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效能都兼顧,商業娛樂兩不誤,機械革命Z2 Air上手小測
其實關注機械革命有一段時間了,之前去朋友家裡的時候,朋友剛買了一臺機械革命Z2,當時有點小震驚,那款筆記本做的比較輕薄,符合我的審美,而且使用了八代i7和GTX 1060,效能上也比較出色,而且在價格上也比我之前看的戴爾XPS要美麗好多,所以回家之後就一直在觀望機械革命的筆記本。一直到9月10號機械革命釋出了Z2的升級版Z2 Air,就沒忍住那雙手,果斷剁了。
為了方便小夥伴們閱讀,這個小測分了兩個部分,一個是外觀主觀體驗,有一些個人覺得不爽的小地方,這個主觀層面的東西較多。第二個部分就是效能測試,使用各類的軟體對筆記本的CPU、GPU和進行跑分和實際體驗評測,相對客觀一些,偏資料化。
外觀體驗
到手之後迫不及待,可能每個愛玩數碼的人都這樣吧,每次剁手的東西到了之後就懷著興奮無比的心情給它“開苞”。整個包裝都偏輕便,比較小,上面還有正版Windows Office的貼紙,當然這個對我來說並沒有吸引力,對於拿它辦公用的人來說還是很有用的,畢竟我是拿來玩的,偶爾出門辦公用。
包裝裡面的電源線。
筆記本用兩個防震架固定,看上去還挺牢靠。筆記本在裡面用一個袋子裝著,還沒拆開袋子,光是摸上去就已經感受到非常輕薄了,心裡暗自高興。
見到真身,還是比較用心的,上面還有一層膜,防止運輸過程中劃傷,這也是開箱最激動人心的部分了,撕膜~
筆記本的A面我覺得是不用再貼任何的裝飾膠了,只有一個機械革命的logo,剩下就是乾淨的一個面板,仔細看它的表面還是金屬拉絲的,摸了幾下還好,不怎麼粘指紋。
logo的做工還挺精細的,是一個凹陷的logo,周圍都做了倒角切割,比較有質感。
機身的邊緣都比較直,沒有過多圓弧過渡,看上去造型比較硬氣,也符合我這種鋼筋直男的氣質(滑稽臉.jpg)。
介面也能夠滿足我平時的需求,左邊有網線介面、USB2.0、麥克風和耳機獨立插孔,還有個散熱口。右邊是兩個USB 3.1介面、SD卡槽、散熱孔。咦?總感覺缺點什麼?電源呢?HDMI呢?找了一圈,原來藏在了後面。
這麼一看介面就豐富多了,兩個mini DP介面、一個HDMI、供電,出其不意的還配了個Type-C口,除了本身支援接三個顯示器外,Type-C介面能夠提供更豐富的擴充套件。不過我常用的也就是一個USB3.1和一個HDMI,用來接家裡的顯示器,所以我就不擔心什麼了。
電子產品,哪有完美的,當我翻過來的時候發現,還是機械革命輕薄本的算是一個短板吧,因為非常輕薄,所以裡面的整合度非常高,散熱能力理論上要差一些,所以逼不得已把D面掏空了三分之一,甚至都能看到主機板了,當然最大的用處就是為了散熱,只是在美觀程度上~有點掉分了,顯得比較簡陋。
螢幕用了磨砂的表面,好處就是防眩光,到了晚上屋裡開燈也不會影響到觀看螢幕的效果,這個也是目前大多數筆記本的做法,除了MacBook有很不錯的防眩光塗層。
乍一看,哇,窄邊框!視覺效果很不錯的樣子,不過看看下面,emmm~蜜汁微笑,這就,有點小尷尬,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排線啥的都要放在這裡,而且它的攝像頭還放在了下面。
雖然螢幕下邊框有一點小尷尬,比較寬,但是看它比較高的顏值和輕薄便攜的基礎上,放過它了,還有個值得一體的就是,雖然輕薄,顯示器面板也很薄,但是仍然能夠實現單手開合筆記本,這個還是很難得的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