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2018:短視訊興起 共享經濟趨冷
回望一年來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很多節點令我們記憶猶新。短視訊迅速興起,網路遊戲風靡一時,共享經濟漸趨冷靜,人工智慧多點發力,小米、映客等多家網際網路公司上市……與此同時,網路監管也向日趨完善的方向發展,從電子商務法的頒佈到網際網路法院掛牌收案,都有利於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推動網際網路產業平穩向好發展。
娛樂產業規範發展
從《陰陽師》到現在風靡移動互聯平臺的“吃雞”遊戲,手機遊戲的迅速發展在滿足使用者業餘時間玩樂需求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關於“未成年人沉迷網遊”的爭議。今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嚴格規範網路遊戲市場管理的意見》,以加強對網路遊戲的監管。
11月3日,一條“iG奪冠”的新聞在網路刷屏,這支來自中國的電競戰隊在201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的奪冠,使得許多不玩網路遊戲的網友意識到中國電競已成為電競界的佼佼者,也讓不少人慢慢改變了對網路遊戲的看法。龐大的使用者群、可觀的經濟收益,網路遊戲漸漸變成了公眾文化娛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通過加強監管、減少對未成年人的不利影響、避免版權糾紛等問題的發生,對推動網路遊戲產業長遠健康發展來說有著深遠意義。
2018年,許多新興娛樂方式也在不斷湧現,抖音等短視訊的崛起改變了一批網際網路使用者的休閒方式,使用短視訊App(應用程式)觀看視訊、分享閒暇時光中的有趣瞬間成了不少使用者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短視訊“風靡全網”的同時,剪輯視訊中的一些版權問題也引發關注。今年9月,國家版權局約談了抖音短視訊、快手、西瓜視訊等在內的15家企業,責令相關企業進一步提高版權保護意識,切實加強內部版權制度建設,全面履行企業主體責任。這也意味著,在“下半場”對決中,精細化運營將成為企業比拼的重點。
共享經濟從“熱”到“冷”
5月6日和8月24日,在兩起滴滴乘客遇害的案件發生後,滴滴出行宣佈無限期下線順風車業務,全面升級自身的安全機制。同時,這也引發了公眾對網約車平臺安全問題和企業主體責任的討論。
近幾個月,關於“ofo押金難退”的新聞也將共享單車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更多人開始冷靜下來,思考如何讓共享經濟在良性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經歷過共享單車的風起雲湧之後,今年,行業格局發生鉅變。據統計,共享單車最“熱”之時,提供相關服務的公司多達77家,但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家倒閉或停止運營。
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中央網信辦祕書局、工業和資訊化部辦公廳聯合下發《關於做好引導和規範共享經濟健康良性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曾處於風口之上的共享經濟,發展勢頭已得到市場和使用者的認可,但若想保持住良好的發展態勢,就必須解決自身面臨的權益保護不完善等問題。
從網路約車到共享單車,進一步暴露了網際網路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共享經濟從剛出世時的火熱到如今的漸趨冷靜,也讓更多從業者意識到一個簡單卻深刻的道理:企業想要長遠發展,必須重視對使用者權益的保障以及保持誠實守信、合法合規地經營。
電子商務有序執行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一組資料,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已達到8.02億,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網際網路的比例高達98.3%。與此同時,網購和使用網上支付的使用者佔我國網民總體的比例均為71%,相關應用活躍度位居前列。資料背後,折射出中國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軌跡,同時,怎樣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也成了多方關注的焦點。
今年的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專家指出,電子商務法的頒佈實施,將使利用網際網路銷售產品和提供服務的系列商務活動有法可依,也會有力維護市場活力和秩序,有效制約曾令消費者苦惱不已的“大資料殺熟”、電商“砍單”等行為。
“網上案件網上審”,9月9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正式掛牌收案,開審的第一案就與短視訊著作權相關。如今,全國已有包括杭州、北京、廣州在內的三家網際網路法院,這塊“試驗田”也成為消費者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解決網路購物糾紛的有力保障。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受理涉網案件,既有效節約了雙方成本,又為當事人帶來便捷、高效的訴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