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Internet Congestion Control Research Group(ICCRG)
自從1988年開始,甚至說1986年那次擁塞崩潰開始,網際網路上的擁塞控制就一直備受關注,由於TCP協議佔據了大半個網際網路,所謂的擁塞控制一般意義上就是指TCP擁塞控制。
非常不幸,TCP不是一個好的協議,它並不適合被融入擁塞控制機制,但恰恰是這種可以說是缺點的特性,促使了擁塞控制領域社群的繁榮,正所謂不破便不能立。
Internet Congestion Control Research Group,簡稱ICCRG,就是專門討論關於網際網路擁塞控制的組織,它每年都會有若干次集中的峰會式討論,其主要議題就是如何使網際網路更通暢。
和類似Linux核心開發這種由社群主推的組織不同,ICCRG除了社群的力量和激情外,還需要各種裝置廠商一起來訂立規則,甚至修改路由器的實現,這是資源子網和通訊子網之間一次完美的融合。
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連結開始逐步深入: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https://datatracker.ietf.org/rg/iccrg/about/
https://irtf.org/iccrg主要是閱讀那些積累下來的Maillist以及視訊。
仔細研究了ICCRG,就會充分理解其初衷, 讓鏈路更通暢,而不是讓你傳輸得更快 ,相反,你若想讓你的連線傳輸得更快,那是和ICCRG的原則背道而馳的,若想更快,就請忽略CC,同時只要注意自己別翻車就行。
想象一下10年後的網際網路是什麼樣子,如今可以看到的一些苗頭貌似要星火燎原,請關注物聯網IoT,IPv6以及5G,假設已經解決了能源供電問題,如果每一個小小的物件都能和其它物件通訊,如果這些通訊不允許丟包,不允許亂序,那麼請問人們會用什麼傳輸協議?
除了能耗直接和錢關聯,別的資源在我們大多數人看來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TCP將會耗盡所有的頻寬,最終導致網路崩潰,這也許並不是危言聳聽。
另一方面,這種並不樂觀的前景反過來會促使人們尋找新的解決方案,這便是重新設計新的傳輸協議,以適應2020年代而不是1980年代的網際網路,後續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關注ICCRG,理解擁塞控制的各類痛點,可能會讓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即便是激進,也並不失穩健。
今天是比較充實的一個國慶節,昨晚喝多了,清晨我放了鴿子,但沒有停止思考,之後寫下了《Google BBR擁塞控制演算法背後的數學解釋 》,參加小小的悅讀會,本期主題是保護環境,爬山比較累,哪怕是一座小山,唉,太胖了~!不過小小體力非常不錯,一口氣猛跑到山頂,再跑下來再跑上去…我在想,如果到了杭州帶她去爬山,我能不能跟得上她,估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