘船在2015年前往該地區,用拖網估算這個寬度超過617800平方英里的地區究竟有多少塑料,最終於今年春天發表了報告。與此同時,大太平洋垃圾帶並不是垃圾在海洋中唯一的聚集地——世界上至少還有4個類似的地方。(《科學報告》)
8.一項針對1290名癌症患者的研究發現,那些選擇癌症替代治療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是常規的兩倍
這項研究囊括了早期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或大腸癌的癌症患者的情況。有一些患者會選擇使用“補充藥物”包括草藥、補品、鍼灸、特殊飲食,以及其它尚未得到臨床證明的治療方法來試圖替代癌症的常規治療。這些治療可以幫助緩解患者的症狀,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它們可以治癒癌症。相反,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補充治療的患者更有可能延遲或拒絕常規治療,如化療、手術、放療或激素治療等。而這些延誤和拒絕反過來又導致了更高的死亡率。
來自耶魯醫學院的Skyler Johnson表示:“不幸的是,關於補充療法的作用有很多模糊地帶。雖然它們可以幫助患者在癌症治療期間好受一點,但看起來它們似乎要麼是在被推銷,要麼被理解成了所謂的‘平價替代’。”(《JAMA Oncology》)
9.珊瑚礁正在以令人驚慌的速度死亡。
joakant / Pixabay
珊瑚礁白化是海洋生物面臨的一大難題。
4月份的一項研究顯示,大堡礁三分之一的珊瑚因2016年的一次熱浪而死亡,同時世界各地的其它珊瑚礁也正在迅速消亡。據估計,在過去的30年裡,我們失去了一半的珊瑚礁。
世界上大約四分之一的魚類在生命週期的某個階段是在珊瑚礁中生活,而珊瑚礁也保護了人類的房子,因為它們可以讓房子免受風暴和洪水的侵害。海洋科學家Michael Crosby表示:“你喜歡呼吸嗎?據估計,你目前吸入的氧氣有80%來自海洋而非陸地。為了能繼續呼吸,我們必須擁有一個健康的海洋。”(《自然》)
10.科學家計算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重量。
人類只是地球上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僅佔全球生物量的0.01%。植物統治著整個地球,其重量大約是人類的7500倍。但是儘管我們很輕,人類對這個星球的影響卻遠遠超出了其它的動植物。
該報告中寫道:“全世界樹木總數的普查,以及對實際和潛在植物生物量的比較顯示,與人類文明開始前相比,植物的總生物量已經下降了大約兩倍。”除了殺死世界上一半的植物,人類已造成83%的野生哺乳動物死亡。人類活動的後果現在威脅著地球上的大多數生命。(《國家科學院學報》)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businessinsider,譯者 狗格格,轉載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