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法亟待深化普及
來論
豐收
據報道,還有不到一週時間,《電子商務法》將正式實施,將對規範當前網路消費中大量存在的質量安全、虛假宣傳、網路售假、刷單炒信、物流滯緩以及隱私洩露等問題起到關鍵作用。但是,中消協12月26日公佈的調查報告卻顯示,還有高達42.2%的受訪者不知道這部保護網購愛好者的法律。
商務部發布的《2017中國電子商務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萬億元。從今年“雙11”主要電商平臺交易額再次重新整理紀錄來推測,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還將再創新高。然而,在交易額不斷重新整理的同時,圍繞電商的虛假折扣、刷單炒信、砍單殺熟、推諉扯皮等問題依舊不少。
即將實施的《電子商務法》,從多個方面規範了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行為,為網購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但讓人略感意外的是,一部即將實施的法律,竟然有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而在知道的人群裡,也僅有52.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瞭解”。
《電子商務法》是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這部新法律實施要想達到理想效果,讓紙上法律條款變成現實有效約束力,關鍵在於法律普及程度。對電子商務經營者來說,僅知道這部法律是不夠的,只有非常瞭解才有望依法經營。從網購使用者角度而言,只有知道、瞭解這部法律才能懂得維護自身權益。所以,當務之急是採取多種方式普及這部新法律。
之前,一些地方雖然在線上線下積極普及這部新法律,但從調查情況來看效果有限,還需要更多有效的普法手段。建議有關方面考慮從電商平臺入手普及法律。一方面,平臺可以對入駐商家進行法律宣傳。另一方面,可以在新使用者註冊時,提示使用者及時瞭解《電子商務法》,或者在使用者進入電商平臺首頁時,平臺通過普法廣告自動提醒使用者瞭解這部法律。
電商平臺無疑是電子商務交易的中介和基礎,而這部法律是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要素,所以,各家電商平臺應該在普及這部法律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電商平臺在普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相信這部法律會很快被更多人所瞭解,有助於電商行業儘快提升規範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