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風投資金湧入人工智慧仍被熱捧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要創業,找準風口很重要。那麼,誰才是風口?
隨著人工智慧(AI)產業的快速發展,資本市場大量資金湧入。據海外媒體報道,普華永道和CB Insights聯合釋出的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人工智慧公司獲得的風投總額達到創紀錄的93億美元,較上一年大幅上升72%。其中,2018年第三季度美國AI領域投資規模達到27億美元的頂峰。2018年,美國AI領域最大的一筆交易是自動駕駛汽車創業公司Zoox的5億美元融資。
此前3年的時間,美國人工智慧公司獲得的投資額穩步增長,從2015年到2017年的年增長率為28%。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投資總額有所上升,但投資數量卻出現自2013年以來的首次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投資者開始專注於自己認為能取得成功的公司,這種趨勢在種子輪創業公司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資料顯示,種子輪交易數量從2017年的533起下降到2018年的466起,交易數量佔比已從2017年的39%下降至2018年的30%。與此相反,處於擴張期的AI企業融資數量佔所有交易的比例顯著增加,投資者已經開始將目光轉向具備發展潛力的企業。
人工智慧發展至今,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而是已經落地的具體場景、可以想象的商業價值。雖然人工智慧已經持續火熱了幾年,但普華永道預計,至2030年人工智慧將為世界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
作為一年一度的全球消費電子行業風向標,2019 CES(美國消費電子展)正在拉斯維加斯舉行。市場人士普遍認為,2019年的CES處於一個關鍵節點:5G通訊即將商用,8K顯示即將大規模推廣,人工智慧繼續深化滲透使智慧家居、智慧語音、無人駕駛更趨成熟。
許多科技巨頭也曾表達出“All in AI”的決心。谷歌CEO皮查伊和其他高管經常表示,谷歌是一個“AI至上”的公司。亞馬遜、微軟、Facebook等科技巨頭也紛紛加強了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佈局,競相爭搶有人工智慧專業背景的人才。
不過,市場資料顯示,來自中國的商湯科技,估值達到45億美元,被認為是全球最有價值的AI創業公司。放眼全球AI產業,目前中美兩國走在前列,在這背後是一大批AI初創企業、大型企業的引領和推動。與此同時,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寒武紀、優必選等AI初創企業均在各自領域成為獨角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