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雲胡利明:構建智慧金融需要做好“加減乘除”法
12月15日,騰訊金融雲總經理胡利明在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金融雲已經在金融各領域中得到不斷應用並體現出價值,雲上金融已經成為了行業的廣泛共識。金融機構要應對獲客效率低、風控壓力大、服務體驗待優化、服務渠道偏單一等共性挑戰,還應該進一步藉助雲端的科技能力,做好“加減乘除”法,加速構建無處不在的智慧金融服務。
(胡利明發表演講)
胡利明介紹,“加減乘除”法分別對應營銷、風控、服務和渠道四個環節。
其中,“加”是幫助金融機構獲客、留客,擴大業務的規模。基於網際網路應用場景與金融服務需求之間的相關性,騰訊金融雲基於騰訊營銷大資料能力,通過自研廣告演算法模型實現精準的人群定向、擴散和推薦,能夠讓金融機構在騰訊豐富的應用場景與使用者之間加強連線。
“減”是幫助金融機構打造智慧風控體系,降低風險。網際網路場景下面向小微企業及個人的金融業務對於風控提出了更高的挑戰,騰訊雲基於積累20年的業務安全大資料,通過與第三方資信以及央行等權威機構資料做結合,藉助大資料以及AI處理的能力,幫助金融機構構建智慧風控引擎,有效降低金融風險。
“乘”則代表著通過AI技術能力來實現服務效率的倍增。目前,騰訊雲既提供語音、機器視覺、文字識別等各類基礎的AI能力,也在結合金融業務場景,打造營銷機器人、客服機器人、智慧投顧、智慧投研等AI應用類解決方案,以產品化的形式將AI能力嵌入到金融服務的整個流程當中,讓金融機構實現效率倍增和服務體驗的提升。
“除”則是將金融業務化整為零的改造,使之能夠嵌入到開放金融場景之中。針對金融機構打造開放式金融和場景金融的訴求,騰訊雲提供分散式雲架構體系,對業務IT需求進行模組化處理,並在上層提供“金融+場景”的解決方案,能夠讓金融業務進行原子化、API化,並快速地嵌入到金融機構合作的場景之中。金融服務的渠道因此得以大大豐富。
胡利明認為,國內的智慧金融正在從金融科技階段向智慧化階段演化,前者主要表現為金融行業對雲端計算和大資料技術的應用,後者則意味著AI處理能力逐漸貫穿於業務的各個環節。“未來,金融行業都將在雲端用人工智慧的方式來處理金融大資料。騰訊雲也將始終做好金融機構的親密助手,幫助金融機構加速實現數字化轉型。”
據瞭解,目前騰訊金融雲服務的金融客戶已經超過6000家。其中包括150多家銀行、40多家保險公司、20多家證券公司。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等知名金融機構都是騰訊雲的客戶。
此外,騰訊雲還打造了覆蓋深圳、香港、上海的三地八中心等保四級高規格金融專區,90%的新籌保險公司都選擇在騰訊雲金融專區構建業務。
——————————
王小琉(個人微信wangxiaoliu203406),微信公號“王小琉”。科技專欄作者,前中央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