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被逼出來的科技佈局
“臥薪嚐膽”一年,我愛我家放出了大招——與微軟達成合作。這距離我愛我家想要將自己打造成“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更近了一步。
這可能是個被業績壓力逼出來的科技佈局。
兩年多前談收購時,我愛我家曾做出了三年期的業績對賭承諾。不過,從2018年的淨利潤走向曲線看,我愛我家業績達標是有一定難度的。眼看著2019年已經來到,對賭協議期將至,我愛我家的壓力可想而知。
聯姻微軟 房產中介第一股放大招
現在的地產圈,不做點網際網路業務都不太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早在2016年,富力地產首次亮相蘋果開發者大會,首次有中國地產商加入蘋果Homekit;世界家居行業巨頭宜家也在2018年末宣佈與小米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全系智慧照明產品將接入小米IoT。此外,標榜自身“科技屬性”的房企更是數不勝數。
我愛我家也致力於將自己打造成“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1月8日,我愛我家與科技巨頭微軟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大資料等當下熱門技術在備忘錄中被提及。微軟表示,將為我愛我家及其關聯公司提供多方面技術支援,同時我愛我家將基於微軟相關技術在房地產經紀領域構建解決方案。
公告顯示,具體的合作內容包括四點,包括客戶關係管理平臺構建、雲平臺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技術支援、企業級資料及AI應用的諮詢和支援、構建DevOps開發運維體系。
通俗講,這幾項技術將支援我愛我家實現網際網路中海量大資料的採集分析,搭建AI客服和“房-客-人”立體畫像等智慧化互動系統。
分析人士稱,平臺整合及資料共享,打破各業務板塊間的壁壘對於我愛我家這類資訊高度分散且不對稱的公司來說至關重要。
我愛我家則表示:“此次合作的目標是為了幫助我愛我家進行數字化和人工智慧化轉型。”
兌現期至 “曲線上市”三年承壓
“曲線上市”的我愛我家已經步入業績對賭期,一切關於業務和人事的變更都顯得有些意味深長。與獲得微軟技術加持同時發生的,還有我愛我家集團高管的重大調整。
我愛我家的業績對賭協議始於2017年12月,彼時昆百大A完成收購我愛我家84.44%股權;2018年5月,昆百大A正式更名為我愛我家,後者實現“曲線上市”。
在提出收購議案時,我愛我家曾向股東承諾,公司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實現的扣非淨利潤累計分別不低於5億元、11億元、18億元。
我愛我家2018年4月釋出的過渡期損益專項審計報告(此時雙方業績尚未並表)顯示,2017年,我愛我家實現淨利潤5.31億元,同比增長63.41%。對賭第一年,業績達標。
第二年,也就是2018年,尚無公開的全年利潤數字。從我愛我家之前的財報看,其2018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分別是1.46億元、3.29億元、5.02億元,同比增幅905.66%、1189.71%、986.29%,對全年業績預告的表述,則是“2018年1~12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不確定”。
我愛我家近年淨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
從去年的淨利潤走向曲線看,我愛我家業績達標是有一定難度的。眼看著2019年已經來到,對賭協議期將至,我愛我家的壓力可想而知。
“鎂刻地產”記者留意到,此次調整職位的兩位高管,原北京我愛我家總經理高曉輝和原我愛我家北京公司副總經理、相寓總經理劉洋,均是我愛我家基層業務員出身,一步一步走到高管位置,這似乎也在用另一種形式詮釋我愛我家的重壓。
上市可以為我愛我家帶來更大的融資空間,但三年超高利潤的承諾,也令這家企業不得不向資本低頭。胡景暉在離職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我愛我家上市有上市的好處,但不好的地方是容易被資本綁架。”
去年貝殼找房的“橫空出世”,令線下地產中介聯盟出現了巨大分化。鏈家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強勢進擊也讓我愛我家們備感擔憂。
鏈家把自己定位為網際網路公司,而我愛我家則希望成為一家“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鏈家把好幾年賺的錢幾乎都給了IBM,用以打造“樓盤字典”,後來又做了鏈家網。而我家我家則是在獲得資本加持之後,才終於有了大幹一場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