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表達·抽象·歸類

表達·抽象·歸類

北京 其他 符號 觀察 屬性 博士 自己 及其 其他屬性

只有人類才具有理性認識,但理性認識何以產生?千百年來是個謎。自柏拉圖時代起,人們就試圖解答這個問題,至今仍然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通常的理解是,理性認識是在感覺經驗的基礎上上升而成的。但本世紀20、30年代的邏輯經驗主義學派,運用數理邏輯的最新手段,在探討從直接的觀察材料邏輯地建構理論的道路上卻遇到了困難。愛因斯坦也認為從經驗到理論之間沒有邏輯道路。理論不是從有限的觀察陳述中合邏輯地推論出來的。

  理性認識的一個特點是抽象抽象通常被理解為是對於若幹對象物的共同屬性的概括與歸納,這是一種既成性的解釋。既成性的解釋是給定了對象物,又給定了概念,然後找出二者之間的關系。這實際上已事先限定了此概念必須是給定的對象物共性的抽象

。這是已有概念的傳授與學習過程,不是原初概念的產生過程。當人類能夠反思自己的理性時,人類已經擁有概念、語言甚至文字很長時間了。這時的每一代人,都是在被傳授與學習已有的概念、語言、文字的環境中長大的。人們已習慣於從接受既成的概念、語言、文字中,來了解和認識概念、語言、文字。因此,當人類反思只有人類自己才能夠創立的概念時,卻對概念做出了既成性的理解。從發生學的角度看,在沒有給定對象物的範圍、預先沒有給出概念的情況下,面對雜多,人們如何去抽象、去建構概念?

  表達產生抽象。除了天然遺傳的本能性的表達方式外,人類最初的表達與交流只能是從共指現場物開始的。當為了表達不在場的對象物時,表達者必須以某種手勢、圖形或其他物來表示所指物。這樣就出現了由人類創造的替代所指物的替代物。替代物不是所指物,而是所指物的標誌或所指物的替代符號。人類最初創造的這種替代物不會很多。當有限的替代物被用來指向多個所指物時,替代物就不僅具有指向性的替代功能,而且具有了使多個所指物能用一個替代物來指向、替代的歸類

功能,即多個所指物被劃歸於一個替代物所指範圍內。抽象思維

  歸類使替代物的指向性質改變了。最初的替代物是指向整個對象物的,替代物就等於對象物,替代物與對象物成為一對多的關系。歸類使替代物由指向某物轉變為指向物的某一屬性。多個對象物由於被認為具有某種共同的屬性,因而才能用一個替代物去指向。由指向物轉為指向屬性,人工替代物就不再被用來替代所指向的物,而是被用來替代對象的屬性了。

  在現實中,物的屬性與實體是不可分的。在出現人工替代物之前,物的屬性是通過人體的感官直接感知的。當人工替代物能夠替代對象物的屬性時,人類就有了一種可見的、形式化的工具把屬性從實體上分離出來,從而能夠獨立地運演與把握屬性,即:在思維中通過運演與把握屬性的替代物,代替對於真實的與實體不可分的屬性的運演與把握。沒有替代物的產生,在思維中對屬性獨立的運演與把握是不可能的。這種被形式化地分離出來的能夠在思維中被獨立地運演與把握的屬性,是人類建立概念的基礎。抽象

由此產生與完成。

  概念就是主體根據自身的需要,從對象物多種屬性中選取某種屬性,與其他被認為具有同樣屬性的對象物進行歸類操作的觀念性工具。抽象是具有多種屬性的對象物被主體選取其中一種屬性,對象物以這一屬性的“身份”劃歸到以這一屬性為標誌的歸類操作的“類”集合中,對象物的其他屬性在這一“類”中被“視而不見”,稱之為抽象

  在思維操作中,人們可以依據某一屬性進行歸類,但歸入這一類的是通過這一屬性調入的整個對象物,連同對象物本身具有的其他多種屬性,因為在現實中屬性與實體是不可分的。其他屬性可以在如此這般的歸類中被視而不見,但卻無法實際地取消。因而只要關註點有所轉移,同一個對象物就可被歸入另一類。這正是思維中的規定性與現實的多樣性的矛盾產生的原因。

  既成性的解釋對於對象物實際做了單一的選取屬性的規定,因而對事物做了單一性的規定:A就是A。以至於造成一物似乎只有一種屬性,只能被歸於某一概念之下。這是因為概念一旦確立,在傳授與學習的過程中,對象物與概念同時給定造成的。給定的概念與對象物之間形成了限定的關系。而發生學的解釋是,主體的方法、切入點、關註點不同,從對象物所選取的屬性就不同。因而同一對象物可歸入這一類,也可歸入那一類,視選取屬性的方法不同而不同。在這個意義上,A是A,同時也可以是B。

  概念不是完全由對象物決定的,而是由主體對於對象物的多種屬性如何選取決定的。概念從一開始就有主體作用的參與。在原初建立概念的過程中,主體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取屬性的,而不是由預先給定的概念限定所要選取的屬性。概念的客觀性在於,主體只能在對象物的多種屬性中選取,對象物所擁有的屬性決定了選擇的範圍。主體所能做的是從多中選一。與其說概念來自於對象,不如說概念是主體觀念地把握對象的方式。概念像是主體在思想上劃分雜多的若幹盒子,盒內裝入主體認為可以歸為一類的各個物,能裝入的規則與標準就是主體選定的那個屬性。

  有了抽象物,才有了指稱能力。以往的討論多集中於指稱的含義上,而問題的另一方面是,有了抽象物並能指稱,於是產生了歸類觀念。其他動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區分外物,但無法產生歸類觀念;因為它們沒有創造出替代物去標示外物,無法使“類”這種關系性的屬性獨立化、具體化。人類因為有了人工創造的替代抽象物,能夠使類別這種關系性屬性獨立化、具體化,然後則是語詞化,從而建立起穩定、清晰的類別觀念。有了類別觀念,才會有概念的產生。同樣,有了歸類,才會有判斷,判斷就是一種歸類

  歸類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它是人們進行推論的重要的基礎方法之一。有了歸類觀念,人們才有理由認為可以把個別經驗推廣到同一類別的群體中去,從而推論這一類別的某個個體也會如此這般。盡管這一個體當下還沒有發生什麽。問題不在於人們已經看到什麽聯系、多少聯系,重要的是已經觀察到的聯系能否推而廣之。如果某一個別經驗基於類別概念被用於推論到同類中的其他個體,並且取得成功,則人們就有理由相信這一類別概念是有效的,從而將它作為進一步推論的基礎。歸類觀念是對一般與個別關系認識的基礎,是演繹、歸納方法的基礎,因為二者都是展示一般與個別關系的方法。

  但歸類只是對象物某一屬性或某些屬性的選取,不可能是對於對象物的所有屬性的囊括。因此,已知經驗X的外推,由A對象移向B對象,僅是因為A與B有某一或某些屬性同類,而其他屬性並不同類。於是X在B處的運用會出現在A處沒有的新特點,即:B的不同類的屬性使X 帶有了新的特點。這正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一般原理要與具體情況相結合的根據所在。這種特點使X 的運用有可能出現創造性的方面,同時使X的運用不完全具有預先的給定性,這即是說, 在運用中出現首次性的創造是可能的。

  表達產生的抽象及其歸類觀念,還不是人類理性思維的全部內容。人類的重要特征是制造工具。第一件工具無疑是在大量試錯的過程中產生的。為了減少試錯量,提高效率,就必須對過去的經驗進行有效的選擇。人對於自身肢體動作行為的調整,也可以看作是對於動作的選擇,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感覺進行的,特別是在人類的早期。但人對於人操作下的物—物間關系的選擇,必須有理性的參與,即必須有對於人操作下的物—物間關系的理解與解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操作的效率。

  對於人操作下的物—物間關系的理解與解釋,不同於對不在人操作下的自然存在的物—物間關系的僅是被動觀察的感知。這種感知不會產生出理性的理解與解釋。對於人操作下物—物間關系的理解與解釋,也不同於最初的直接使用天然工具情況下的人—物間關系的感知。直接使用天然工具的人與物之間的關系,無需理性的理解與解釋的參與,這種關系主要靠人對於自己肢體動作的感知性來調整,能使用天然工具的動物即處在這種水平上。

  為了更有效地利用人操作下的物—物間關系,必須有理性的理解與解釋參與。表達中產生的抽象替代物,使這種理性的理解與解釋成為可能。有了這種抽象替代物,人可以對物—物間的屬性關系進行獨立的運演。而在人的操作下,還可以對這種運演進行試驗、調整、驗證,這是不在人的操作下僅僅被動觀察的自然界的物—物關系所達不到的。在人的行為可控的物—物關系間,在表達產生的抽象替代物的參與下,人類對於物—物間前後件的屬性間的關系,可以在抽象的水平上把握。如此水平的把握使主體擺脫了盲目的選擇,進入了有意識的選擇,這就是提問為什麽,即:根據什麽理由做了此種選擇,而不是另外的選擇?有了抽象替代物而把握了物—物間的屬性關系,由於可以確切地記錄、運演、表達不同的前後件的屬性關系導致的不同結果,因而人類對於人操作下的物—物間關系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與解釋。這就是人類最初產生的因果關系意識。因果關系意識是人類最基本的理解與解釋的思維框架之一。

  人以自己的感知確認周圍世界的真實性。憑借自己的內外感官和軀體在環境中的存在,人直接感受到周圍世界的真實存在,並感知到自身對於這個真實世界的依賴性。世界的存在首先是被感知到的,而不是觀念地認為存在或不存在。對於人來說,多變的是自己的觀念,是由自己的觀念所解釋的外部世界的面貌。世界的存在與世界作為客體呈現在主體面前的面貌,是不同的兩回事。許多問題說不清楚,正是由於沒有做出這種區分。人們以自己的軀體感知世界,又以自己的觀念解釋自己的感知。觀念不是簡單地對於外部世界直觀的反映,而是對於外部世界的解釋。人類用觀念去整合、說明這些感知對人來說意味著什麽,使之成為可以在思維中理解的內容。

作者介紹:吳漢民,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北京 100872

表達·抽象·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