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正面迎戰今日頭條,戰場是這三個領域
在日前寫給合作伙伴的公開信中,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稱,接下來騰訊將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騰訊對消費網際網路的理解是以內容貫穿。騰訊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在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表示,消費網際網路連線的網路已經基本形成,讓更多的好內容在上面流轉是未來的核心。騰訊副總裁殷宇表示,騰訊希望用平臺擁抱內容,用內容連線紅利,迎接“人口紅利”之後的“時長紅利”。
從騰訊手中搶走使用者時長的是頭條,後者得意之作是資訊流產品今日頭條、短視訊產品抖音。頭條向投資者講的故事是AI分發,騰訊講的故事則是社交和AI並舉分發。
“資訊流、電競和二次元”
承載騰訊“社交與內容生態創新”探索職責的BG是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涵蓋社交平臺QQ、QQ空間、騰訊新聞、騰訊視訊、騰訊文學、騰訊動漫、騰訊影業、微視、NOW直播等多個產品。如果以人數來計算,PCG是騰訊目前最大的BG。
“PCG的成立和融合我們內部也在快速推進,而且我們預計會很快(完成),一些基本的劃分和整合已經初步都達成了一致。”騰訊副總裁林松濤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林松濤同時表示,PCG承載了騰訊在內容側的使命,QQ放到了PCG並不意味著PCG只做QQ,微信、QQ都是騰訊核心的社交平臺,PCG將來跟微信、QQ都會有非常多的整合和聯動。
如何理解內容與產業的協同性?林松濤表示:“以遊戲為例,以前遊戲分發依靠渠道,渠道最強,但吃雞是靠內容(主播)帶火的;淘寶、京東等電商產品詳情頁對產品的描述也是非常詳細的,一定要有豐富內容;還有內容電商崛起,消費者讀完內容覺得不錯才買,內容是載體和手段。”
殷宇稱,騰訊重點關注三個內容板塊,分別為資訊流(資訊流)、電競和二次元。
在資訊流上,騰訊獨有的分發方式為社交分發,通過騰訊社交關係鏈來進行拓展,把社交和AI作為騰訊資訊流發展的“雙引擎”。國內資訊流日活躍使用者高達3.6億,騰訊覆蓋了1.8億,有2300萬合作伙伴和創作者通過騰訊平臺創作內容。
在電競上,騰訊會抓住電競賽事和直播平臺兩個關鍵點去打造生態。騰訊預測2020年全球電競使用者將達到5.9億,中國有3.5億使用者成為騰訊電競使用者。騰訊電競有2.5億使用者在參與各種電競比賽。
騰訊預計二次元2018年產值將達到2億元,收入模式也在日趨多元化,除了使用者付費以外,騰訊動漫影視化的嘗試也取得了成功。
但無論是哪塊內容,騰訊都會通過“企鵝號”統一地引入合作伙伴,打通MCN、知名主播和騰訊的關係。
林松濤稱,騰訊內容生態佈局是以微信、QQ和QQ空間形成使用者平臺;以騰訊新聞、微信公眾平臺、微信看一看、QQ看點、天天快報、QQ瀏覽器等綜合資訊流產品,騰訊視訊、微視、騰訊影業等視訊影音產品,共同形成內容產品矩陣;而企鵝號定位為內容中臺,向用戶分發騰訊內容平臺產品。
騰訊眾多內容產品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數資訊流和短視訊產品。在社交和內容戰場上無往不利的騰訊,2018年與頭條短兵相接。在頭條氣勢洶洶的夾攻下,資訊流、短視訊一下子成了騰訊的軟肋。在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宣佈了兩條訊息:一是推出全新短視訊產品yoo,二是QQ看點月活躍使用者已經突破1億。
微視之後的yoo視訊
林松濤稱,yoo視訊取名也定位為“Young年輕”、“O2新鮮有氧”、“Original原創力”,主打人格化賬號、故事性表達、1~3分鐘短視訊,包含Vlog、Vstory兩種不同內容形態。
唱衰騰訊在短視訊領域失利的報道有很多,但在騰訊看來,短視訊是00後表達自己的方式,但技術侷限使得行業尚在初級階段——短視訊是PGC的主場,UGC還未嶄露頭角。短視訊行業鹿死誰手仍難判斷。
“就像我們用空間、日誌、說說、微博來表達自己,未來年輕一代一定會用短視訊來表達。如果主流短視訊平臺上超過一半精彩視訊來自PCG後期製作,那這個市場還沒有井噴,還在初級階段。”林松濤稱。
換句話說,短視訊會是未來00後在社交軟體上溝通的主要介質。但今天的短視訊行為更多是單向“傳播”而非互動“交流”,是專業內容生產者的職業行為,而非使用者彼此間的社交行為。
在林松濤看來,制約短視訊行業發展的門檻在於技術。“就像現在發圖不會用Photoshop,在手機上就能完成P圖。制約UGC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於技術,如何自己把視訊處理到滿意效果,未來處理視訊一定會像現在的一鍵美顏,”林松濤稱,“雖然目前視訊和直播應用很多,但這依然只是視訊應用的初級階段,當5G來臨,伴隨著網速的極大提升和頻寬成本降低,將迎來視訊行業的真正爆發,並誕生全新的數字內容形態。”
林松濤稱,未來想引爆UGC一定是短視訊平臺跟社交平臺做緊密整合,讓使用者以最便捷的方式發表視訊,並跟好友們互動,這才是騰訊努力的方向。
但毫無疑問的是,騰訊在短視訊領域晚人一步,或者說曾經判斷失誤。騰訊2013年就推出了微視,但淺嘗輒止,直到今日頭條的抖音成為市場份額最高的短視訊App時,騰訊才加大對微視投入。9月中旬,騰訊為微視開啟了寶貴的微信入口,這在騰訊產品中並不多見。開啟微信拍攝按鈕時會出現“用微視拍攝”選項,點選該選項會跳轉至微視,沒有下載微視的手機則會跳轉至App Store微視下載頁面。有了微信導流,微視一度衝頂App Store免費榜。
騰訊又會給yoo視訊什麼樣的資源支援?“騰訊對資源的使用一定有騰訊自己的標準,絕對不會濫用資源做無謂的事情。騰訊內部創新機制也是產品證明了自己對使用者的價值時,公司才會給一定資源支援,但這個價值你自己先證明,而不是說上來就濫用資源和流量。”林松濤稱。
QQ看點月活使用者突破1億
騰訊公司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內容平臺二部總經理楊達志在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表示,截至今年9月份,QQ看點DAU已經突破1億。
QQ看點是騰訊第一個DAU突破1億的資訊流產品。目前QQ看點入口已經升級到手機QQ底部固定導航欄,成為QQ裡和通訊、社交併重的功能。
不同於其他資訊流產品,QQ看點講的故事是社交和AI並舉分發——騰訊把社交放在了AI前面。QQ看點今年上線了“看點關注”增強看點的社交分發屬性,使用者“Biu”(即QQ看點裡的轉發)過的資訊會通過訊息列表紅點的方式通知所有的好友。
“我們最開始設計‘Biu’是發現很多使用者會轉內容到群裡,併產生聊天,我們從這個現象判斷使用者需要圍繞內容來進行互動。整體來說看點和QQ之間、內容和社交之間都是通過Biu點來打通。Biu出來的東西同學好友會點贊、轉發,這就是很典型的一個社交。”楊達志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除了QQ看點,騰訊還有天天快報、QQ瀏覽器、微信看一看多個資訊流產品。
這也是騰訊“賽馬機制”的體現,但騰訊以企鵝號作為內容中臺,可以幫助創作者將內容分發到騰訊多個平臺,包括微信看一看、QQ看點、騰訊視訊、QQ瀏覽器、騰訊新聞、QQ空間、天天快報、微視和yoo視訊在內的騰訊九大內容和流量平臺。
“企鵝號是騰訊各大內容平臺對外的視窗,各個產品資料是打通的,對於創作者來說,從哪邊釋出都可以接入到各個平臺,可以幫助合作伙伴減少接入成本。”林松濤對記者表示。
騰訊方面資料顯示,企鵝號目前已經有250多萬作者,日流量同比增長300%以上,年收入超過百萬的創作者超過1000家,頭部作者月收入超過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