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Gazer深度研究】Tezos:先發優勢趨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硬分叉問題 (2)
特別說明:本報告完成後,Tezos官方Twitter於9月14日釋出推文稱,主網將於週一上線(9月17日)。截止報告發布時,Tezos官方網站未見與主網有關的資訊更新,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主網上線後的執行狀況。
- Tezos最早於2014年提出,在當時改進的PoS共識、自我修正(鏈上治理)、形式驗證等思想具有先進性,但在當下提出這些思想的專案已經比較普遍;
- Tezos官方的資訊披露極其有限、陳舊,甚至像團隊資訊這些最基本的資訊都無從查證,諸多資訊只能從非官方社群獲取,但社群有一批忠實粉絲;
- Tezos最重要的特點是自我修正(鏈上治理)和形式驗證,但其開發語言Ocaml和智慧合約語言Michelson均比較小眾。目前情況是,自我修正和形式驗證都還沒有真正開始施行;
- Tezos曾經是明星專案,並且募集到大量資金。鑑於目前區塊鏈專案還都未落地,如果後期開發能實現當初的設計構想,那麼Tezos專案還有機會。
TokenGazer觀點:
Tezos專案的自我修正(鏈上治理)和形式驗證等思想在專案提出之初具有先進性,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專案成果遲遲沒有落地,目前競爭對手日益增多,當初的先進性日漸變得普通。其團隊資訊在官方網站和白皮書上均未提及,且團隊內部之間多次發生激烈矛盾,管理非常混亂。建議投資者謹慎投資。
3.同類型專案對比
Tezos的競爭目標是以太坊及其他公鏈,我們將Tezos與以太坊進行對比。
4.專案基本情況評估
Tezos專案創始人Arthur Breitman在Linkedin網站上沒有找到任何資訊,在其它網站上查到Arthur Breitman曾經是摩根斯坦利僱員。其它主要成員的資訊如下:
4.1 團隊
Tezos專案的官方網站和白皮書上沒有任何關於團隊和顧問的資訊,在區塊鏈專案中,這種情況非常罕見。TokenGazer團隊只在GitLab網站上找到團隊相關的資訊[14],團隊共有31名成員,其中管理人員4名,運營人員5名,開發人員22名。
Tezos專案創始人Arthur Breitman在Linkedin網站上沒有找到任何資訊,在其它網站上查到Arthur Breitman曾經是摩根斯坦利僱員。其它主要成員的資訊如下:
4.2 眾籌情況
2017年7月,Tezos專案進行眾籌,共募集約2.3億美元的加密數字貨幣。初始代幣供應總量為763306929.69XTZ,其中眾籌參與者持有總量為607489040.89 XTZ。初始成本約為0.000167~0.0002 BTC/XTZ,按當時的幣價換算成人民幣約為2.9~3.5元。目前,Tezos主網還沒有上線,XTZ目前屬於ERC20代幣。
4.3 社群
Tezos專案社群熱度統計如下表所示:
Tezos專案始於2014年,屬於較為早期的專案。目前沒有官方Telegram電報群,Twitter社群目前的粉絲數為37,424人,推文數量604篇,超過了二級市場中91.91%專案的Twitter人數。具體如下圖所示:
EOS當前Twitter粉絲數為188,858,推文數量為1,155。相比EOS,兩者Twitter社群人數不在同一個量級。Reddit上的粉絲數為9,716人,166篇推文,而每篇文章的熱度並不是特別高。舉例來說,Reddit上的最新推文更新於7天之前,此推文目前沒有評論。
綜上,TokenGazer團隊認為,Tezos社群熱度是二級市場上比較高,但是相比EOS還有一定差距。
Tezos官網中提供了GitLab的連線,最新一次更新時間為2018.08.31。同時,GitHub中Tezos也有10個程式碼倉庫,最新更新時間為2018.07.05。對比GitHub和GitLab中提交程式碼的內容,GitLab程式碼庫更為全面和及時。
其中,Commit指的是Git程式碼庫中累計提交程式碼的次數,Star為累計點贊人數,Watch為累計關注人數,Fork為累計程式碼分流次數。由於TokenGazer目前並無GitLab資料庫,GitHub和GitLab的性質又相差不大。
我們將Tezos在GitLab上的累計程式碼提交次數2,360次,與TokenGazer二級市場GitHub程式碼庫資料比較,從而判斷Tezos Git程式碼庫活躍度。隨機抽取二級市場中250個區塊鏈專案的GitHub程式碼庫活躍度資料。具體如下圖所示:
Tezos專案在Git上累計提交程式碼次數為2,360,超過了二級市場上66.33%的專案,程式碼庫開發人數為38人。程式碼提交次數處於二級市場平均水平,最新一次程式碼提交為2018.08.31,此後沒再更新。Tezos程式碼更新頻率約為4-5天更新一次,EOS程式碼庫頻率約為1-2天。
綜上,TokenGazer團隊認為Tezos在Git上提交程式碼次數處於二級市場平均水平,其更新頻率也遠低於EOS,主網上線能力存在一定風險。
4.4 路線圖
目前,Tezos官方網站和白皮書上並沒有任何與路線圖相關的資訊。考慮到Tezos專案經歷的種種挫折以及技術架構的調整,投資者必須警惕路線圖缺失的影響。
5.投資板塊分析
Tezos專案屬於公鏈板塊,從圖中可見,公鏈板塊不論是對美元還是對ETH,ROI表現都非常優秀。公鏈板塊是一個較好的投資標的。需要說明的是,Tezos專案目前存在重要資訊缺失的問題,並且公鏈專案的競爭十分激烈,最終能夠勝出的可能只有少數,因此投資需要密切關注專案進展情況。
6.總結
Tezos最早從2014年提出,在當時改進的PoS共識、自我修正(鏈上治理)、形式驗證等思想具有先進性,但在當下提出這些思想的專案已經比較普遍,Tezos將遇到DFINITY、Cosmos、Ekiden等眾多明星專案的激烈競爭。2014年至今,Tezos的設想並沒有真正落地,當初的先進性在競爭對手日益增多的當下日漸變得普通。
Tezos官方的資訊披露極其有限、陳舊,甚至像團隊資訊這些最基本的資訊都無從查證,諸多資訊只能從非官方社群獲取,可能是Tezos初期影響力很大以及早期粉絲收益較多,社群內有一批活躍的忠實粉絲,社群內的資訊豐富程度遠遠超越了官方,但是由於缺乏官方渠道,社群資訊的不排除有諸多誤解。
Tezos最重要的特點是自我修正(鏈上治理)和形式驗證,但其開發語言Ocaml和智慧合約語言Michelson均比較小眾,參與Tezos網路需要學習新語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開發門檻和自我修正的難度。目前是情況是,自我修正和形式驗證都還沒有真正開始施行。
Tezos的最初設想是一條不斷進化的公鏈,如2.1和2.5章節所述,其仍存在初始分配、中心化、治理、硬分叉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官方都沒有給出太多解釋。
TokenGazer團隊認為:當一個社群內部發生較大分歧、或者社群成員的價值觀有很大不同時,強行把社群成員聚集在一起(即不發生硬分叉)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例如BTC與BCH發生硬分叉之後,兩個團隊都可以按照自己不同的理念去改進和發展理想中的區塊鏈技術,如果當時兩個團隊還是聚集在一起,那麼發生矛盾激化反而會阻礙社群的持續發展。
Tezos專案的自我修正(鏈上治理)和形式驗證等思想在專案提出之初具有先進性,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專案成果遲遲沒有落地,目前競爭對手日益增多,當初的先進性日漸變得普通。其團隊資訊在官方網站和白皮書上均未提及,且團隊內部之間多次發生激烈矛盾,管理非常混亂。建議投資者謹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