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當貧窮已成習慣

當貧窮已成習慣

創業 是我 並不是 母親 spa 買房 一句話 習慣 可能

一開始,文章的標題並不是這樣,原標題太過尖銳,感覺換才合適。

今早心情有些郁結,源於母親說的一句話,“我想把一年300塊錢電視費給停了”。

當時我心口像壓了大石,我瞬間自我反思,“我做了什麽,何以讓母親要這麽做,又或者我沒做什麽,導致母親想這麽做”。在我看來,為什麽連著區區的300塊都要省,還是一年的。我們家缺錢嗎,真不缺,別說一年了,交個100年都不是問題。能說是窮怕了嗎,不,我們家一直以來經濟條件都還過得去。不存在窮得吃不起飯,住不了房。

當時我很不能理解,心裏很不舒服,很痛心,我痛心的是父母到現在還想省錢。該花就花,甚至花多了,我都不會說什麽,錢,本來就是來花的,不是拿來藏的,不能以降低生活質量去省錢

。錢不是省出來,而是賺出來的,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但賺不了多少錢的,就想拼命省錢(我說的)。我在小事情的決議,我不會說什麽,但要是那種看起來很蠢的決定(例如在這件事上,讓人看成連電視費都交不起),我堅決阻止。

但是經過一天反思,我覺得,父母到了這個年紀,不該再為錢的憂心,當中可能主要原因在於我,畢竟我在外工作,讓父母放不下心,總想留點錢給我買房娶媳婦,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於我,我應該得做些什麽,我得告訴他們我想要什麽,要怎麽做,讓他們心裏有譜,讓他們安心。

我時常在想,是不是又是我太敏感了,一點小漣漪,就打亂了內心的平靜。我不應該把問題看得這麽嚴重,我做出我的決定後,也該放下那點不痛快,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溝通,我與父母的交流還是太少了,所以還是多溝通,多互相理解,問題解開就行了。

畢竟,我能真正感到的,父母真的想我好些,盡管方法上可能不大對,這就要我加以溝通引導,妥善處理。

題外話,在近十幾年的變化中,省錢,是越省越窮。大多的人將錢放銀行收利息,可收的利息,還跟不上貨幣貶值的速度。當然,我也不是什麽激進派,要玩什麽股票基金,炒房創業。人只能選擇自己會做的,輕易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還不如不做,在這點上我又像個保守派。

最後,作為兒女,父母眼界的局限,我們不能責怪什麽,心平氣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當貧窮已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