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一年六批位元組跳動:這次是詐騙
近日,新華社的報道文章《使用者屢被騙,山寨賬號輕鬆過審,這個地方成網路詐騙新平臺?》,點名批評了在抖音等短視訊平臺上,犯罪分子借平臺實施的網路詐騙犯罪行為屢屢發生,全國多地公安機關已多次發出警示通報。而這,已經是抖音等今日頭條系產品今年以來第6次遭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央媒的點名批評了。
在這次新華社的報道文章裡,披露了全國各地公安機關通報的一批利用抖音等短視訊平臺實施網路詐騙違法犯罪的案例:9月,浙江警方釋出訊息稱,不法分子在抖音平臺以提供網路借貸、測試借貸信用分等為由釋出視訊實施詐騙,該平臺還包含大量假冒支付寶“山寨賬號”;11月,廈門警方釋出預警提示,廈門今年以來已發生38起藉助抖音平臺,以“免費領取手機”“免費領養寵物”等為由實施的網路詐騙案件,涉案金額25.5萬元,最年輕的受害人年僅14歲……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抖音上檢索發現,有多個使用者使用與“螞蟻金服”或“刺激戰場”相同的標識作為頭像。用“螞蟻金服”關鍵詞搜尋,結果出現“螞蟻金服”“螞蟻金服技術部客服”等與螞蟻金服公司標識、名稱完全一致的使用者,存在極大迷惑性。記者嘗試以“支付助手”為名稱,修改抖音賬戶資訊,同時使用支付寶官方標識作為使用者頭像,均無須任何稽核就能完成。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嘗試在抖音上使用支付寶官方Logo和“支付助手”設定頭像和名稱,獲得成功。
對此,新華社評論稱,短視訊平臺不僅沒有拿出為使用者做好“把關人”的誠意,個別平臺上甚至出現了網路詐騙的新花樣,究竟這些平臺是管不了,還是不願管? 平臺方不能只顧著向用戶精準推送營銷推廣資訊,也應考慮將先進技術用在為使用者甄別不法分子的操作上。任何平臺都有義務加強甄別並清除網路詐騙這顆社會毒瘤!
新華社點名批評抖音,既是央媒督促平臺方履行其應該擔起的社會責任,也再次暴露了部分平臺社會責任意識淡薄、為追求流量而放鬆稽核的現狀。以抖音等今日頭條系產品為例,這兩年由於內容低俗、三觀不正等問題,已經多次遭到央媒的點名痛批,但仍然是一邊道歉一邊再犯。
今年6月6日,由於旗下產品抖音的推廣廣告出現對英烈邱少雲不敬內容,今日頭條發表宣告致歉。但對於今日頭條的道歉,人民日報卻在官微上措辭嚴厲的評論稱:不是一道歉就風輕雲淡。而這,已經是人民日報今年以來第五次痛批今日頭條了。人民日報之所以如此“不相信”今日頭條的道歉,或許是因為今年以來,人民日報已經多次痛批今日頭條頻繁出現的各種重大問題和錯誤,今日頭條和張一鳴也多次發表致歉宣告,並進行多次整改,但結果卻總是“犯了改改了犯”。
此前的4月、5月,人民網曾經連續撰文從內容產出、演算法分發、創新等角度對今日頭條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批判,甚至質疑今日頭條的推薦演算法正走向創新的反面!面對問題和批評,4月11日凌晨,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發表“致歉和反思”。但是,在被人民日報四度痛批之後,今日頭條的整改尚未結束,今日頭條旗下的抖音竟然又發生了侮辱英烈邱少雲這樣的“致命的方向性錯誤”!儘管今日頭條的道歉很迅速,但其“前科”卻讓人民日報第五次對其進行了批評,質疑“這樣的道歉顯得廉價,更讓人懷疑道歉不過是金蟬脫殼的道具”。
除了抖音,今日頭條及其旗下其他產品今年以來也接連出現了一系列重大問題——今日頭條被央視曝光用“二跳”方式釋出虛假醫療廣告,今日頭條旗下的火山小視訊因播放低俗視訊被央視多次點名批評,內涵段子更是由於內容低俗等問題被廣電總局永久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