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阿裏雲觀察——阿裏雲總裁王堅專訪

阿裏雲觀察——阿裏雲總裁王堅專訪

郵箱 會有 硬件 教授 聚光燈 自己 風險 祝福 平臺

文 / 《程序員》總編輯 劉江

2011年底,我走訪了阿裏雲計算公司在杭州的總部,與掌門人王堅博士及其核心團隊成員有較長時間的對話,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阿裏雲。那時,阿裏雲在移動操作系統和雲計算平臺兩大正面戰場雙線作戰,布局宏大,而成績還沒太見到,來自內外的質疑頗多。我隨後寫出的《追尋淩雲夢》(見《淩雲》第一期)一文最後總結說:“阿裏雲的戰略方向是正確的,自主研發核心系統的勇氣也令人敬佩。”

但當時我也看到,阿裏雲在技術和業務兩方面困難都不小,王堅及其團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所謂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事實上,按王堅自己的話說,從2008年10月開始寫阿裏雲平臺第一行代碼,就走上了不歸路,最初創始的幾十人歷經幾次架構大改,已經“死”了幾批,堅持下來的已經不到十個。

進入2012年,全球範圍內Google、Apple、Facebook和Amazon幾大巨頭之間從硬件到軟件、從移動到雲計算平臺、從應用開發者到數字媒體內容發行等整個生態環境的全面競爭成為IT行業的主旋律,國內各大互聯網企業和IT廠商在各大入口、搜索、雲計算、開放平臺、電子商務、支付等領域的明爭暗戰也此起彼伏。這些都從某種意義上說明,像阿裏這樣規模的平臺企業,多個方向的正面戰爭其實勢所難免。

2012年,互聯網公司做手機成為熱潮,阿裏雲被媒體關註的焦點也始終是雲OS這個手機操作系統。與天語的合作與分手,與海爾的合作,直到9月與宏碁的合作因來自Google的壓力而擱淺。不久,雲OS從阿裏雲公司獨立,合作的手機廠商中也開始出現比較草根的北鬥小辣椒和原來主要面向海外的樂豐(它們的註冊商標很有意思,是Lephone)這樣的品牌。

而媒體聚光燈外,阿裏的雲計算業務進展順利,無論按規模還是產品線已經成為中國的行業領導者。在2012年11月9日的阿裏雲開發者大會期間,我與王堅博士再次對話。他透露已經有數萬個網站、應用和遊戲建在阿裏雲之上,支撐過億用戶訪問。在阿裏雲宣傳材料中,客戶名單裏既包括聯想、施耐德、創維、中軟國際、中國網絡電視臺、DeNA這樣的國內外大企業,也有蝦米、唱吧、周末畫報、ifanr等眾多移動和互聯網新銳公司,還有阿裏集團內部的聚石塔(淘寶和天貓的開放平臺)、冰火鳥(阿裏集團的統一數據平臺)、阿裏金融和雅虎中國郵箱等海量用戶的應用。由彈性計算、存儲和數據服務、大規模計算、雲引擎等產品與服務,涵蓋IaaS、PaaS和SaaS,豐富的產品線也成為用戶選擇阿裏雲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文鏈接)

緊接著的淘寶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191億元交易額中,有20%的訂單處理由阿裏雲承擔,而阿裏雲支撐的聚石塔更是為節日中不少創了記錄的商家立下汗馬功勞。

從服務網商到賦能開發商:阿裏的雲計算基因

阿裏雲能達到這樣的地位當然並不令人意外,阿裏的資源、品牌號召力和實力在那裏。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多年的基礎設施和技術積累,包括運營商級別的骨幹網絡、BGP帶寬和國內領先的CDN網絡,還有萬網多年的服務經驗,都是目前其他雲計算提供商無法匹敵的。

然而,阿裏雲的領先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也反映出中國雲計算的尷尬現狀。我們知道,全球範圍內雲計算平臺最成功的案例是Amazon的AWS,主要通過公共IaaS的建設與運營,並逐步向PaaS擴展,已經建立起繁榮的生態系統,為美國移動和互聯網近年來一大批新興創業公司的崛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在國內,雲計算表面上雖然熱火朝天,中國電子學會與CSDN合辦的標誌性活動“第四屆中國雲計算大會”已經將2012年稱為“中國雲計算實踐元年”,但除了政府支持下的“數據中心建設熱”之外,真正像阿裏這樣堅決投入通用公共雲計算的,其實屈指可數。最明顯的證據,就是曾有業內人士點評國內雲計算時認為,第一陣營中有三家企業,阿裏雲和萬網就占據了兩席。其他有相當實力的企業雖然也有雲計算的項目,卻大多選擇了緊貼自身業務、服務垂直性開放平臺的路子。即使模式上最像Amazon的盛大雲,最近也開始更多地將資源投到視頻等垂直領域,並將自己的定位轉向盛大內部內容資源的分發、支付與用戶數據管理。

對此,王堅在訪談中透露,阿裏最初準備成立雲計算公司時,他其實很想將公司名稱定為“通用計算公司”。與通用電氣實現了電氣化一樣,阿裏雲從第一天起要做的就是通用計算。而大部分公司還是低估了通用雲計算的技術和提供有競爭力商業服務的難度。在某些垂直領域做,門檻可能會降低,但由此出發要做成一個大規模通用雲計算服務平臺的可能性則會越來越小。這也是阿裏雲要自己頂著巨大的風險,不是從現成的開源技術出發,而是選擇從零開始自己開發一整套代碼,想把Google和Amazon在架構上的優勢結合起來的原因所在。今天能夠真正提供全面雲計算服務的公司不是在增多而是在減少,用戶的多樣性擡高了雲計算的門檻。

王堅這樣解釋阿裏雲跟其他開放平臺不一樣的地方:

“阿裏雲唯一的業務就是雲計算。雲計算是有兩種,一種是集成在其他業務上的,另一種是不集成在其他業務上的。阿裏雲是不集成在任何業務上的,只是單純的雲計算。為什麽呢?因為只要著眼於業務上,就一定永遠是業務的附屬品,而用戶唯一需要的卻是計算能力。因為不集成在任何業務上,所以用戶可以在上面開展任何的業務,它是一個真正的開放平臺。什麽叫開放?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開放就是要讓小公司能做大公司的事情,同時也要讓大公司能做小公司的事情。這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阿裏與其他平臺為何會有這樣的區別?王堅認為是公司的基因使然。在他看來,阿裏與生俱來就是一家打抱不平的公司,阿裏B2B和淘寶、支付寶,無不是為“小而美”的個人和中小企業等相對弱者提供平臺,讓它們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開創各種業務,幫助它們發展壯大。

阿裏雲也是一樣。在2012阿裏雲開發者大會上,王堅的演講稿只有一頁,題目是“開發者·飛天·雲OS·開發者”。演講的第一句話是:“在我眼裏沒有領導,也沒有嘉賓,只有一個人,就是開發者。”在解釋為什麽阿裏雲要在開發者社區投入這麽多資源,舉行阿裏雲開發者大賽、阿裏雲開發者大會,並推出開發者認證計劃時,王堅的回答是:“因為阿裏雲就是為開發者而生的。”他更願意將Developer翻譯為開發商,開發商之於阿裏雲,正如當年網商之於阿裏和淘寶。其中的開發商既包括聯想、海爾、E人E本、小辣椒、樂豐這樣的硬件開發商,也包括廣大軟件開發者和軟件企業。將硬件和軟件開發商連接起來,這是阿裏做雲OS手機操作系統的目的。而阿裏雲的任務是提供技術和資源支撐,讓一個人也可以做之前大公司才能做的事情。而雲計算環境也能促使一家傳統大公司的業務流程與組織結構發生變革,達到互聯網和中小企業的靈活性與效率。“如果沒有福特生產線,電是沒有價值的。”王堅喜歡將雲計算帶來的變革與電氣化相提並論。電氣化改變了諸多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面貌。阿裏集團習慣用對整個社會的貢獻和影響有多大來評估業務,贏利則是副產品。這正是阿裏的基因。

2012:不平靜的一年

外界可能並不知道的是,這一年阿裏雲過得並非一帆風順。這也是中國雲計算實踐的縮影。阿裏雲的第一個雲計算服務——雲服務器上線,曾經令許多得風氣之先的中小開發公司興奮不已。之前它們後端的選擇,要麽是國內IDC服務器托管,運維的壓力山大;要麽是國外的雲服務,又不得不忍受網絡的龜速。

然而,真正用上雲服務器之後,早期用戶卻發現阿裏雲平臺雖然網絡非常出色,但服務並不穩定,故障率偏高,偶爾還會發生數據損失,I/O性能較差更是被詬病最多的地方。這些問題隨著平臺不斷改善都逐漸得到了解決之後,王堅卻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服務意識。

回顧2012年,王堅認為阿裏雲最大的變化是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阿裏雲之前的精力主要放在技術研發上,只是在做軟件,讓平臺運行起來。對外提供服務之後,這種思路仍然沒有轉變過來,加之經驗不足,出現了不少服務質量問題。

有一次,王堅聽說阿裏雲的一家做團隊協作SaaS服務的小客戶TeamCola(彩程設計)因為不滿服務質量而選擇了離開,詢問之後卻發現公司裏居然沒有人知道此事。原來,是阿裏雲的工作人員僅僅由於TeamCola的某個域名沒有完成備案,未經通知就停止了雲服務器訪問。“即使是最官僚、最傳統的IDC在停服之前都會打個電話告知一下,”TeamCola的創始人沈學良後來回憶,“這樣的服務意識,徹底摧毀了我們的信心。”王堅為此大發雷霆,並在公司內部做了一次大整頓。他對同事說:“如果我們成為一家傲慢的公司,也就離死亡不遠了。”

同時在公司內部,在流程上提高平臺組件的產品化程度,更方便用戶自助服務。將運維責任明確拆分出去,開發人員把產品交付後,就由運維來維護,兩者是背靠背的關系,以提升對外服務質量。此外,增加了產品經理的人數,強調他們與客戶的直接溝通。

這次整頓以及後續相應的新產品與服務包括服務器監控、在線自助備案和故障熱線電話的上線,阿裏雲在服務質量方面有了顯著改善。據我的觀察,在新浪微博上,阿裏雲的幾個官方微博尤其是 @阿裏雲客戶滿意中心 對客戶抱怨的反應速度和服務態度是所有雲計算公司裏最好的。許多阿裏雲的員工也非常活躍,幾乎每條有關阿裏雲的微博下面都有阿裏雲方面的回應。

這種改善也得到了客戶的認可。2012年8月,TeamCola再次將應用遷回阿裏雲。沈學良在采訪中表示:“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到目前為止,阿裏雲的正常運行時間一直是100%,我們將把所有的服務都部署到阿裏雲,也就是把公司的未來放到阿裏雲的平臺之上。”我采訪的另一位用戶,雖然對阿裏雲有很大抱怨,但對其服務態度仍然予以肯定。

另外,阿裏雲沒有采用傳統IDC的人工銷售模式,僅依靠自助服務,業務也實現了快速增長,被王堅認為是2012年另一個重要的收獲。由技術布道師而不是對技術和產品不那麽了解的市場營銷人員針對用戶進行產品宣傳推廣,解答技術問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客戶教會了我們非常多東西,甚至改變了我的世界觀。”王堅認為2012年的業務發展、客戶增加使阿裏雲獲益良多。“是開發者、客戶真正在教我們怎麽做雲計算。”這也是他高度重視開發者大會和社區建設的原因。

來自內部的爭議

阿裏雲的挑戰並不只限於外部。接觸過王堅的人都能感覺到,他的想法富有前瞻性和戰略高度。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阿裏雲早在2009年成立時就以“打造以數據為中心的先進雲計算服務平臺”為使命,而那時候大數據在國內還遠沒有成為熱門話題。

在阿裏內部,能充分理解王堅想法的人並不多。在知乎上的“王堅是一個怎樣的人”問題下面,有不止一個阿裏員工表示經常聽不懂王堅的話。在阿裏采訪過程中我還得知,即使是在公司高層,除了馬雲和戰略學教授出身的阿裏總參謀長曾鳴之外,也有很多人無法完全跟上王堅的思路,經常需要曾鳴的進一步闡述。

而作為通用計算平臺,阿裏雲曾經最為人質疑的地方,是阿裏集團內部沒人用。這實際上是在說,沒有大的有說服力的內部應用案例。在阿裏集團內部,阿裏雲和其他業務部門的研發團隊之間,的確長期存在技術路線之爭。其中原因並不難理解。

將集團內部現有的已經垂直優化的核心業務系統,遷移到阿裏雲這個相對還不那麽成熟而且技術體系不易兼容的平臺,無論從技術本身還是相關技術人員的感情與利益來說,都存在巨大的挑戰和沖突。這種沖突與對王堅本人以及阿裏雲本身的業務發展情況的評價混合在一起,在阿裏內部曾經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甚至直言不諱的批評。但王堅和阿裏雲的戰略方向得到了馬雲的堅定支持。在阿裏集團“平臺、金融和數據”三大板塊中,阿裏雲顯然占據重要位置

2012年8月,王堅被任命為阿裏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兼任阿裏雲總裁,在雲計算業務之外,同時全面負責規劃、制定和實施集團技術發展戰略。馬雲曾在內部論壇上發文“我心目中的王堅博士”,文中有這樣的力挺:“王堅的長處不是很多人能懂的……如果阿裏巴巴十年前就有他,公司今天的技術可能會很不一樣。”這一任命實際上決定了阿裏雲將在集團各業務部門未來的技術研發方向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此外,之前阿裏雲和萬網在雲主機業務上的重疊,也隨著萬網並入阿裏雲,成為域名品牌而得到解決。阿裏雲發展的兩大障礙已經解除。

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應該說阿裏有做雲計算得天獨厚的條件。基礎平臺型的雲計算,註定將是長線項目,靠長期投入,集沙成塔,由量變最終促成質變。而這正符合阿裏的基因。2011年采訪時,王堅曾表示,集團對雲計算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持,馬雲本人是鐵桿的支持者,“有這麽幸福的環境,如果還做不成的話,只能說是我們這幫人無能。”

從大環境來說,阿裏雲在國內目前沒有真正的對手,2013年將繼續享受較長時間的機遇窗口。互聯網同行裏,像阿裏這樣同時具備了決心和實力的,還沒有第二家。而IT廠商和電信運營商雖然也都有自己的優勢,但想同時補上平臺技術能力、運維和運營經驗的短板,挑戰巨大。國外的微軟和Amazon即使能順利進入中國並提供服務,但要想具備相當的競爭力和品牌號召力,還需要時間。正因為如此,有一位做技術的朋友對阿裏雲目前的技術水平雖然評價不高,但仍將網站架構在阿裏雲上,因為別無選擇,“其他的更差”。

阿裏雲面臨的挑戰也顯而易見。中國特殊的監管環境和網絡環境都是。而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的開拓者,他們要解決眾多前人沒有遇到的問題。阿裏集團內部各業務線的技術與阿裏雲的整合能否順利,也值得關註。如果在某一核心業務遷移到阿裏雲的過程中出現嚴重失誤,對阿裏雲的發展將是巨大挫折。

宏觀來看,雲計算行業本身的商業模式,在中國這樣的環境下,還不是特別明確。即使是看上去紅紅火火的Amazon雲計算平臺,在迅速發展超過十年之後,業界分析2012年的營收也不過在20億美元水平,利潤也不高。相比之下,Apple可能用少得多的資源支撐一個iTunes+iCloud,營收和利潤都要好得多。這種機會成本的誘惑,對阿裏雲能否堅持目前的戰略,持續投入,改善產品和服務,可能是更嚴峻的隱性挑戰。

全球範圍內,Amazon雲計算對整個新興產業的發展無疑舉足輕重。對於中國來說,阿裏雲的成敗也有類似的份量。讓我們祝福阿裏雲。

阿裏雲觀察——阿裏雲總裁王堅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