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院投資解讀系列文五:營利渠道篇
上世紀80年代,民營醫院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時隔20年,民營醫院才開始有營利性與非營利性之分。2000年2月,國務院體改辦、衛生部等八部門聯合制定《關於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建立新的醫療機構分類管理制度,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
“營利、非營利”是根據醫療機構的性質和目標所做的區分。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的區別在於經營所獲利潤的用途不同: 營利性機構可將利潤用於分紅,而非營利性機構必須將利潤用於本機構的再投入。 從經營結果來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只要注重經營管理和提高效率,同樣能帶來盈餘(或利潤)。因此,非營利性機構並不代表“沒有利潤、不賺錢”;營利性機構也不代表“有利潤、一定賺錢”。
在我國,公立醫院均為非營利性醫院,而民營醫院則有營利性與非營利性之分。與此同時,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政府在《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引導非公醫療機構向高水平、規模化方向發展,鼓勵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
在發展優質醫療服務及建立專業醫院管理集團過程中,該政策為非公醫療機構提供指引。在後續實施過程中,發展專業的醫院管理集團同樣被寫入了《中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年至2029年)》,這表明發展醫院管理集團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項明確的醫療計劃,同樣也是社會資本投資的主要醫療領域之一。
那麼,醫院管理集團實現營利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億歐大健康從四類營利渠道出發,結合康寧醫院、華潤鳳凰醫療、康華醫療、華夏醫療等實際案例進行剖析,探討其中的營利邏輯。
渠道一、醫院本身靠“開源、控流”運營管控創造利潤
典型案例:康寧醫院
自有醫院運營收入是康寧醫院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2018年上半年,康寧醫院實現營收3.57億元,其中醫療業務收入為3.43億元,自有醫院運營收入為3.31億元,自有醫院運營收入佔醫療業務收入的比例提升至96.5%。可見,康寧醫院主要靠自有醫院運營管控創造利潤。
近年來,康寧醫院自有醫院業務快速發展。截至2018年6月30日,康寧醫院自有醫院增至13家,運營床位數增至4180張。按照醫院成立時間早晚,康寧醫院2018年上半年主要的發展有:
第一、杭州慈寧醫院、杭州怡寧醫院和路橋慈寧醫院三家新醫院相繼投入運營;
第二、2016年以後開業的臨海康寧醫院、老年醫院、衢州怡寧醫院、平陽康寧醫院和深圳怡寧醫院等次新醫院業務處於快速爬升階段。除深圳怡寧醫院外,其他四家醫院於2018年上半年均已實現營利。
2018年上半年,康寧醫院自有醫院運營收入較2017年同期增加1.04億元,主要是由於臨海康寧醫院、老年醫院、衢州怡寧醫院和深圳怡寧業務發展較快,上述四家醫院報告期內貢獻收入0.80億元。
第三、溫州康寧醫院新大樓投入使用後,中高階患者比例逐步增加,帶動集團住院平均每床日開支有所增長;青田康寧醫院和樂清康寧醫院的服務量相較去年同期亦有穩定增長;只有永嘉康寧醫院和蒼南康寧醫院由於擴充套件空間受限使得業務增速放緩,不過蒼南康寧醫院正在實施的遷建專案預計將新增300張床位。
渠道二、醫院管理集團靠收取管理費、供應鏈管控實現營利
典型案例:華潤鳳凰醫療
華潤鳳凰醫療管理和運營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共計110家(即擁有舉辦權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加上依照IOT模式管理和運營的醫院,而公司按此有權向各家醫療機構或其舉辦人收取管理服務費(該收費主要依據管理醫院和診所的收益及/或收支結餘的百分比計算)。
另外,華潤鳳凰醫療根據與一家第三方供應商簽訂的區域藥品供應鏈一體化管理體系合作共建協議,以旗下六家醫院為最終服務物件,與該供應商合作建立區域藥品供應鏈一體化管理體系,提供建立區域藥品供應鏈管理平臺、優化藥品庫存及物流管理、開展供應鏈融資等服務並按照相關藥品採購額的一定比例收取醫院供應鏈管理服務費。
2018年上半年,華潤鳳凰醫療的醫院管理服務的收益為2.12億元,同比增長30.5%,而有關的增長主要是受益於期內供應鏈的進一步整合導致供應鏈服務費收入增加。
渠道三、通過規模化擴張(收併購與新建)增大體量和規模
典型案例:康華醫療、華夏醫療
1、康華醫療
2018年上半年,康華醫療成功收購安徽樺霖57%的股權。安徽樺霖直接及間接持有國內若干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舉辦者權益,包括中國安徽省一家二級康復醫院、一家一級綜合醫院、九家殘疾康復中心及一家職業培訓學校。
此外,康華醫療還訂立收購協議收購眾聯心血管醫院60%的股權。收購於2018年7月31日完成,眾聯心血管醫院成為康華醫療的非全資附屬公司。
2、華夏醫療
華夏醫療分別於中國重慶市、嘉興市、海珠市及北京市營運四間綜合性醫院,主要從事提供綜合性醫院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醫院病房、手術室、整容手術、面板專科以及身體檢查和體檢。其收購九龍醫院、曙光醫院及北京同濟分別於2014年9月、2007年10月及2016年9月完成。
渠道四、通過上市實現資本回報
典型案例:康健國際醫療、 華夏醫療 、愛爾眼科 、泰和誠醫療 、華潤鳳凰醫療、和美醫療、康寧醫院 、瑞慈醫療、康華醫療、新世紀醫療
億歐大健康此前梳理出39家業務涉足醫療服務的上市公司,其中康健國際醫療、 華夏醫療 、愛爾眼科 、泰和誠醫療 、華潤鳳凰醫療、和美醫療、康寧醫院 、瑞慈醫療、康華醫療、新世紀醫療等均通過上市實現資本回報。
延伸閱讀:
ofollow,noindex">民營醫院投資解讀系列文一:政策篇
“健康中國2030”的政策定調,直接推動了萬億級市場的不斷擴張。而“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也為大健康產業指明瞭方向。科學生活、健康管理、健康消費等一系列細分賽道上,不斷湧現出創新者的身影。新風口之下,如何把握機會進而彎道超車?大健康投資又該怎麼找到好專案?
2018年11月30日,北京國貿大酒店,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大健康創新者論壇】 特開免費報名: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09
版權宣告
凡來源為億歐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