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嘉年華揮師瀋陽大獲成功,呈現出直播行業四大新趨勢
9月22到9月24日正值中秋假期,在大多數網際網路公司都處於休假狀態下,“2018YY粉絲嘉年華”在瀋陽舉辦。YY粉絲嘉年華與YY年度盛典是YY旗下並列的兩個年度大型活動,不過,YY粉絲嘉年華往年都是在廣東舉辦,今年第一次走出廣東,活動規格也大幅升級,YY投入資金超過千萬,歡聚時代董事長兼代理CEO李學凌親赴現場。

這一活動延續三天,每天從14點到晚21點7小時,一共有300+名人氣主播、200多檔原創節目在現場滾動出演並通過YY旗下平臺線上直播,在現場表演的就有百變女王崔阿扎、甜美貓系少女小潘潘、YY推出的全網現象級藝人摩登兄弟等重量級主播。與此同時,嘉年華現場還打造了以直播科技館為主題的近30個特色遊玩區,包括AR小遊戲、VR體驗館、魔音沙龍、ASMR零距離、搞事區、美食區、搭訕區、電競大蓬車等等。
YY粉絲嘉年華為何大受歡迎?
當初聽到YY朋友說他們計劃在中秋假期在瀋陽辦這個活動時,我是比較擔憂的,甚至有爆冷門的預感,一方面中秋假期大家都在休假,另一方面,瀋陽也不像北上廣深繁榮。不過後來的資料表明我當初的擔憂是多餘的。
YY公佈的資料顯示,2018粉絲嘉年華一共有1100+萬用戶線上線下觀看,同時線上峰值達155萬,人均觀看時長50分鐘,參與彈幕互動使用者數350w,一共傳送彈幕量超2200w,注意,這還只是主舞臺資料,不包括針對分舞臺、特色遊玩區的碎片化直播內容傳播資料,這組資料在直播行業中已算非常亮眼了。線下也同樣十分熱鬧,三天一共有25萬人到現場參加(不含燃放煙花時的人流),這個人流量跟年度大型車展相當。

從資料來看,YY粉絲嘉年華這個活動是很成功的,沒有出現我最初擔憂的冷清。縱向對比來看,今年的粉絲嘉年華規模也遠超去年。去年YY粉絲嘉年華在廣州長隆舉辦,一共有3.8萬粉絲到現場,直播線上觀看超過800萬。
為什麼中秋假期舉辦這樣一個粉絲嘉年華會如此受歡迎?瀋陽市民將其當成小長假的一個去處,是很重要的原因。直播行業一直有東北人佔據半邊天的說法,瀋陽作為東北重鎮,有著很強的主播資源。不過,更重要的是,YY粉絲嘉年華很好地利用了YY平臺的影響力,主播的號召力以及公會的組織力,進而呈現出強大的引流能力。

即便這一活動不在瀋陽不在假期,效果應該也不會差。瀋陽只是YY走出廣東的第一站,從今年走出廣東可以看到,YY不再將其當成一個品牌市場活動或者粉絲答謝活動,而是希望可以將其打造成一個類似於音樂節的娛樂活動IP。可預見,YY粉絲嘉年華未來會走向更多城市,歡聚時代董事長兼代理CEO李學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 YY會繼續在全國走一些城市,找到一些合適的地方,最終慢慢固定下來,將其打造為一個有品牌的節日。
YY內容生態從線上走到線下
不論是年度盛典還是粉絲嘉年華,對於YY來說最大價值就是將線上內容生態的影響力搬到線下,反過來又用線下活動來充實線上內容、提高線上影響力,實現滾雪球的效應。
截至目前,YY直播移動端月活使用者近4000萬;簽約星級主播數量超過150萬人,金牌藝人超過1.9萬;活躍公會多達4.2萬個,其中星級公會和金牌公會近3000個,YY已經形成了包括使用者、主播、公會和平臺的繁榮內容生態,不同角色在其中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線上線下結合的粉絲嘉年華,參與關鍵角色同樣來自於線上內容生態:觀眾、主播、公會和YY,YY搭臺、主播和公會唱戲、觀眾看戲,可以說YY粉絲嘉年華是YY平臺走向線下的又一個重要嘗試。
對於主播來說,YY粉絲嘉年華幫助其影響力從線上走到線下的同時,能力也通過線下表演進一步提升。 一方面,YY粉絲嘉年華提供了表演舞臺,讓主播走出房間走出背景牆走出手機螢幕,線上下最考驗鍛鍊表演者的舞臺場景表演,不只是可以提升影響力也可以提升創作和表演能力,粉絲嘉年華上主播表演的200多檔節目80%為原創節目,呈現出很強的創造力。另一方面,YY粉絲嘉年華給主播提供了與忠實粉絲親密接觸的機會,YY在嘉年華上為王冕、利哥、崔阿扎等10位YY人氣主播舉辦個人粉絲見面會,增強粉絲黏性,更好地服務忠實使用者的同時也給主播“寵粉”提供了平臺。

對於公會來說,YY粉絲嘉年華是他們輸出優質主播、幫助旗下主播提升影響力的機會,也是展現實力秀肌肉的舞臺 ,如果一個公會有大量主播在嘉年華出場就是公會實力的最佳證明,這有助於提高公會在行業的影響力,進而獲取更多優質主播。今年粉絲嘉年華在瀋陽舉辦,當地公會近水樓臺先得月,舞帝公會旗下主播超8000人,擁有粉絲超過1億,年打賞收入超過2.1億人民幣,是目前YY直播估值最高的公會之一,旗下主播在粉絲嘉年華上大量亮相,舞帝公會知名度大幅提升。
可以看到YY粉絲嘉年華,本質是將YY直播內容生態從線上搬到線下的方式,它讓YY平臺、主播和公會都形成了更強的影響力。與此同時,線下與線上結合也延伸出更多商業模式,比如線下品牌廣告。這一點跟傳統音樂產業從唱片走向演唱會再到音樂節的做法很相似。
使用者已不滿足於收聽數字編碼與電磁裝置轉換而來的聲音,在音樂上有更多的訴求,而這些訴求很大程度需要面對面才可滿足,因此音樂行業出現了很多O2O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趨流行的音樂節,如今已成為年輕人欣賞音樂、結交同好以及旅遊休閒的一個新去處,音樂節主辦方有門票和廣告收入,歌手有出場費和影響力,觀眾在音樂節不只是看演唱會聽音樂,而是享受一種全新的泛娛樂生活方式。圍繞音樂節也延伸出越來越多新玩法,比如音樂與科技跨界,音樂與旅遊結合,音樂與汽車結合等等。

YY嘉年華的野心是將音樂節的模式複製到直播行業,滿足直播泛娛樂化、線上線下結合以及直播場景化的趨勢,歡聚時代董事長兼代理CEO李學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達了這樣的初衷:
“YY我們這十年來一直做直播,引導了整個線上娛樂的潮流,其實我們上面有大量優質的內容,希望和線下其他品牌相互結合,互相推廣。做成一個高階音樂節的核心其實是有一幫有流量的人和你合作,同時你也向一幫人輸出流量,這樣大家都互利互贏,你的音樂節規模會越滾越大。”
從YY粉絲嘉年華看直播趨勢
從YY粉絲嘉年華的成功舉辦,也能看到直播行業的一些發展趨勢,當然,有一些探索三五年前就已出現,不過,當初只是零零碎碎的探索,今天則是真正意義上走向了規模化。
第一,直播泛娛樂化趨勢明顯。
相對於音樂而言,直播本身就有泛娛樂屬性,它不只是滿足耳朵的娛樂方式,同時有視覺、互動、遊戲等等關聯娛樂方式,成為人們獲取快樂、派遣寂寞、打發時間的新載體,線上線下結合的活動,則將這種泛娛樂特性發揮到極致。

比如YY粉絲嘉年華,線下有AR小遊戲、VR體驗館、魔音沙龍、ASMR零距離、搞事區、美食區、搭訕區、電競大蓬車等等30多個展區,整合了美食、遊戲、電競、社交等等娛樂方式,真正意義上將直播變成了泛娛樂的一個切入點,雖然線下各種活動都會通過直播呈現,然而很多娛樂方式本身已經與直播沒什麼關係了,直播成了連線不同的娛樂資源和觀眾的紐帶。
第二,線下流量風蔓延到直播。
直播平臺的競爭焦點是使用者時間,然而線上流量池的天花板已到也是不爭事實,新零售的趨勢是線下流量日益重要在電商行業的體現,各種嘉年華類線下直播活動興起則表明,直播行業同樣開始重視從線下獲取使用者注意力。一方面,讓使用者參與線下活動,等於將使用者在直播平臺花的時間從一天個把小時變為全天甚至數日;另一方面,直播使用者當前在整體網民中滲透率相對較低,線下活動會將更多人發展為直播使用者,實現拉新。
第三,直播平臺造節成趨勢。
一年一度的YY粉絲嘉年華,以及年度盛典玩法,跟天貓雙11、京東618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人工造節,人工將使用者注意力集中起來“辦大事”,電商行業是提高GMV、教育市場和普及新趨勢,直播行業造節則可以幫助主播和公會提升影響力,同時帶動平臺流量、使用者和營收增長。事實上,不只是YY有粉絲嘉年華和年度盛典,花椒、陌陌、映客、虎牙、鬥魚以及一直播等直播平臺都有年度盛典,以及像映客先生這樣的活動。
第四,網紅藝人化成為必然。
正如我在《“網紅”被重新定義,明星經濟正在發生變化》一文所言,曾經網紅和明星是涇渭分明的,網紅是低配版明星,部分明星可能是網紅,然而今天隨著移動媒體的日益重要,明星經濟正在變化,新一輪話語權正在更迭:網紅正在悄然取代明星的地位,接地氣,大眾化,善用移動網際網路,均是網紅的優勢,反過來,先知先覺的明星早已在網際網路上佈局且賺足了人氣和真金白銀,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

網紅明星化,不只是話語權的變化,也是能力的定位的變化,網紅一定要有更強的原創能力,更多元的表演能力,更多元的變現能力,多棲發展才能成為真明星,說到底網紅一定會藝人化,粉絲嘉年華這樣的活動本質也是在給網紅向藝人進化在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