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文胸,拯救一座留守村莊
天下網商記者 倪軼容
苗族銀匠龍太陽曾遇到過一件讓他哭笑不得的事。在一個展會上,有位女孩盯著他看了半天,突然問:“你就是那個專門為女人做銀質文胸的銀匠嗎?”事後,龍太陽在朋友圈裡用自嘲的口氣寫道:我就這樣,從苗族手工藝人,成了一個變態銀匠。
其實龍太陽無法否認,正是女孩提到的銀質文胸,讓他一夜成名,從窮困潦倒的苗寨銀匠,變成遠近聞名的手工藝人。這樣的契機可遇不可求,但龍太陽這些年卻一直在探求、等待另一個契機——找到一種商業模式,去帶動全村的銀飾行業發展,因為他深信手藝傳承不能光靠情懷,只有讓年輕人看到這個行業能賺錢,可以改善生活,才能心甘情願回到家鄉重拾技藝,“留守村莊”才能由此重新煥發活力。
電商進入了龍太陽的視野。12月29日,聚划算發起的匯聚貴州上線,以“預見民族新貴”為活動主題,推廣包括龍太陽作品在內的傳統苗族銀飾。在龍太陽看來,這正是他苦等已久的契機,“銀匠村”控拜,或將因此而迎來新的希望。
月入過萬他卻回了苗寨
1975年,龍太陽出生在貴州黔東南的控拜苗寨。這是一個著名的“銀匠村”,最鼎盛時,村裡200多戶人家,幾乎家家都靠打銀飾謀生。苗族人婚娶喪葬都離不開銀飾,盛裝出嫁的苗女,全身銀飾重達20斤,價值超過15萬元。
上世紀90年代,在經濟大潮的影響下,年輕的銀匠紛紛離家外出打工,留在控拜的只有老人和小孩,曾經熱火朝天的銀飾製作隨之沉寂。龍太陽也遠赴溫州,短短几年便從皮鞋廠學徒做到流水線技工,當他承包下一整條流水線時,月收入已經過萬,按照這樣的人生軌跡,龍太陽會在溫州買房、成家,可是回鄉的一次意外經歷卻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
2002年,龍太陽走在控拜的鄉間山路上,意外發現了一位老奶奶的屍體。她應該是趕去做農活時,不小心跌倒在山間,可是因為無人經過,只能在路邊悄無聲息地死去。這一幕深深刺痛了龍太陽的心,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深愛的控拜,早已失去往日的活力,一想到年事已高的母親,也有可能經歷這樣的不幸,龍太陽下定決心,辭去溫州的工作,回到了故鄉。
“銀匠村”控拜
最初的兩年,龍太陽買了一輛麵包車跑客運,把鄉親們運到50公里外的縣城,每人收15塊錢。可跑著跑著,他突然意識到,銀飾,才是控拜的立命之本,家傳的手藝,才是自己謀生的本錢。2004年,龍太陽重操舊業,一邊種田,一邊打起了銀飾。
苗族銀飾全部純手工製作,韌性獨到,紋路細膩,圖案靈動,機器根本無法比擬。在龍太陽的手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全部可以用銀子“說出來”——一個蜻蜓掛件,來自小時候女兒被蜻蜓嚇哭得來的靈感;一隻蝴蝶,來自苗族“蝴蝶媽媽”的傳說;類似的作品還有蜜蜂採蜜、草帽、四葉草,甚至還有一雙純銀打造的皮鞋。
銀飾賣得不溫不火,龍太陽的作品卻越來越多,每一件作品都是生活的印記,每一次創作都在細細打磨生活的美好。
銀質文胸讓他一夜成名
後來,又發生了兩件事,加深了龍太陽對苗族銀飾價值的認知。
一次,兩個歐洲人到龍太陽家去參觀,隨後說了一番話,大意是:中國經濟發展這麼快,傳統手工藝丟得卻很快。我們現在收購了你們的民族手工藝術品,將來,你們可以在我們的博物館,我們的大學裡,重新認識到你們的傳統手工藝。
另一件事,是一個苗族朋友告訴龍太陽,說他在北京,看到一件苗族的傳統服飾,售價好幾萬。但是在控拜這樣的村莊裡,苗族老奶奶們卻羨慕別人穿的現代服飾,這位朋友就花200多元去收購老奶奶們的“舊衣服”,她們還樂得眉開眼笑。
龍太陽的這份堅守,在2013年意外迎來轉機。這一天,龍太陽和妻子聊天,要帶她去縣城買套好衣服,妻子卻笑著說:“買衣服?算了吧,你這麼窮,恐怕連個文胸都買不起。我跟你的時候,就沒圖過錢,圖的是你的人。”
妻子的無心之語,卻深深觸動了龍太陽。他突然萌發了用銀子為妻子打製一副文胸的想法。設計圖案時,年輕的銀匠想到了桃心,這象徵著他對妻子的愛。就這樣,在一系列捶打、切割、焊接中,度過了不休不眠的33天,龍太陽終於把一副精緻的銀質文胸,呈現在了妻子的面前。
2014年,一位朋友來龍太陽家做客,被這副文胸驚豔了。幾天後,朋友帶著它,前往國外參加展會。龍太陽後來接到了一個來自法國巴黎的越洋電話,電話那頭,朋友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兄弟,你知道你的銀質文胸在巴黎受到了多高的評價嗎?老外說,過去他們一直認為中國產品只有山寨和盜版貨,但你的文胸,卻讓他們看到了一個農民匠人的高超手藝和浪漫情懷!”
龍太陽一下火了。50多家國內外媒體擠進小小的苗寨,將銀質文胸背後這位帥氣的匠人推到大眾眼前,在英國,有人願意出750英鎊購買這件藝術品,還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龍太陽家一時被踏破門檻,他的作品價格一路水漲船高。
幾年下來,龍太陽的生活已有很大改善,他是村裡第一個裝電話的人,也是全村第一個買小車的人。去年,龍太陽的“苗族銀飾體驗館”接待了1.4萬人,但他並不滿足,總想著未來村裡的鄉親們,將來也能門庭若市,控拜的銀匠們,也能走上發家致富之路。
“畢竟,我的生命是有盡頭的,但苗族銀飾這個產業要是能起來,卻能滋養我們的子子孫孫。”龍太陽的理念,特別樸素。
電商為苗族銀匠的希望鋪路
龍太陽靠銀飾發家之初,曾引發過部分村民的嫉妒。他家的水管被砍斷過,電線被掐斷過,但這一切,不但沒有讓龍太陽灰心喪氣,反而更有信心。
“嫉妒是人之常情呀!”龍太陽說,他相信正因有了嫉妒,村民們才會去反思,並改進自己的狀態,直到重新將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作為謀生手段。
龍太陽開始為四里八鄉的鄉親們“出頭”——幾個寨子之間鬧矛盾了,他會出面調停;村裡搞民俗活動,他會帶頭捐上2000多元——在控拜,這算是一筆鉅款。
網際網路,則成了龍太陽這樣的銀匠,眼中的希望。通過貴州電子商務雲公司,包括龍太陽作品在內的貴州苗族傳統銀飾,得以試水電商。貴州電子商務雲專案得益於貴州省商務廳的牽頭,專案以電子商務大資料為指導,以“服務下鄉、黔貨出山”為目標,已經在貴州全省孵化商家3000餘家,涉及產品一萬餘個。
通過貴州電商雲公司,龍太陽初次感受到了電商的力量,也因此萌發了通過電商,賣控拜銀飾的想法。但對他來說,如何用網際網路的方式講好故事,和更年輕的消費者溝通,則是個大難題。
今天,聚划算發起的“匯聚貴州”專案,則讓不惑之年的苗族銀匠,看到了新的契機。聚划算以想象的方式,講訴“2068年新貴展”,非遺文化最終登上世界舞臺的故事,以此建立了傳統非遺文化與年輕人溝通的新方式和購買新方式。
聚划算負責人鈞文表示,聚划算“匯聚”系列,旨在挖掘和打造非常規商品中的爆款,不僅要賣貨,更要讓消費者感知到產品背後的文化、歷史。過去,聚核算“匯聚”系列已成功打造了盧安達咖啡、比利時鑽石等產品,如今,聚划算走入貴州,看重的就是那裡匠人匠心的人文色彩。活動從策劃到最終上線,花費整整兩個月時間,團隊精心挑選具有當地特色的產品,提煉營銷亮點。本次“匯聚貴州”活動,就展開大膽想象,認為苗族銀飾會成為未來世界級的奢侈品,這不但能突出其手藝和匠心,也能引發年輕群體的興趣。
此外,聚划算不僅能在短時間內帶來巨大的流量,而且能引起阿里生態系統內其他業務板塊的關注。鈞文回憶,之前雲南的松茸、柳州的螺螄粉,都在聚划算聚焦之後,成功吸引了菜鳥等業務的加入,最終打造了整個行業的完整電商版圖。對貴州苗族銀飾來說,也存在這樣的機會。
讓“銀匠村”重回巔峰
龍太陽是一個有情懷的匠人,所以成名之後,他一直在抗拒過度商業化的誘惑。
比如不少商家表示,只要龍太陽願意“貼牌”,即在別人的作品上,刻上“龍太陽”的名字,不用他做任何事,一件作品,立馬能給幾千塊錢的提成。也有旅行團提出,只要給一定比例提成,他們會把成千上萬的遊客,帶到龍太陽家去參觀、購物。這些建議,都被龍太陽拒絕了。
在龍太陽看來,一個人只有像愛惜羽毛一樣愛惜自己的名字,品牌才能走得長遠。更重要的,是他不願讓“貼牌”這樣的事,傷害其他匠人。“別人辛苦勞作,只能賺小頭,你什麼都不做,就能賺大頭。那以後誰還願意來打銀飾?”龍太陽說。
龍太陽年幼的女兒龍傳藝,在學做苗族銀飾
可是龍太陽同樣深信,手藝傳承不能光靠情懷,只有讓年輕人看到這個行業能賺錢,可以改善生活,才會願意回到家鄉重拾技藝,令他欣慰的是,如今控拜村,已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銀飾當作了自己追求的事業,他自己的兒子,就是其中一位。
21歲的龍小虎,留著時髦的中分頭,和當下很多年輕人一樣,喜歡手遊和抖音。他同時也是父親的學徒,並有了自己的作品。和父親專注苗族文化的創作風格不一樣,龍小虎的作品中,會有銀質的滑板和抖音logo。
龍小虎坦言,打造銀飾不容易,尤其需要耐心。但父親這幾年的經歷,讓他看到,這是一件能賺錢,有希望的事業。
龍太陽說,今天的控拜,大概有一半的家庭,重新開始了銀飾打造工作,雖然和巔峰時期不能比,但至少,這是改變的開端。未來,他希望開一個淘寶店,用“控拜銀飾”的商標,來為村裡的原創產品背書。此外,他也希望,能造就幾位有影響力的控拜銀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