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AI不能沒底線,做廣告還需謹慎
作者:大頭,首發: ofollow,noindex"> 廣告線人
昨天,百度推出了一支關於智慧地圖的廣告。
大致的思路就是把百度地圖背後的人工智慧表演出來:
《八級地震》
設定是這樣的,一個路痴女孩要去一家咖啡館,但沒能找到方向。
隨著女孩旋轉手機找方向,百度地圖背後的AI人也被晃暈。
千鈞一髮之際,AI人呼喚女孩開啟百度地圖的新功能:AR實景地圖。
粗看之下,略有新意,好像是給了路痴們一劑良藥。
但這劑藥的副作用太大——為什麼?我們來看這張圖片:
萌妹子的臉出現在AI們的大螢幕上,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百度調取了你的攝像頭隱私,在沒有詢問你的情況下。
想起半年前李彥巨集在高層論壇上說的話:中國人對隱私問題不敏感,他們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
中國人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
用個翻譯軟體調取定位許可權,用個地圖軟體調取攝像頭許可權,中國人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說這句話的時候,你問過中國人的意見了嗎?
更可怕的是,他不但把你的隱私放進了資料庫,他還賤兮兮地跑過來告訴你:我偷到你的隱私了喔!
你上網查個小病,下次開啟百度就全是推薦醫院;
你上網搜個衣服,下次開啟百度就全是情趣內衣。
這一次你為了便捷性妥協了,那麼下一次你就會因為更便捷而沒有隱私可言。在資料庫的眼裡,你只能徹底淪為一串程式碼。
你用AR實景找到了路,卻因為隱私丟失了回家的路——百度,終於知道你家在哪了。
同樣是人工智慧的擬人化,英語流利說最近的廣告就讓人眼前一亮:
《誓把人類的英語提上去》
這支廣告中,在看到這張海報時,AI人發表感慨:這簡直是包身工啊,而且人類以為我們是低等的機器人嗎?
經過另一個AI人的改造之後,海報變成了下面的模樣:
相比上一個百度地圖的AI人廣告,這一支給人更親切的感覺。我發現了其中一個原因:
中國人含蓄內斂,不好意思請教老師,流利說的廣告讓AI人切實解決這個需求,用資料和演算法來實行定製教學。
換句話說,AI人雖然調皮,但一心教育人類。
而百度地圖裡的AI人,似乎站在了人類的對立面,他們甚至說出“人類的空間思維啊,真是感人”這樣的話,我們看了之後又怎麼會感到舒適呢?
人工智慧應該更多的幫助人類,而不能作為企業賺錢的工具。因為無論人還是人工智慧,都只有一顆心,善惡也僅在一念之間。
除了宣傳其新功能AR實景地圖,百度地圖還有第二支廣告。
《演算法官的關懷》
今天主人公搭出租車,AI人就閒到打撲克。
而主人公此時正被堵在前往機場的路上。
此時演算法官打算給主人公一點“關懷”:但我們可以在情緒上開導他嘛,咱們讓他看到哪幾個路段堵、堵多久、為什麼堵,還要讓他實時重新整理、動態追蹤,讓他在掌控全域性之中,徹!底!認!命!
先不說這個功能的場景設計有多牽強,光是想一想如果你是那個主人公,氣就不打一處來。
試想,我被堵在路上,看著車以蝸牛的速度向前移動,飛機就要趕不上了,我如此無助,如此糟心——
但是此時,百度地圖卻告訴我要讓我在掌控全域性中徹底認命?!
excuse me......我可以做的,就只有把這個軟體當場解除安裝了!
再回看第一集廣告裡的AR實景地圖,好像也同樣經不起推敲:明明是隻有一條直行的路,女主非要在原地打轉,導航也非要標一個轉彎。
真正的路痴,可能和看不看得懂地圖沒有關係吧。
泰式廣告向來是廣告業的標杆,但是泰式幽默的披風下往往藏著精緻的生活邏輯。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和生搬硬套,是一定不會讓人有使用慾望的。
數英使用者原創,轉載請遵守規範
作者公眾號:廣告線人(ID: inform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