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死磕與理想主義的羅永浩,配得上一份尊重嗎?
來源:礪石商業評論(ID:libusiness)
作者:張軍智 本文已獲授權
1 錘子危機
12月27日,兩則關於錘子科技的訊息刷爆網路:一則是羅永浩持有的錘子科技股權,被湖南省瀏陽市法院凍結;另外一則是錘子科技被申請訴前財產保全,450萬銀行存款被北京大興區法院凍結。
關於錘子科技要“倒閉”或者“被收購”的訊息,近年來,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來。但磕磕絆絆的錘子卻屢屢化險為夷,倔強地熬了過來。特別是錘子科技去年拿到10億元的融資後,很多人都覺得錘子科技終於擺脫了生存危機,可以穩步向前了,但沒料到一年後,接連傳來的卻是錘子陷入困境的各種訊息:大規模裁員、資金鍊斷裂、債主圍樓、合作伙伴起訴、工資延遲發放、大量產品缺貨……這一次,錘子科技顯得“凶多吉少”。
同樣的行業,類似的場景,前有樂視、後有金立,現在是錘子,但和前兩者在公司陷入困境之後產生的網路輿論“重點”不同,伴隨錘子危機而來的是大量對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的嘲諷,“錘子涼了”“羅永浩慫了”“情懷不好使了”,甚至在知乎上,關於錘子目前的困境,都被戲謔成了“劇本”……
為什麼迎接羅永浩的是如此多的嘲諷?或許很重要的一點是羅永浩吹過太多的牛。例如:
“說實話,看著一群做電飯鍋出身的家電廠商,不會做使用者體驗,只能笨笨地拼硬體……在這樣的市場,我們稍一發力,就鶴立雞群了。”
“我們做兩到三代產品之後,滅掉蘋果是沒有問題,只要我們做成功了兩款產品,第三款產品一定是去北美賣的,我不滿足在中國做一個企業,沒什麼大意思。”
“接喬布斯的班是沒有懸念的,我現在拿不準的是將來能不能超越喬布斯,這個我還需要邊做事邊觀察。”
……
羅永浩一直不太欣賞他的前老闆俞敏洪,但在做事的“心法”上,他就顯得不如老俞“老道”。老俞曾經講過一段話,大意是,凡是一個人揚言自己要怎麼怎麼樣,大多結果都實現不了。老俞的意思是,這種吹牛的話要對自己說,不要給別人說,這是給自己打氣,是“攢人品”。
但羅永浩顯然做事的“心法”跟俞敏洪不一樣,“吹牛”是他的一種自我驅動方式。其中的邏輯類似網紅作家孔二狗被粉絲噴吹牛,他的回答:“是的,但吹牛×鼓舞了我的鬥志,讓我奮鬥至今。”
羅永浩走的是馬雲那條路,先把“牛”吹出去,吸引媒體和輿論的關注,最終獲得更多的資源。他缺錢、缺人,“除了恰如其分地吹牛×,他別無選擇”。
吹牛這條路,在成王敗寇的社會評價體系中,實現了就是英雄,實現不了就只能被視為忽悠。羅永浩吹過那麼多的牛,說過那麼多刻薄的話,如今錘子陷入困境,自然很多人“喜聞樂見”。
但梳理羅永浩的人生軌跡、奮鬥歷程,筆者卻有一種感觸:即使錘子手機最終真的失敗了,敢於追逐夢想的羅永浩也不應該被嘲笑。因為無論從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層面,還是羅永浩奮鬥的精神層面,以及善待創業者的社會角度去看,他都配得上一份尊重和包容。
羅永浩身上具備一些當今社會上稀缺的精神和品質。
2 較真的老羅
羅永浩江湖人稱“老羅”,老羅有句名言“我不在乎輸贏,我就是認真。”和很多人相比,老羅的認真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上小學時,同學們寫作文都是“五星紅旗飄揚在校園的上空”,只有他寫“五星紅旗耷拉在校園上空”。老師批評他譁眾取寵,他卻辯解說,作文是我寫給你一個人看的,怎麼能算譁眾取寵?
老師氣不過,把他叫進辦公室,狠批了倆小時,他被迫承認錯誤,結果改成了:“說來也怪,儘管校園裡沒有風,五星紅旗依然飄揚在校園上空。”女老師忍不住,把他胖揍了一頓。
20多歲時,羅永浩在延邊一家韓國人辦的培訓機構學英語。在初級班的考試中,他考了第一名。按照學校的宣傳,第一名會有三百元的獎金,不過當他去領獎金時,韓國校長卻告訴他,這個獎金不能給,只能從他學習中級班的學費里扣除。
羅永浩覺得這是“優惠”,是“打折”,與學校承諾的“獎金”不符,外加自己還沒決定讀中級班。但校長表示,設這個獎只是為了大家好好學習,給了現金,萬一學生們拿去抽菸喝酒就不好了。
雖然這的確是一種耍流氓的行為,但相信對大多數國人而言,這芝麻大點的事,也不會細究。不過碰到了較真的老羅,這事就沒完。
羅永浩先找到了當地報社,準備曝光這所學校欺騙學生的“惡劣”行徑,未果。為了討回公道,羅永浩又勇敢地走進了法院,可想而知,他被轟出來了。
不死心的老羅,又走進了法院對面的律師事務所。雖然他沒有錢給律師,但在1995年的中國,一個年輕小夥準備用法律手段解決幾百元培訓學校獎金的事,還是令律師大為“欽佩”。得到了律師義務指點後的羅永浩,重新殺回了法院,並對剛才轟他出去的人喊:“少廢話,給我拿一份表格。”
在一群神情愁苦的群眾後面排了三個小時的隊,聽著別人的冤情,對比自己遇到的不公,羅永浩實在沒有底氣在一群不幸的人中陳述自己那點“雞毛蒜皮的屁事兒”。在還有兩個人就輪到他時,他跑了。
雖然離開了法院,但羅永浩並不準備就此罷休。他決心穿著反映情況的T恤衫,打著條幅,敲鑼打鼓到街上“喊一喊”。為了不至於違反法律,他還寫了一份書面申請送到當地公安局。這事最終被同學捅給了羅永浩的父母,結果可想而知。
這並非羅永浩青年時期的不成熟行為,他就是這樣一個較真、認真的人。
2011年,羅永浩發現自己家的西門子冰箱關不嚴,他在微博上不斷髮聲,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和解決方案。羅永浩一氣之下,與很多媒體一起,在西門子中國公司門口砸了3臺冰箱,並自行打掃了衛生。
不久之後,他在海淀劇院召開了西門子“冰箱門”事件交流會,會上播放了他的調研視訊,並再次砸了20臺全國各地送來的西門子問題冰箱。這次事件後來演變成了中國西門子使用者聲勢浩大的集體維權行動。
最終西門子家用電器中國總裁蓋爾克承認冰箱質量確實存在問題,向中國消費者道歉,並採取措施予以解決。有媒體評論說,羅永浩砸下了跨國公司對中國使用者的傲慢。
投身手機行業後,羅永浩的“較真”精神,更是幾近吹毛求疵,這讓錘子科技的員工很是痛苦,但也極大地提升了錘子手機的工業設計和創意功能,成就了錘子手機和Smartisan OS(錘子手機系統)的美感及人性化體驗。
在中國“中庸”的文化環境中,一個過於“認真”的人,往往並不受歡迎。但筆者又忍不住想,在過往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產品在國外口碑不佳,CHINA甚至一度淪為“山寨”的代名詞,其根本原因不就是很多企業家缺乏這種“較真”的精神嗎?如今,我們社會提倡的“匠人精神”“追求極致”不就是這種對產品、對細節的“較真”精神嗎?
羅永浩的較真,是社會中一種寶貴的稀缺資源,這種精神,值得尊重。
3 跟自己死磕的老羅
由於自認為與中國的教育制度格格不入,又討厭學習代數、化學和英語,1989年,17歲的羅永浩在高二時就主動選擇了退學。但他說自己並沒有放棄學習,而是堅持自我教育,通過看一些雜書,“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基於“知識分子要活得有尊嚴,就得有點錢”的認識,輟學後的老羅篩過沙子、擺過舊書攤、代理過批發市場招商、走私過汽車、做過期貨,在1995年時還講過半年傳銷課,據說深受學員愛戴。但這些都沒讓羅永浩解決“溫飽問題”,直到1996年時,他偶然得知新東方的英語培訓老師年薪上百萬,不喜歡英語的他決定去當一名新東方老師。
為了學好英語,他先報讀了新東方。在學校,別人每天背單詞到凌晨2點,他就堅持到4點,實在熬不住了,就打個盹。夏天教室悶熱,持續的高溫和睡眠不足,幾乎大半學生都用紙堵著一個流鼻血的鼻孔,而羅永浩是兩個鼻孔都在流血。
上完新東方,他又在京郊租了間民房,把自己關起來繼續學英語。他怕自己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就買了100多斤二手勵志書放在門口。有時按捺不住想出去耍,他就隨手翻起一本,看到的大多是“不怕苦,吃苦半輩子;怕吃苦,吃苦一輩子”這樣的話,然後他就跑到廁所裡沖涼,對著鏡子扇自己兩耳光,再罵一句:真慫。鬥志被點燃後,他再拿起書繼續學英語。為了避免出門,他甚至把能外出見人的衣服都統統扔掉。
2001年,一個討厭英語的高二輟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經過三次試講,打動了俞敏洪,成為了全國最有名的培訓機構新東方的老師。
在名師薈萃的新東方,羅永浩很快成為GRE培訓領域裡最好的老師。5年後的2006年,當他離開新東方時,已經是學校年薪最高、知名度也最高的金牌老師。
聽過羅永浩演講的人,都很容易被其幽默風趣的表達,深刻的思想所打動。羅永浩也因此被公認是演講能力很強的一個人。很多人以為這是因為老羅天生口才比較好,還有人認為這是老羅幹傳銷講師時打下的底子。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老羅為了做好演講每次都要準備“逐字稿”。什麼意思?就是演講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反覆斟酌再經過反覆背誦和排練的,甚至每一個停頓、語調、眼神、手勢都經過了長時間的精心設計。
羅永浩對於演講的準備可謂是做得事無鉅細,在一次釋出會正式開場前,有人見他匆匆忙忙吃了幾顆預防心臟病的硝酸甘油,後來他對一位朋友說:“誰要能替我把釋出會講完,我分他一半股份。”
羅永浩並非喜歡演講,就如同他不喜歡英語一樣,但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能死磕自己,把不喜歡的事情幹到卓越的羅永浩,就更值得敬佩。
4 理想主義者老羅
羅永浩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當年選擇去新東方做老師,雖然是在高薪的誘惑下產生的動因,但真正讓他行動的卻是當時新東方的社會形象——一群理想主義者在一起共同創業。
羅永浩說,他對新東方有很多很好的嚮往。不過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後來看到新東方在理想主義外衣下的商業面目時,羅永浩就很是鄙視。這也是他離開新東方的根本原因,因理想主義而來,因理想破滅而去,雖然當時他的收入已經非常可觀。
羅永浩的理想主義氣質,在創辦牛博網時體現得更加徹底。牛博網是一家部落格類網站,這個網站沒打過廣告,不刪帖,沒有低俗內容,大部分文章都是嚴肅的社科類文章,但就是這樣一家“硬核”網站,卻迅速在國內躥紅,很短時間內日訪問量(PV)就達百萬人次。
牛博網在創辦後,對國內的重大公共事務保持了密切關注,山西黑磚窯事件後,牛博網組織為山西黑磚窯母親群體及獲救窯工發放過年紅包;汶川地震期間,牛博網短時間內就募集了上百萬賑災資金,羅永浩親自帶隊前往災區賑災……
2008年,《南方週末》在年底特別緻敬羅永浩和牛博網,評語是:“羅永浩創辦的牛博網正在成為一個意見領袖的聚集地,一個獨立、客觀且閃耀著智慧之光的意見平臺。對公共事務的持續關注與公民意識的堅持表達,使牛博網迅速區別於其他部落格網站,受到越來越多精英知識分子的支援……牛博網從未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缺席。”
牛博網後來雖然一度關閉,但牛博網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在重大公共事件中貢獻的力量與價值,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理想主義下的產物,依然可以做得有聲有色。
牛博網被關閉後,羅永浩重回教育培訓行業,他和朋友創辦了“老羅和他的朋友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老羅為所有員工購買了五險一金,所有的辦公軟體都用正版,“我要證明不耍流氓,也可以把企業做好。”他說。
羅永浩曾在錘子的新品釋出會上說:“錘子要改變世界,而不是賺幾個臭錢”。不瞭解羅永浩的人,或許認為這又是羅永浩譁眾取寵的信口雌黃,但對羅永浩稍微有認知的人看來,這絕對是他的心聲。雖然這心聲,很多人看起來有點假。
但仔細想來,如果他是衝著錢而來,他可以有更多更輕鬆的辦法,他的口才、文筆、創意、影響力……如果說早期沒有擺脫生存危機的羅永浩,還不得不在金錢驅使下,去做一些不太願意做的事的話(比如後幾年在新東方繼續擔任老師),那麼離開新東方後,已經功成名就的羅永浩,可以輕易將他上述的天賦和才能變現。
正如行業內人士評價:“明明可輕易成為一個偉大的人民教師、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和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傑出的媒體人和出版人、深受尊敬的青年導師、億萬富翁、一代傳銷大師,卻偏偏選擇最苦逼的做機行業,被我等屌絲和暴發戶看熱鬧和嘲笑。”
但他就選擇了做手機,因為這是他的興趣和理想。如果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誰會像羅永浩這樣做?
錘子近來遇到危機後,往常在微博上很活躍的羅永浩也很少發聲了,不過12月24日,他還是默默為一條微博點了贊。這條微博顯示,第三方測評機構選擇了魅族、小米、OPPO、vivo、三星、錘子等幾款手機,然後開啟其內建軟體,四天後統計通知欄收到的資訊數(通常是各種廣告提醒),錘子手機一條也沒顯示。
有評論說:“硬體不怎麼掙錢,軟體廣告是巨大的收入來源,乾乾淨淨掙錢不容易,錘子科技加油。”
羅永浩曾為他的理想主義式創業總結過一句話:“通過乾乾淨淨地賺錢讓人相信乾乾淨淨地賺錢是可能的,通過實現理想讓人相信實現理想是可能的,通過改變世界讓人相信改變世界是可能的,即使是在中國。”
在充滿爾虞我詐的商業社會中,這份理想主義的精神和情懷,值得尊敬。
5 錘子科技令人尊敬
從羅永浩2012年創辦錘子科技以來,在過去6年,羅永浩和他的錘子手機歷經磨難,有人說,造手機可能遇到的坑,羅永浩幾乎都踩到了。先是定價問題,後是品控問題,接著又是產能問題、供應鏈問題……如今錘子又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但這並不代表錘子手機很爛,恰恰相反,錘子手機的很多設計與功能,市場口碑極高。
錘子釋出的第一款手機Smartisan T1,就憑藉一流的設計,獲得了2015年第62屆iF設計獎含金量最高的金獎。當年連蘋果都沒拿到這個獎,這也是國產手機第一次獲得該獎項。2017年,錘子釋出堅果PRO時,又創新性地把雙攝像頭,做成一大一小,這被媒體評價為迄今為止最漂亮的雙攝像頭設計。而錘子手機把後置指紋與LOGO融合,也令市場一片讚歎。
創業6年來,錘子手機為手機界帶來了眾多耳目一新的產品,例如錘子作業系統Smartisan OS對手機操作邏輯的重構和簡化就備受好評。很多錘子使用者都表示,錘子手機的作業系統是最好用、最美觀的安卓系統。
錘子還推出了一系列極其易用的軟體,如:錘子便籤、Big Bang、One Step、無限屏、閃念膠囊、子彈簡訊等等。錘子科技在易用性和人性化設計上的創新總能引起市場一片叫好之聲。但叫好並不叫座,其中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述。但有一點,錘子之所以走得艱難,很重要的原因是“缺錢”,在動輒幾十億,上百億投入的手機行業,羅永浩是拿著900萬進來的。如今在一個頭部企業集中趨勢愈發明顯的市場,體量小的錘子手機缺乏對供應鏈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而在激烈競爭的手機市場,錘子的品牌不足以支援足夠的溢價,規模的限制又難以降低成本.
小規模的錘子能走到今天,本身就是個奇蹟,而在過去6年中,錘子取得的成績,以及給中國手機行業帶來的創新和推動,也足夠令人尊重。
6 結語
創業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無論是馬雲、馬化騰、還是劉強東,幾乎都面臨過“一口氣喘不上”就成為失敗者的時刻。有資料表明,在中國創業成功的概率不足1%,而失敗的概率是99%,如果從統計學的角度去看,只有“傻子”才會去創業。但一個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恰恰需要一批批的“傻子”前赴後繼,投身其中。
羅永浩本應該有無數種過得更輕鬆的方式,他卻選擇了一條極為艱難的路。就像他所說的那樣:“有的鳥來到世間,是為了做它該做的事,而不是專門躲槍子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