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智能的溫情:養老場景或許更需要AI

智能的溫情:養老場景或許更需要AI

養老

當我們關註AI的時候,更多時候會討論經濟鏈、未來、GDP這些有點“形而上”的宏大敘事。卻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AI帶來的交互便利,會給我們身邊的“小事”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

比如,養老院這個特殊場景裏,其實蘊藏著大量可以被AI改變的地方。用AI改變未來固然偉大,但讓老人孩子先一步感受到AI的能量,卻很可能是科技社會真正體現出溫度的一件事。

幸好,已經有人在做這件事了。

阿裏AI實驗室剛剛把天貓精靈搬進了北京普樂園愛心養老院,讓我們看到一場值得反復思考的社會與科技實驗。

養老,社會溫度的棱鏡

想到養老院,很多家庭可能並沒有很好的印象,很多老人甚至避之不及。但是在社會老齡化現象不斷浮現,都市人群工作壓力持續擴大的今天,養老院又是我們必須建設和發展的社會體系。

但養老院中的痛點,卻始終存在並且難以用常規方式克服。

以北京普樂園愛心養老院為例,作為一所半社會福利性質的養老院,普樂園收住的180位老人中,有70%年齡在80周歲以上,生活完全能夠自理的老人不足10%。這些老人理所當然需要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健康關懷,但事實上,類似的養老院很難配備完全充分的人力和設備條件。

技術分享圖片

畢竟從社會資源的角度看,大量勞動力投入養老院中並非一種良性模式。並且在老年人看護工作中,往往存在專業度不足、透明度不高、細節化不夠的種種問題。我們希望養老院承擔起社會責任,卻又無法向其中投入過多資源,確實是一種無奈的矛盾。

養老產業,可以說是社會溫度的棱鏡。各個方向的問題和痛點在這裏集中反射出來。並且要註意的是,讓老年人使用科技技術來自我照顧很多時候也不符合實際。除非做出讓老年人完全無學習成本,輕易可以接受的看護系統——比如說,利用AI。

識別、交互和數據分析的綜合體:“天貓精靈養老院”

阿裏巴巴AI實驗室,這次在北京普樂園打造了樣板案例。

基礎模式,是把天貓精靈放置到養老院當中,與整個養老院的各種設備、醫療看護體系相連接,組成智聯網系統,讓老人可以用語音這種最簡單的方式呼叫和使用看護服務。

在普樂園新建成的東院裏,有一間“智聯網養老樣板間”。這間帶一個小客廳的雙人套件裏,空調、電視、窗簾、燈具都可以通過智能音箱天貓精靈操控,老人無需起身,只需要對屋內的天貓精靈說出指令,就可以控制這些設備,免去了老人動手操控的難度。

技術分享圖片

不僅如此,樣板間中還遍布傳感器,可以自動調節溫度濕度、自動感應來操控光源,甚至可以在出現情況時自動呼叫護理人員。

綜合來看,以天貓精靈的交互入口為介質,“智聯網養老”是一個集合了識別(感知老人動作、健康因素、環境);交互(自然語言控制)與分析(調節合適的環境,實時接入人工協作)的AI綜合體。

在我們看到用AI語音交互IoT設備的同時,應該註意到其背後隱藏著完整的AI集成體系。

未來在細節

AI養老院想要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麽?我想,可能不是想法多麽好、科技多麽先進,而是對細節的認真和自我完善。

照顧老人,絕不是給出技術解決方案就可以完成的任務。老人們各有各的性格特征、健康需求,所以個性化的智能服務,不斷學習老人習慣,完善自身工作方式。甚至參與到老人的健康建議與醫療方案中來,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AI養老。

目前AI養老這件事,在發達國家,尤其在日本,已經被作為國家戰略重心來執行。剛剛起步的我們還有太多要學習和自我進化的地方。

好在,第一步已經邁出,AI的底層技術能力也恰好可以解決老年人看護領域最核心的問題。

在上世紀50年代初AI概念被提出時,人們對它的期許就是能聽懂、看懂、理解人類的需求,從而為最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當為社會勞碌一生老人感受到來自科技的溫暖與關懷,那個初心,才算終於被想起吧。


智能的溫情:養老場景或許更需要AI