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東方超環(EAST)世界紀錄

東方超環(EAST)世界紀錄

cnblogs 高效 lms 通過 adding 工程技術 日本 驅動 參考

2017年7月3日夜晚,國家大科學裝置——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東方超環再傳捷報: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標誌著EAST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運行持續時間達到百秒量級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這一裏程碑性的重要突破,標誌著我國磁約束聚變研究在穩態運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將繼續引領國際前沿,對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和未來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建設和運行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

技術分享技術分享

  ITER計劃是當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是人類探尋未來高效清潔能源的重要途徑。實現穩態長脈沖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是未來聚變堆亟待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EAST具有ITER類似的先進技術,未來五年內將是國際上唯一有能力開展超過百秒時間尺度的長脈沖高約束聚變等離子體物理和工程技術研究的實驗平臺,為ITER預演穩態運行是EAST的重要使命。基於過去十多年的研究積累,EAST團隊通力合作集體攻關,集中解決長時間尺度下的等離子體位形精確控制、高功率射頻波加熱與電流驅動、高約束性能等離子體穩定性、等離子體與壁相互作用、粒子與熱排出、關鍵分布參數的實時診斷等一系列與穩態運行密切相關的關鍵技術和物理問題,同時對多尺度物理過程的集成和芯部約束與邊界、偏濾器的有效兼容等前沿問題開展了深入的科學研究。EAST在以低動量註入純射頻波加熱、鎢偏濾器等類似ITER未來運行條件下,成功實現了全程擾動幅度較小的邊緣局域模(ELMs)的高約束模式,有效控制了偏濾器靶板熱負荷和鎢雜質返流,獲得了約束改善因子H98y2

大於1.1的完全非感應電流穩態高性能等離子體,並通過先進磁位形的精確控制實現了等離子體運行的軟著陸,驗證了超高真空、低溫、大功率電源、超導磁體、射頻波和中性束加熱、計算機控制和數據采集等系統穩態運行的能力。這次實驗的突破進一步提升了EAST在國際磁約束聚變實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其科學研究成果將為未來ITER長脈沖高約束運行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實驗支持,更為我國下一代聚變裝置——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的預研、建設、運行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EAST的研究長期得到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項目的資助,以及安徽省、合肥市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一直以來,EAST團隊秉承“甘於奉獻,團結協作,銳意進取,爭創一流”的等離子體所大科學文化精神,以廣迎四海的開放心態,通過廣泛而深入的國內外合作,已將EAST打造成國際上最重要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平臺。

--------------------------------------------------------------------------------------------------------------------------------------------------------------------

延伸閱讀:東方超環(EAST)2012年度實驗創兩項世界記錄(文章來源: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發布時間:2012-07-10)

---------------------------------------------------------------------------------------------------------------------------------------------------------------------

7月10日,東方超環(EAST)超導托卡馬克2012年物理實驗順利結束。在長達四個多月的實驗期間,科學家們利用低雜波和離子回旋射頻波,實現多種模式的高約束等離子體、長脈沖高約束放電,獲得多項重大成果,創造了兩項托卡馬克運行的世界記錄:獲得超過400秒的兩千萬度高參數偏濾器等離子體;獲得穩定重復超過30秒的高約束等離子體放電。這分別是國際上最長時間的高溫偏濾器等離子體放電、最長時間的高約束等離子體放電,標誌著我國在穩態高約束等離子體研究方面走在國際前列。

技術分享

400秒等離子體運行

技術分享

穩定重復的長脈沖H-mode運行

高參數、高約束模式偏濾器等離子體是未來聚變托克馬克放電的最基本的運行方式。我國參加的最大國際科學合作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首要目標是實現400秒的高約束等離子體,但實現該科學目標尚面臨眾多科學和技術(物理和工程)上的挑戰。目前,國際上大部分托卡馬克的偏濾器等離子體持續時間均在20秒以下,歐盟和日本科學家曾獲得最長為60秒的高參數偏濾器等離子體。本次實驗,我國科學家針對未來ITER 400秒高參數運行的一些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如等離子體精確控制、全超導磁體安全運行、有效加熱與驅動、等離子體與壁材料相互作用等,開展了全面的實驗研究,獲得了411秒的中心等離子體密度約2*1019m-3、中心電子溫度大於兩千萬度的高溫等離子體。

高約束等離子體放電是未來磁約束聚變堆首選的一種先進高效運行方式。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世界上眾多托卡馬克都在探尋各種方式實現高約束放電,並不斷嘗試延長高約束放電時間。長期以來,實現長時間高約束放電一直是國際聚變界追求的目標和挑戰極大的前沿課題。目前正在運行的托克馬克的高約束放電時間大都在10秒以下。2003年,日本JT-60U裝置(已退役)曾利用強流中性束加熱實現一次28秒的高約束等離子體放電,這是目前放電時間最長的一次。在本輪EAST實驗中,我國科學家利用低雜波與射頻波協同方法,在低再循環條件下實現了穩定重復的超過32秒的高約束等離子體放電。我國科學家所用的方法獨特、經濟、有效,為未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提供了一條高效實現高約束放電的新途徑。

東方超環(EAST)是由國家發改委立項的“九五”國家大科學工程,是由我國科學家獨立設計建造的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克馬克,於2007年建成並開始科學實驗。在國家科技部(ITER專項)、基金委、中科院等部門的支持下,科學實驗不斷深入,近年來已吸引大批國外科學家來華開展科學實驗,美國能源部已將EAST列為未來美國磁約束聚變合作的首選裝置。自今年2月開始本輪EAST科學實驗以來,超過100位的國外科學家來華開展廣泛的合作研究。實驗中,國內外科學家們圍繞高參數長脈沖等離子體相關科學技術問題開展了大量的科學實驗,取得了一系列新結果和大量的科學實驗數據,為未來更高參數的長脈沖物理實驗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參考鏈接:

[1] "東方超環"物理實驗獲重大突破 實現世界最長穩態高約束模
[2] “東方超環”創世界紀錄;EAST首次獲得百秒量級穩態高約束模等離子體
[3] EAST首次獲得百秒量級穩態高約束模等離子體;“東方超環”創兩項世界紀錄
[4] 我東方超環可控核聚變實驗連破世界紀錄(圖);東方超環2012年度實驗獲多項重大突破

[5] 東方超環(EAST)2010年度物理實驗獲多項成果; “東方超環”(EAST)2010年實驗獲多項重要突破
[6] 東方超環(EAST)2012年度實驗創兩項世界記錄; EAST首次獲得百秒量級穩態高約束模等離子體

東方超環(EAST)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