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學會組裝計算機是非常必要的
1. 組裝前的準備
知識準備:動手組裝微型計算機前,首先要了解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硬體各部件結構、效能和特點;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及常見故障處理;作業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工具準備:組裝微型計算機常用的工具有十字螺絲刀、尖嘴鉗等。
配件準備:選配組裝或升級微型計算機的各種相匹配的元件,注意各元件的質量、效能、外觀與內部結構的合理性。
軟體準備:作業系統的安裝盤、裝置驅動程式和常用軟體的安裝盤。
2. 組裝微型計算機的基本步驟
(1)在機箱內安裝好主機板,設定好主機板的各種跳線。
(2)在主機板上安裝CPU、記憶體條及其他各種介面卡。
(3)在機箱內相應位置安裝好電源、硬碟驅動器、光碟機等。
(4)連線好機箱內的各種連線和介面線。
(5)將主機箱與鍵盤、顯示器及其他各種外部裝置連線好,並檢查無誤後,接上電源。
(6)開機試執行,並進行必要的CMOS引數設定。
(7)對硬碟進行分割槽和格式化操作。
(8)安裝作業系統、裝置驅動程式和所需的應用軟體。
(9)使用微型計算機並進行相應的系統測試。
3. 組裝微型計算機時的注意事項
(1)用手接觸晶片時,要事先放掉身體上的靜電,避免靜電擊毀電子元件。
(2)安裝部件時,螺絲鬆緊要得當,插卡接線要準確,用力須均勻。
(3)各部件要防止碰撞和重壓,拆卸、安裝部件時,應避免安裝工具對部件的損壞。
(4)開啟主機電源前,應檢查微型計算機電源電壓是否與所接電源電壓相匹配。
(5)微型計算機處於通電狀態時,不可插拔各種插卡、元器件、接頭及電纜等。
(6)防止小金屬物體落入機箱內,開機時造成短路而損壞元件。
4. 組裝微型計算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