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力優勢已失去 不斷上漲的人力將逼迫傳統倉庫轉型
中國人力優勢已失去,逐年上漲的人工成本以及逐漸下降的勞動力人口,正在讓中國企業感到頭疼,特別是中國傳統倉庫嚴重依賴低勞動力成本,如今的局勢對傳統倉庫管理企業來說,未來只能往智慧倉庫轉型,減少對人力的依賴。
按照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給出的資料:中國80後人口為2.28億,但是00後人口就降到了1.2億。00後比80後少了一個億。
2016年1月統計局釋出的資料顯示:2015年末,中國16歲到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9.11億人,比2014年末淨減少487萬人。這也是勞動年齡人口連續第4年出現下降。前3年勞動年齡人口的淨減少幅度分別為345萬、244萬、371萬。就這幾年的資料來看,中國勞動力人口減少超1000萬人以上,所以直接反映到經濟上就是導致中國勞動力成本急劇上漲,而且今後只會更加嚴峻。
中國大部分倉庫都處在非常原始的階段,嚴重依賴低勞動力成本,通過人力來回搬運貨物,但隨著勞動力成本的逐年上漲,目前已經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所以傳統倉庫往智慧倉庫轉型已經是必然。
深圳市井智高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井智機器人)CEO 彭銀華說:“目前市面上已經存在搬運機器人(AGV)、無人叉車、分揀機器人、複合型機器人等多種裝置,這些裝置都是傳統倉庫往智慧倉庫轉型不可或缺的裝置。”
圖:井智機器人搬運機器人
“井智機器人研發的搬運AGV裝置目前在國內智慧倉庫應用已經很完善,同時井智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定製重達1噸的貨物搬運及移動,通過和倉庫的管理系統對接,可實時監控倉庫庫存及裝置執行狀態,實現智慧化倉儲管理。”
“無人叉車可實現貨物堆高及移動,對於傳統叉車而言,無人叉車可實現無人操作,自主移動,智慧避障,貨物搬運及堆高等操作,幫助優化無人倉儲的出入庫管理,同時減少人工投入避免工傷的意外情況。”
“交叉帶分揀機及斜輪分揀機可實現產品的快速移動及分類,通過3D視覺識別系統,重量稱重系統進行分類管理,最大限度的節省人力。”
近年來全球發展最為迅猛的電商公司一大半都是在中國,某些電商集中地早已開始引入智慧化倉儲系統,通過搬運AGV、分揀AGV可大幅度提升零售揀貨區的工作效率,同時引入立體庫裝置,通過交叉帶分揀機、斜輪分揀機、穿梭車、無人叉車等裝置,打造無人化智慧倉儲裝置,提升倉庫的吞吐量。
根據新華社最近報道,上海某物流倉庫舉行了一場人機比賽,六輛無人駕駛叉車與六位資深叉車駕駛員在入庫、出庫兩大環節展開較量。在排程系統的統一指揮下,由無人駕駛叉車組成的車隊平穩行駛、默契配合,最終,憑藉3米/秒最高行速,以及良好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安全性,無人車隊勝出。
人機對戰背後,高科技對傳統物流行業進行改造,令後者變得越來越高效,越來越智慧。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將推動智慧倉庫往更高階的智慧倉庫發展,在智慧倉庫生產計劃作出後,自動生成物料和人力需求,檢視存貨單和購貨單,規劃並完成物流。如果物料不夠,無法滿足生產要求,系統會自動推薦修改計劃以便生產出等值產品。
當然,傳統倉庫轉型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需要逐步往智慧倉庫轉型,未來中國傳統倉庫將面臨兩種局面:一種是被淘汰出局;另一種是資本實力雄厚的企業往智慧倉庫轉型。未來智慧倉庫需要的是具備高素質技能的人才,簡單重複的勞動將會由機器人替代或協助去完成。打造智慧倉庫將會擺脫對低端勞動力的依賴,這也是中國企業迫切需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