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信息時代的“煎餅人”

信息時代的“煎餅人”

其中 浪費 容易 活動 感到 線上 雜七雜八 快速 社交

手機依賴與閱讀快感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臉,而是打開微信朋友圈,看一眼活躍的QQ群,還有查看郵箱。如果恰好遇上一篇標題頗為吸引的文章,還會花點時間看完。萬一是篇知乎長文,再附上幾個拓展鏈接,恐怕就是一個早上。

互聯網產業與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讓“在線”變得相當容易。切隨時隨地,掏出手機,就連接上了微信,知乎,還有各大社交平臺。這種閱讀方式與讀雜誌非常接近,從這些文章裏面可以知道熱點的時事,朋友的近況,活動的宣傳推廣。開始還對此不以為意,直到某天想試著不用手機,才發現自己對手機的依賴已經有了積重難返的趨勢。

對此,內心隱隱有一份焦慮感,覺得“玩手機”是在浪費時間大部分。即使是微信大V的文章,知乎上面的長文,依然沒能打消這種感覺。我想,歸根結底,是因為能從線上輕易獲取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識。不成體系的知識,不成系統的學習,難以給閱讀者一種學習的成就感。

煎餅人的好奇心


另外,不成系統的知識無法支撐一項足夠強的專業技能。曾經有一個詞是“煎餅人”,形容知識面廣但是每樣都學不深的人。自認為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閱讀雜七雜八的材料,偶然會在閱讀的時候感到知識的飽腹感,然後沾沾自喜。不過自己最清楚,學到的零碎知識不通過整理會忘得很快,而且,對找工作和升學這些迫切和實際的目標沒有太大的幫助。

從一個鏈接到另一個鏈接,互聯網以其技術優勢聯結著海量的知識。煎餅人的好奇心也從這裏得到滿足。但對於碎片的知識,如果不整理,那只是閱讀,而不是學習。閱讀會有快感,但成就感,還是來源於花苦工的學習過程。所以說,有大塊的時間,還是看書為好。

信息時代的“煎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