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橫掃芯片後,紫光欲進軍公有雲 數百億資金已到位(大事表)

橫掃芯片後,紫光欲進軍公有雲 數百億資金已到位(大事表)

新的 一家子 模式 信息 資金 通過 展訊 發布 所有

紫光集團有可能通過收購具有先進雲計算技術的公司以快速切入公有雲市場,這是其打造“芯-雲-網-端”信息產業生態鏈的重要一環。 繼投入數千億資金布局芯片制造產業之後,紫光集團又一個核心戰略浮出水面。《財經》記者獨家獲悉,紫光集團正在為進軍公有雲市場做準備。 橫掃芯片業後,紫光欲進軍公有雲 數百億資金已到位 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新華三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於英濤告訴《財經》記者,紫光集團意欲打造公有雲裏的國家隊,目前數百億元人民幣前期啟動資金已經到位。 盡管旗下有多家子公司,但紫光集團尚未決定由哪一家子公司承擔公有雲業務,且不排除為公有雲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 知情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紫光集團有可能通過收購具有先進雲計算技術的公司,以快速切入公有雲市場。但一位資深雲計算專家告訴《財經》記者,國內這樣的公司並不多。 紫光集團近年來發起多起大手筆並購,橫掃芯片、服務器和大數據領域,此前,紫光集團18.7億美元買下展訊、9.07億美元收購銳迪科、25億美元控股新華三,6億美元拿下半導體封測企業臺灣力成25%股份。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國偉曾公開表示,未來要做3000億元產業投資和並購基金,芯片業務總產值進入世界前三,成為世界級的芯片巨頭。但目前來看,這恐怕是紫光集團戰略棋盤上的布局之一。按照規劃,紫光集團的目標是構築“芯-雲-網-端”信息產業生態鏈。 此番進入公有雲市場,是這個戰略上的重要一環。但與芯片制造一樣,公有雲也是一個“燒錢”的行業。來自華爾街日報的統計數據,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亞馬遜、微軟、谷歌三家公有雲巨頭的雲計算資本支出和資本租賃總額接近300億美元。 撲向兩大燒錢行業,紫光將長期面臨資金上的壓力。在芯片制造上,紫光今年年初獲得來自國家開發銀行、華芯投資管理公司共計1500億元的投融資支持。而此次數百億公有雲啟動資金裏,亦有外來資本的身影。 紫光集團是清華大學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型骨幹企業之一。2009年6月,紫光集團增資擴股並引進新的管理團隊,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占51%,民營企業健坤集團占49%,成為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建立市場化機制的國有控股企業。 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的兩年時間內,紫光連續完成三次國際並購和一次外資入股(參見附錄1),構建了從“芯”到“雲”的信息產業生態系統。 但此時的“從芯到雲”裏的“雲”並不包含公有雲,僅指私有雲,主要由紫光集團旗下的新華三集團所提供。根據計世資訊數據,2016年,新華三在中國政務雲市場占有率排第一。 新華三集團實為紫光集團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2015年5月,紫光集團斥資25億美元收購華三通信網絡公司(H3C)和惠普中國區企業業務(包括服務器、存儲和技術服務等業務)的51%股權。由此成立的新華三集團是一家營業額近兩百億(新華三2017年上半年營收107億元),業務領域橫跨IT和CT的大型IT公司。 紫光既已通過一系列並購擁有相當完整的信息產業生態,為何還要布局公有雲? 這是因為,作為新型IT趨勢,公有雲對傳統IT的威脅比想象的嚴重。一位著名企業級IT廠商CIO告訴《財經》記者,雖然IT企業願意拿大公司客戶作為宣傳賣點,但議價權較低的中小企業卻是IT廠商主要利潤來源,而公有雲正越來越吸引中小企業,“傳統IT企業非常擔心這種侵蝕。”他說。 國際咨詢公司IDC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公有雲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份額為100億元人民幣。阿裏雲作為目前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公有雲服務提供商,其付費用戶已經達到100萬。 作為新晉玩家,紫光集團和華為一樣面臨從人才到技術到市場等全方面的巨大挑戰。 據悉,國內有部分資深雲計算專家已經接到紫光集團拋來的“橄欖枝”。 附錄1:紫光集團三次重大國際並購和一次外資控股 1.2013年,紫光集團斥資18.7億美元收購美國上市公司展訊通信。 2.2014年,紫光集團斥資9.07億美元收購美國上市公司銳迪科微電子。通過收購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紫光集團成為世界第三大手機芯片企業。 3.2014年,接受英特爾控股:英特爾向紫光集團旗下持有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子公司投資人民幣90億元(約15億美元),並獲得該控股子公司20%的股權。 4.2015年,斥資25億美元收購收購華三通信網絡公司(H3C)和惠普中國區企業業務(包括服務器、存儲和技術服務等業務)的51%股權,由此成立的新華三集團是一家營業額過百億的IT企業, 附錄2:紫光近四年布局圖譜 l2013 年,紫光集團收購美國上市公司展訊通信,強勢進軍集成電路芯片產業。 l2014 年6 月,展訊發布首顆國產 28nm通信SoC四核智能手機單芯片 - SC883XG,中國芯達到國際主流。 l2014 年 7 月,紫光集團收購美國上市公司銳迪科微電子,加強在集成電路產業領域的整合與協同。 l2014 年 9 月,英特爾公司向紫光集團旗下展訊、銳迪科投資人民幣 90 億元,雙方將聯合開發基於英特爾架構和通信技術的手機解決方案。 l2015 年 2 月,紫光集團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和國家開發銀行達成總額 300 億元的戰略合作意向,以產融結合的方式共同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航母。 l入股TCL,紫光產業生態鏈接終端廠商。 l2015 年 4 月,展訊宣布 28nm 四核五模 LTE 和 WCDMA SoC 平臺實現大規模量產,紫光芯進入全球競爭。 l2015年5月,紫光集團下屬子公司紫光股份收購中國網絡設備及存儲器、服務器巨頭“新華三” 51% 的股權,雙方將結合自身優勢,攜手打造中國信息技術領導企業。 l2015 年 9 月,紫光與微軟、世紀互聯合作定制混合雲解決方案,打造最適合國企客戶的國際化雲計算解決方案平臺。 l2016年9月,紫光攜手美國西部數據公司成立合資企業,進軍大數據存儲領域。 l2016年,紫光控股上海宏茂微電子公司,布局半導體封測產業領域,全面構築“芯-雲-網-端”信息產業生態鏈。 l2016年底至2017年初,紫光相繼在武漢、南京、成都投入巨資開工建設大規模存儲與芯片制造工廠,以 “技術 + 制造” 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強勢崛起。 http://laoyaoba.com/ss6/html/45/n-648445.html

橫掃芯片後,紫光欲進軍公有雲 數百億資金已到位(大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