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行業亂象叢生,“蹭熱點”的高考誌願APP如何立足市場?

行業亂象叢生,“蹭熱點”的高考誌願APP如何立足市場?

滲透 特殊 實現 時間 咨詢 客戶 信息 bbf isp

技術分享

近日,一則“高考誌願填報APP靠譜嗎”的新聞引起社會關註,一時間,社會關於高考誌願填報APP的評價褒貶不一,一方面欣喜於高考誌願的填報有了新的咨詢路徑,另一方面質疑此類APP是否真能有效指導高考誌願的填報。而隨著今年高考誌願填報時期的到來,關於高考填報誌願APP這一行業也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據悉,2017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共有923萬人,近幾年高考報名人數也在900萬上下,面對這一龐大的考生群體,為滿足考生的個性化需求,智能指導高考誌願填報成為手機APP開發商的一個新的突破點。

蹭熱點風潮正盛,高考誌願APP悄然興起

互聯網時代“蹭熱點”做生意的創業者不在少數,有“蹭”節日搞電商促銷的,“蹭”網絡熱詞開店開公司的,今年共享之風盛行下更有不計其數的玩家入場,蹭熱點創業似乎成了一種資本常態。

近日隨著高考分數線出爐,“蹭”高考熱點也逐漸進入創業者的視線,不同的是,這一類型的創業者不是針對如何提高考生分數而來,而是把目標轉向了智能指導高考考生填報誌願的手機APP上。

其實早在2014年,指導高考填報誌願的APP就已經流入市場,但初期只是少許玩家試水這一領域。如今經過3年的發展演變,加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進一步深入,這些APP開始大量湧入各大應用商店,呈井噴式發展。

例如在手機應用商店輸入“高考誌願”等關鍵詞,自動跳出來的APP就有“高考幫”、“高考直通車”、“高考派”、“高考誌願填報指南”等等,其中光是名為“高考誌願填報指南”的就有好幾款軟件,令人眼花繚亂。據悉,其中一款名為“高考派”的APP下載量每天都在10多萬,加上其與支付寶平臺進行了合作, APP加上支付寶平臺,每天的訪問量就有2000多萬人次。而另一款名為“高考誌願君”的APP就顯示有23萬人次安裝量。而隨著填報誌願高峰期的到來,這些APP軟件的下載情況或將持續發酵。

指導高考填報誌願的APP得以在幾年時間迅速升溫,其中不乏以下幾點因素:

首先大數據、人工智能對行業的滲透如火如荼。大數據、互聯網在智能化方向的應用已不是什麽新奇之事,而隨著智能技術的日益進步,這一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各種智能指導高考填報誌願APP也在高考這一“年度大戲”中應運而生。

其次是考生目前存在普遍缺乏專業人士指導的問題。高考誌願APP其實扮演著一個“第三者”的角色,給出相對客觀滿意的答案,這樣既能中和學生和家長的意見,也能給糾結中的雙方提供一個方向。

再有前面已經提到,近幾年的高考報名人數都在900萬左右,受家庭價值觀、消費升級,以及學生本人對於專業的看法和學校訴求變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巨大的客戶群體使得高考誌願APP開發商獲得了較快的增長速度。

看來人工智能開啟的高考誌願填報新時代,在輔助學生決策誌願填報方向上起到了一定作用,於是許多人看好這塊“肥肉”,紛紛加入其中。

收費方式利潤可觀,盈利模式延伸內外

眾多創業者湧入高考誌願APP的市場不是沒有緣由的,況且拋開巨大的市場空間不說,其清晰的幾種盈利模式才是主要的推動器。

首先是會員收費。據了解,這些指導考生填報誌願的APP,無論是付費下載還是免費下載,要想完整使用裏面的功能,必須支付一定費用,收費也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隨著收費的提高,其服務價值也隨之上升。某些需要付出相對高價格的VIP服務,可以得到專業職業性格測評功能以及一對一高考誌願填報輔導服務。

其次是廣告收入。在手機APP中植入廣告,方式較為靈活,適當的廣告展示消費者也能接受,如果是客戶群體較大的APP,廣告收入相當可觀。

再一個是與出版商進行合作,出版填報誌願的相關書籍,在網站上銷售。無疑,要想打破固有的依靠APP盈利模式,就要把眼光放至行業的衍生價值上。如果書籍賣得好,這種方式可以實現額外的盈利。

此外,其提供的地區線下咨詢服務也是另一種延伸的盈利方式。通過各地區招收代理收取代理費用,再由代理向當地考生提供線下咨詢,既能增加收入,也能幫助推廣。

從這些盈利模式看來,這些高考填報誌願APP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向用戶直接收取一定的會員費用以及增值服務費,其次就是衍生的增收方法。無論是哪一種盈利方式,其收費價格普遍不低,利潤可見。

技術分享

然缺乏規範管理,行業漏洞層出不窮

這樣看來,指導考生填報誌願的APP行業前景看好,利潤相當可觀。不過由於監管不到位等原因,其層出不窮的行業亂象仍舊受人詬病。

亂象一,惡意收費。最近關於市場上指導填報高考誌願APP惡意收費的新聞報道層出不窮。據一則新聞報道稱,消費者在使用APP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例如按提示操作進行了充值卻沒有享受到該有的服務,客服推諉稱目前咨詢人數太多導致系統繁忙,建議選擇人數少的時間段進入系統。即使有的人能夠正常進入系統,卻發現所謂的指導誌願填報只是一些性格測試方法,測試考生的興趣能力等等,依此為考生匹配專業,家長覺得很不靠譜。

亂象二,病毒軟件泛濫。一些假冒成“填報誌願”的手機APP,實際上攜帶著植入病毒的鏈接,利用改號軟件私自發送詐騙短信,套取個人信息等等。網上信息良莠不齊,學生和家長只能自己甄別。這些行業亂象一經報道,無疑加深了眾人對於填報誌願APP的懷疑態度。

亂象三,沒有明確服務標準和服務質量。眾所周知,高考填報誌願是一件十分繁雜的工作,需要了解到的信息不在少數。而目前有關高考填誌願的APP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其功能也令人眼花繚亂。其中包括輸入考分和條件智能匹配大學;測性格,找適合你的專業;高考學霸、師兄師姐分享誌願填報等等。這些繁雜多樣的功能,實際上沒有明確的服務標準和質量,如果最後出現了問題,APP可以輕易推卸責任,這就折射出行業服務標準的不明確問題。

亂象四,準入門檻低引發內容同質化。目前來看,之所以這些APP能夠大量湧入,與其較低的準入門檻不無關系,任意一款打著“高考誌願填報”旗號的APP都能輕易進入市場,並且運維人員資質不明。另外,這些APP雖然有著豐富的服務內容,但其內容同質化現象依舊存在,例如“沖刺”、“穩妥”、“保底”推薦等功能大致相同。

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這些高考誌願APP的行業亂象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難以剔除。對於許多學生和家長來說,選學校和專業這種“終身大事”卻要依靠一款APP軟件來決定,並且這款APP身上有著不少的缺陷,確實有些難以信服。因此,許多人對此半信半疑。

提升服務質量迫在眉睫,行業發展或將持續和優化

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得高考誌願填報APP的服務供給日益充足,其發展也正往消費者個性化方向靠攏。然而從目前的市場現狀看來,這些高考誌願APP的模式實際上大同小異,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如果沒有突出的服務內容,恐怕難以站穩腳跟。再者,由於行業特殊性,學生及家長很難感受到服務質量的好壞,故而這些APP急於在互聯網大浪潮中尋找新路子,為立足市場做好充分準備。

也就是說,要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必須有足夠的“幹貨”留住消費者。

例如,尋找大機構做品牌背書。相對於依靠一點一點的口碑營銷累積客戶顯然在高考誌願APP這條路上很難行得通,每一年的考生都在變,家長也在變,有了大機構的品牌基礎,再進行導流會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根據難以直觀感受到服務質量的特殊性,設計滿意度調查不失為另一有效方式。無疑,用數據說話可以起到讓人信服的作用,根據調查結果,APP軟件運營商能夠知道自身提供的服務有無讓學生和家長滿意,以便改善服務機制,提升服務質量。另外,創業者要意識到,能夠通過先進的算法優化為考生提供最佳的報考指導,不浪費考生的每一分才是王道。

眼下高考填報誌願APP已經到了新的洗牌階段,來自同行的沖擊和監管的日益規範化,這個行業抑或出現新的增長拐點,不符合市場需求的將很快被淘汰。當高考招生旺季過去,報誌願熱點逐漸褪去,這些填報誌願的APP就需要尋找下一個盈利的方向,或許只有更新內容機制,提供額外的服務,才能實現長期運營。

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行業亂象叢生,“蹭熱點”的高考誌願APP如何立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